- 年份
- 2024(11645)
- 2023(16494)
- 2022(13287)
- 2021(12088)
- 2020(9971)
- 2019(22067)
- 2018(21961)
- 2017(41441)
- 2016(22653)
- 2015(24996)
- 2014(24579)
- 2013(24303)
- 2012(22212)
- 2011(19751)
- 2010(19737)
- 2009(18470)
- 2008(18407)
- 2007(16666)
- 2006(15133)
- 2005(13515)
- 学科
- 济(95002)
- 经济(94874)
- 业(92996)
- 企(74656)
- 企业(74656)
- 管理(72491)
- 农(50970)
- 方法(36559)
- 业经(34355)
- 农业(34033)
- 数学(27955)
- 财(27853)
- 数学方法(27732)
- 中国(25947)
- 地方(21157)
- 制(19673)
- 技术(19502)
- 务(19325)
- 财务(19304)
- 财务管理(19279)
- 企业财务(18225)
- 学(18197)
- 贸(17053)
- 贸易(17044)
- 策(16983)
- 易(16539)
- 理论(16065)
- 和(15925)
- 划(15895)
- 体(15453)
- 机构
- 学院(326468)
- 大学(318693)
- 济(132476)
- 经济(129836)
- 管理(126959)
- 研究(109550)
- 理学(109362)
- 理学院(108174)
- 管理学(106471)
- 管理学院(105900)
- 中国(85385)
- 农(77301)
- 科学(70029)
- 京(67160)
- 农业(59906)
- 财(58436)
- 业大(57798)
- 所(56402)
- 江(52274)
- 研究所(51345)
- 中心(51062)
- 财经(46038)
- 经(41829)
- 范(41170)
- 北京(40848)
- 州(40817)
- 师范(40644)
- 省(39498)
- 院(38948)
- 经济学(38907)
- 基金
- 项目(221183)
- 科学(174371)
- 基金(160041)
- 研究(158612)
- 家(141694)
- 国家(140294)
- 科学基金(120209)
- 社会(102713)
- 社会科(96917)
- 社会科学(96889)
- 省(90794)
- 基金项目(86135)
- 自然(78408)
- 自然科(76576)
- 自然科学(76550)
- 自然科学基金(75227)
- 划(73692)
- 教育(69726)
- 编号(64239)
- 资助(62247)
- 成果(49651)
- 发(49410)
- 重点(49351)
- 创(48607)
- 业(47222)
- 部(47190)
- 创新(44777)
- 课题(43339)
- 国家社会(42321)
- 科研(42196)
- 期刊
- 济(158305)
- 经济(158305)
- 研究(89243)
- 农(78828)
- 中国(67501)
- 学报(57371)
- 农业(53392)
- 科学(53206)
- 管理(47442)
- 财(46597)
- 大学(43480)
- 学学(41596)
- 业经(33794)
- 融(30469)
- 金融(30469)
- 教育(28157)
- 业(27861)
- 技术(27681)
- 经济研究(22713)
- 财经(22436)
- 问题(21820)
- 经(19407)
- 版(19196)
- 技术经济(17230)
- 资源(16613)
- 世界(16563)
- 业大(16469)
- 科技(16398)
- 现代(15831)
- 农村(15692)
共检索到490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守云 付会洋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方式对典型小农农耕村落的农耕知识传播进行研究,追溯从建国后到市场化发展至今农耕知识传播的演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传播实践中,农耕知识传播作为一套权力话语体系和一种发展干预手段,将小农的传统农耕知识建构为落后、缺少生产效率及不科学的方式,将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农业的方式界定为现代化的科学农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民变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传统耕作方式被改造,地方性知识逐渐消解,社区农业生产关系被改造。亟需重构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农耕传播,并配套以相应的政策激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
关键词:
农耕知识 传播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守云 付会洋
本文通过实地研究方式对典型小农农耕村落的农耕知识传播进行研究,追溯从建国后到市场化发展至今农耕知识传播的演变。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农业现代化传播实践中,农耕知识传播作为一套权力话语体系和一种发展干预手段,将小农的传统农耕知识建构为落后、缺少生产效率及不科学的方式,将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农业的方式界定为现代化的科学农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民变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传统耕作方式被改造,地方性知识逐渐消解,社区农业生产关系被改造。亟需重构以农村社区为中心的农耕传播,并配套以相应的政策激励。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耕知识传播的特点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农耕知识 传播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政 崔若男 刘会平
本文通过协调耦合模型,定量化分析了河北交通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的关系,根据2018年河北各市五种与农业相关性较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和五种农业现代化指标,计算出各自两种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河北交通基础设施与农业现代化系统整体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表明两种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整体较低,体现出各市在农业现代化的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交通基础设施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耦合度指数均体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聚集性,尤其以交通基础设施指数最为显著,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均较落后。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及各市农业现代化及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在未来发展中应根据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调整发展侧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楠楠 柴若冰 林春雷
[目的]从信息化角度出发,探索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情况,以期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对相关文献搜集整理,了解河北省农业信息化相关研究及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系统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结果]位于京津之间的廊坊市在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和农业信息化普及及应用指数中排名第一,唐山市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中排名第一,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在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中排名第一,而衡水市在农业信息化主体环境指数中排名第一。尽管近年来河北省加大现代园区及高标准基本农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政 崔若男 周天予 刘会平 罗娇霞
通过协调耦合模型,定量化分析了河北交通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的关系,根据2017年河北各市五种与农业相关性较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和五种农业现代化指标,计算出各自两种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河北交通基础设施与农业现代化系统整体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表明两种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整体较低,体现出各市在农业现代化的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交通基础设施指数、发展度和耦合度指数均体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聚集性,尤其以交通基础设施指数最为显著,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均较落后。河北省及各市农业现代化及交通建设在未来发展中应根据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调整发展侧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立军 郭凤玉
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河北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繁
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紧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压力加大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高效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河北省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广灵 渠丽娜 张勇
[目的]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一体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选取适用于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评价体系,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果]石家庄与唐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居于首位,保定、邯郸次之,承德与衡水较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整体处于中等级拮抗耦合,耦合高值区集中在以廊坊为核心的河北中部、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南端、以秦皇岛为核心的河北西端;仅石家庄与唐山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处于勉强协调,其余均为失调。[结论]河北省呈现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局面,未来河北省应继续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城乡同步的城镇格局,以农业现代化优势发展补齐城镇化发展短板,构建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与新模式,实现规范化、实体化、规模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广灵 渠丽娜 张勇
[目的]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一体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选取适用于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评价体系,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果]石家庄与唐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居于首位,保定、邯郸次之,承德与衡水较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整体处于中等级拮抗耦合,耦合高值区集中在以廊坊为核心的河北中部、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南端、以秦皇岛为核心的河北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河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发展面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普遍矛盾。从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研究提出以区域特色经济推进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即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构筑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相统一的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板块,采用现代组织方式和现代经营手段,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提升河北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
关键词:
区域特色经济 河北省 农业现代化 方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秀琪 李如霞 刘妍
[目的]基于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构建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及障碍因素进行测度及评价。[方法]文章依据现有发展成果,综合运用熵权法和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从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经营能力、优质高效能力3个维度选取15个代表性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0.133增长到0.784,发展趋势十分迅速;就区域发展而言,通过K-means均值聚类分析出,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冀中地区发展水平高;从障碍因素来看,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影响河北省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其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强化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以第三方物流为依托,保障全产业链对接等建议,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向农业强省迈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雪莲
聚焦河北省邢台市G村内生型服务组织的农技推广过程,运用嵌入理论从制度嵌入、关系嵌入、文化嵌入三个维度探讨该组织在技术、服务、市场等方面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市场的动力机制。发现村庄通过采用先进的苹果种植技术,完成了农户家庭经营的精细化、集约化、高附加值化和村庄生产的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地方特色化,进而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制度嵌入方面,服务组织依托村委会的制度资源、村规民约、乡村政治精英示范等完成了“行政化”组织动员机制;在关系嵌入方面,服务组织基于熟人社会的人情、信任、互利共生等实行了互惠交换机制;在文化嵌入方面,服务组织凭借共享的价值观念、品牌文化建设和富有意义的实践等实现了村庄整合机制。“村社组织+内生型服务组织+技术专家+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了小农户主体性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了村庄从传统维持型向现代发展型村落的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艳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股份合作、土地银行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浙江温州、山东宁阳、宁夏平罗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保障土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实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 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伟
本文利用河北省11个市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农业生产结构、耕地经营规模、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受灾情况4个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均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般认为,减少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本文的研究为在不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领域的碳减排探寻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即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业碳排放绩效 河北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伟
本文利用河北省11个市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农业生产结构、耕地经营规模、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受灾情况4个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均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般认为,减少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本文的研究为在不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领域的碳减排探寻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即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业碳排放绩效 河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