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3)
2023(12794)
2022(10121)
2021(9063)
2020(7645)
2019(16678)
2018(16811)
2017(32551)
2016(17749)
2015(19868)
2014(19668)
2013(19280)
2012(17463)
2011(15534)
2010(15957)
2009(15041)
2008(15325)
2007(14280)
2006(13076)
2005(12048)
作者
(52243)
(43880)
(43874)
(41122)
(27910)
(21264)
(19594)
(17098)
(16771)
(15741)
(15122)
(14661)
(14282)
(14192)
(13860)
(13327)
(12978)
(12940)
(12881)
(12602)
(11166)
(10992)
(10932)
(10314)
(9967)
(9912)
(9893)
(9793)
(8948)
(8924)
学科
(87367)
(75901)
经济(75791)
(70399)
企业(70399)
管理(61358)
(46008)
农业(30681)
业经(30320)
方法(27831)
(24158)
中国(21477)
数学(19691)
数学方法(19511)
(17942)
(17692)
财务(17665)
财务管理(17642)
技术(17308)
企业财务(16670)
(16181)
地方(14246)
(14242)
理论(13952)
(13785)
(13659)
(13364)
贸易(13355)
(13331)
(12964)
机构
学院(260264)
大学(251573)
(109493)
经济(107357)
管理(102217)
研究(88155)
理学(87285)
理学院(86442)
管理学(85163)
管理学院(84712)
中国(70468)
(61663)
科学(53597)
(53124)
(49518)
农业(47376)
(45524)
业大(43588)
(43195)
研究所(41013)
中心(40549)
财经(38595)
(34951)
(33222)
北京(32681)
经济学(31541)
(31475)
(31328)
师范(31101)
(30420)
基金
项目(168013)
科学(133631)
研究(123682)
基金(122186)
(107000)
国家(105885)
科学基金(91214)
社会(80036)
社会科(75441)
社会科学(75419)
(68311)
基金项目(64643)
自然(58618)
自然科(57290)
自然科学(57275)
自然科学基金(56325)
(55636)
教育(54631)
编号(50962)
资助(48138)
成果(39996)
(39738)
(38546)
重点(37947)
(37645)
(36806)
课题(34636)
创新(34366)
(33919)
国家社会(32728)
期刊
(135642)
经济(135642)
研究(75237)
(64213)
中国(55603)
农业(43135)
管理(41302)
学报(40835)
科学(40409)
(40126)
大学(31834)
学学(30538)
业经(29264)
(26731)
金融(26731)
教育(23724)
技术(23569)
(23050)
经济研究(19547)
财经(19216)
问题(18109)
(16639)
世界(14966)
农村(14694)
(14694)
技术经济(14692)
(14279)
农业经济(14225)
现代(13533)
商业(12947)
共检索到403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长江  袁克忠  
本文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产业经济后果,并提出了6点逻辑性结论或称之为农业现代化设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罗静  
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是程度最深,差距最大、缓解最慢。本文提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就是构建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小型机械运用为方式、生物技术运用为突破口、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推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完整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圣伟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化,有别于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时空背景、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制度适变性演化、技术创新扩散和渐进式市场化转型,一直发挥着主动力作用,但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作用形式。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面临多重目标兼容难度上升、激励边际效应减弱、城乡要素资源结构性错配、外部冲击影响加深等挑战,需守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统”与“分”、开放发展与产业安全等重大关系,推进制度成熟化定型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三次产业融合化、农业发展数字化,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从现代农业内涵和建设途径分析,现代农业具有生产技术科学化、经营形式产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生态环境优良化、经济社会功能多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等特征。只有把握这些特征,我们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查振祥  
本文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经济资源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再分配过程,是工业化在农业中引起的连锁反映和农业对工业化的能动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三组经济资源的对流运动:(1)农业机械装备与就业人口的对流运动。(2)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手段与商品农产品的对流运动。(3)资金的对流运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都体现了这个本质特征。我国的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这种经济资源的对流运动还处在初期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待于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本身的能动作用,并根据工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骤。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秀清  
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的发展,大多都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他们在进入现代农业之前,都先后发生过一系列变革和过渡。由于各国所处的条件不同,采取的形式也就各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美国农业发展是沿着“美国式”道路发展起来的,德国走的是“普鲁士式”道路,英国则是“古典式”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乃明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相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同时要正确对待外国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宏伟蓝图,认真学习和落实,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广斌  乔旭华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 ,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内容 ,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同时指出农业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农业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调与核心,必须是优先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由此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宇  
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给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信息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积极应对,做出合理的战略选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建飞  
立足于高等农业教育的现实 ,着眼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从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服务三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战略及其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旺盛  孙其信  陈源泉  王小龙  
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研究其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本研究基于对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世界农业强国的类型与共性特征分析,总结了世界农业强国的3大类型和6大共性特征,提出了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的5大独特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是资源不足型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及主要农产品自主可控是核心要求,家庭小农户经营主体是农业经营基本特征,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以及区域农业多样性和差异性是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系统规划部署建设中国农业强国的“四梁八柱”战略路径建议,以期为制定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我国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同步,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与任务:一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二是尊重工业发展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