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4)
2023(17056)
2022(13851)
2021(12736)
2020(10736)
2019(23831)
2018(23794)
2017(45591)
2016(24829)
2015(28447)
2014(28745)
2013(28239)
2012(26193)
2011(23388)
2010(24534)
2009(23578)
2008(23835)
2007(22386)
2006(20848)
2005(19458)
作者
(71123)
(59431)
(59257)
(56294)
(38087)
(28184)
(26836)
(22930)
(22489)
(21818)
(20385)
(19862)
(19476)
(19114)
(18626)
(18052)
(17551)
(17356)
(17225)
(17170)
(15244)
(14723)
(14465)
(13811)
(13639)
(13447)
(13435)
(13251)
(12129)
(11823)
学科
(120198)
经济(120044)
(99754)
管理(89753)
(81714)
企业(81714)
(48368)
方法(39926)
业经(35490)
(34386)
中国(33007)
农业(32115)
数学(30391)
数学方法(29956)
地方(27634)
(27005)
(22720)
财务(22650)
财务管理(22602)
(22397)
企业财务(21360)
理论(20129)
(19653)
(19425)
银行(19414)
技术(19356)
(19282)
(18866)
(18585)
贸易(18567)
机构
学院(364555)
大学(357960)
(161214)
经济(157741)
管理(142722)
研究(122016)
理学(118550)
理学院(117402)
管理学(115685)
管理学院(114984)
中国(101841)
(78916)
(76160)
科学(67715)
(64230)
(62253)
(61278)
财经(59102)
中心(58089)
研究所(53687)
(53156)
业大(49545)
(48828)
北京(48580)
农业(48466)
经济学(48093)
(46422)
师范(46077)
经济学院(42723)
(42613)
基金
项目(216098)
科学(171399)
研究(167639)
基金(154875)
(130760)
国家(129368)
科学基金(112863)
社会(108657)
社会科(102565)
社会科学(102536)
(86323)
基金项目(80089)
教育(76297)
编号(70417)
(69379)
自然(68107)
自然科(66527)
自然科学(66514)
自然科学基金(65366)
资助(63319)
成果(58905)
课题(48957)
(48460)
(48144)
重点(47701)
(46144)
国家社会(44170)
(43966)
(42868)
创新(42453)
期刊
(207685)
经济(207685)
研究(119175)
中国(85695)
(65810)
(65084)
管理(61157)
科学(46689)
学报(46621)
(45121)
金融(45121)
农业(43047)
教育(42959)
大学(38107)
技术(36274)
业经(35827)
学学(35302)
财经(31044)
经济研究(30915)
(27075)
问题(26674)
(23953)
技术经济(21545)
世界(20253)
(19987)
现代(18456)
图书(18105)
国际(17678)
(17330)
经济问题(17298)
共检索到60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玉蕾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进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体制等对策,进而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永平  
当前,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凸显。今天,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面对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全面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才能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建平  
在这次“全国持续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我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1 对农业基础产业地位与农业现代化的再认识问题 80年代,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4%,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全世界尚有7.8亿人饥饿和营养不良、12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情况下,中国基本上解决温饱并正在迈向小康,这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深远影响。我国农业成就来之不易!如何加以巩固发展,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一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总的看来,我国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力水平不高,效益较低,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并不牢固。近来乱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学峰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是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人才基础,推动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存在的系列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面对农业现代化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探讨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开发与培养路径。以期为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罗贵榕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就成了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要内核。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农"情,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化选择。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生产体系基本动力不足、产业体系一体化和信息化发展薄弱、经营体系可持续能力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及经营体系,助推我国农村、农业的振兴以及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海雪  
农业经济多元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调整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着力提升现代集约型、精准型农业,构建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元化经济,并提升政策上支持的力度,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东阳  蒋建平  
长期以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建设方针,对于推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近四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由于没有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来看待,将农业的产业性质等同为“基础”对待,使农业缺乏与其它产业平等交换利益的地位和公平的要素替代机会,改造传统农业仍然局限在“农业是基础”的传统指导思想内,而不能彻底改造旧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速“两个转变”的新形势下,要把农业提高到“基础产业”的高度上来,才能揭示出产业结构变革与利益调整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其目的在于把中国农业建设成为强大的基础产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东阳  蒋建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兴农、增值、繁荣市场、富裕农民。其内涵在于农民是基础产业的主体,着眼于9亿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的小康,不依靠9亿农民的力量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家庭经营是基础产业的根本制度,着眼于我国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和合法权益的维护;强调农户+一体化组织的建设模式,取决于我国农民在现实实践中的选择和对组织制度的创新;而产业一体化作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获得了巨大成功,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验证,已逐步成为我国选择改造传统农业最有效的目标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薛兴利  岳书铭  吴士健  
从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阐明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出现的体制、结构、入世、投资、“出路”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世卫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看,土地、劳动力这些农业生产力要素在特区处于劣势,但利用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优惠政策和经济驱动,特区已经走出一条以高起点、高收入、高速度、高效益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本文主要探讨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特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与水平、模式与特征,目标与途径等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军  
以我国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和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背景,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定内涵是将粗放低效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协调均衡的经济结构、自动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技术、企业化和信息化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流通及消费模式的农业发展过程。进一步指出只有全面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指出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创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继而论述了高素质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要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澄  
建设与国民经济相协调,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应从战略上给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村改革升温,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并使科技兴农的策略落到实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要有与之相应的农用工业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都兴方  郭军  
村实行公司化管理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兴方,郭军所谓村实行公司化管理,就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村,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变成为融农、工、商综合经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运用公司制的管理方法,管理村里的经济和各项事务,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东阳  
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经济是自发地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小商品经济,排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不能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同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同时由于生产上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承受风险大,商品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物质投入进行扩大再生产,同现代化生产也是格格不入的。基于上述认识,为避免小农经济导致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我国对改造小农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是50年代初期,改造的思路是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合作化,再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实现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环节的农业技术改造;第二个时期是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颂华  
一、上海市郊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新问题 上海市的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变时期。其主要标志:一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由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但是中外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这些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实现,而必须循序渐进,并且暂更需要付出较高代价,是一个艰苦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快慢取决于外部对农业的干预、支持程度和农业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