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0)
2023(12951)
2022(10388)
2021(9424)
2020(8115)
2019(18365)
2018(18337)
2017(35762)
2016(19654)
2015(22225)
2014(22598)
2013(22408)
2012(20470)
2011(18230)
2010(18704)
2009(17833)
2008(18331)
2007(17193)
2006(15214)
2005(13920)
作者
(57410)
(48404)
(48325)
(45851)
(30690)
(23140)
(21995)
(18912)
(18211)
(17332)
(16406)
(16056)
(15533)
(15242)
(14994)
(14864)
(14811)
(14255)
(14136)
(13934)
(12203)
(12003)
(11909)
(11152)
(11101)
(10916)
(10893)
(10801)
(9886)
(9782)
学科
(89439)
(89148)
经济(89040)
(72071)
企业(72071)
管理(66630)
(46741)
方法(38177)
业经(30980)
农业(30830)
数学(29673)
数学方法(29467)
(27670)
中国(23443)
(19956)
财务(19926)
财务管理(19892)
(19229)
企业财务(18804)
技术(17597)
地方(16144)
(16069)
贸易(16063)
(15993)
(15602)
(15594)
理论(15242)
(14735)
(14299)
(14104)
机构
学院(294219)
大学(286358)
(125761)
经济(123319)
管理(116589)
理学(99699)
理学院(98763)
管理学(97380)
管理学院(96856)
研究(93492)
中国(75064)
(63889)
(59460)
(57557)
科学(55833)
农业(49082)
(47938)
(47763)
业大(46907)
财经(45432)
中心(44566)
研究所(42967)
(41045)
经济学(37697)
(37052)
北京(36821)
(35594)
师范(35281)
经济学院(34325)
经济管理(33998)
基金
项目(186098)
科学(147296)
研究(139522)
基金(134448)
(115261)
国家(114090)
科学基金(98897)
社会(90175)
社会科(85091)
社会科学(85065)
(75636)
基金项目(71822)
教育(62742)
自然(61813)
(60975)
自然科(60370)
自然科学(60353)
自然科学基金(59319)
编号(58556)
资助(53101)
成果(46293)
(41899)
(41462)
(41401)
重点(41279)
(41239)
课题(38969)
创新(37795)
国家社会(36884)
(36105)
期刊
(150738)
经济(150738)
研究(83441)
(65659)
中国(57923)
(48128)
农业(43913)
管理(43382)
学报(43067)
科学(41441)
大学(33503)
学学(31957)
业经(31355)
(30134)
金融(30134)
技术(27707)
教育(26575)
(23473)
财经(22914)
经济研究(21779)
问题(20988)
(19777)
技术经济(17665)
(15868)
世界(15801)
农村(15196)
(15196)
商业(15141)
现代(14521)
农业经济(14505)
共检索到44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王环  张慎霞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发展过程,而且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它应当包括农业生产力、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三个层面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和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洁红  黄祖辉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目标,自那时起,迄今已有20多年。由于农业现代化是一动态概念,建国后其理论和实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促使有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向纵深领域发展,现将其若干本质属性作以综述。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康芸  李晓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新方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以及支撑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简单走回头路,必须运用创新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缪建平   郑有贵  
商品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历程看,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起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几乎与农业的商品化、市场经济同步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现代农业是发达的市场农业。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把推进农产品的市场化作为重要的实现手段,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使农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党的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俊丽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根据我国阶段性目标不断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各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农业经营规模和产业链不完善,农民专业化程度低,技术掌握不熟练,农村人才匮乏、土地荒废等诸多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吴义周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为顺利走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景阳  郭艳红  米庆华  
农业现代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本文以广义农业现代化为视角,提出了广义农业现代化的“三组成论”、“三目标论”和“三动力论”;研究了广义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的众多内容,包括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现代化指数的灰色预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永穆  卢洋  张晓磊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实践的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到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其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形成阶段、确立阶段和深化阶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历史演进,呈现出四个典型特征:一是逻辑前提渐趋科学,二是目标取向不断多元,三是核心内容日臻完善,四是发展战略逐步成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钟点  宋灏岩  
在巴西的农业发展进程中,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在带动偏远地区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技术转化与推广、提升农业国际化水平、促进小农经济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介绍了巴西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及组织特点,阐述了其在巴西农业现代化中的具体作用及表现,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晓阳  
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文化素质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优化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虽然农民受教育水平有了提高,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他们的文化素质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表现在主体性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没有太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高等,需要从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增强科技和创新意识、提升经济产业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来实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钟点  宋灏岩  
在巴西的农业发展进程中,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在带动偏远地区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技术转化与推广、提升农业国际化水平、促进小农经济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介绍了巴西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及组织特点,阐述了其在巴西农业现代化中的具体作用及表现,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布权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法宝之一。农业科技创新的特殊性在于既受地域环境影响,又具有更高的风险性;既具有公共特性,又受农业组织经营状况的制约。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功效主要是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机理,发挥配置农业资源、减少农业风险、变革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提高农业社会化程度的显著功效体现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顾益康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命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按照"四化同步"推进的要求,加快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一、准确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全面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准确定位和科学内涵是探索其实现路径的重要前提。作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志良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成就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构成。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军事化农业、集体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系统化农业四个阶段,从演进机理、理论特质和话语构建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以此为脉络基点,文章以高质量发展为阶段研判、新发展理念为逻辑引领、新发展格局构建为根本遵循,从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农业经济系统、推动农业"三生融合"、打造粮食安全国际循环保障机制、建立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实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有利于递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进路,以期形成更高质量和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