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29)
- 2023(23473)
- 2022(19795)
- 2021(18270)
- 2020(15501)
- 2019(35503)
- 2018(35375)
- 2017(67556)
- 2016(36988)
- 2015(42012)
- 2014(42129)
- 2013(41751)
- 2012(38547)
- 2011(34813)
- 2010(35302)
- 2009(33021)
- 2008(32980)
- 2007(29925)
- 2006(26666)
- 2005(24064)
- 学科
- 济(157700)
- 经济(157513)
- 业(119361)
- 管理(112616)
- 企(98995)
- 企业(98995)
- 方法(69179)
- 数学(57904)
- 数学方法(57042)
- 农(52515)
- 中国(43639)
- 财(42655)
- 业经(40483)
- 农业(34815)
- 地方(33744)
- 学(32477)
- 制(30967)
- 贸(28399)
- 贸易(28380)
- 务(28173)
- 财务(28066)
- 财务管理(28004)
- 理论(27807)
- 易(27467)
- 企业财务(26540)
- 技术(25488)
- 和(25415)
- 银(24693)
- 银行(24626)
- 行(23518)
- 机构
- 学院(537968)
- 大学(535597)
- 济(215693)
- 经济(210913)
- 管理(208483)
- 研究(181173)
- 理学(178798)
- 理学院(176768)
- 管理学(173309)
- 管理学院(172338)
- 中国(138938)
- 京(115285)
- 科学(112822)
- 财(100580)
- 农(98460)
- 所(92996)
- 研究所(83997)
- 江(83465)
- 中心(83199)
- 业大(82464)
- 财经(79419)
- 农业(76253)
- 北京(73119)
- 经(72021)
- 范(71008)
- 师范(70291)
- 州(66890)
- 院(65257)
- 经济学(64336)
- 财经大学(58456)
- 基金
- 项目(354387)
- 科学(278093)
- 研究(257434)
- 基金(255289)
- 家(223017)
- 国家(221050)
- 科学基金(189665)
- 社会(161295)
- 社会科(152632)
- 社会科学(152587)
- 省(140115)
- 基金项目(134021)
- 自然(124003)
- 自然科(121166)
- 自然科学(121134)
- 教育(119526)
- 自然科学基金(118965)
- 划(117285)
- 资助(106404)
- 编号(105909)
- 成果(86167)
- 重点(79666)
- 部(77561)
- 发(77183)
- 课题(73738)
- 创(73671)
- 创新(68532)
- 科研(67682)
- 教育部(66155)
- 国家社会(65853)
- 期刊
- 济(246241)
- 经济(246241)
- 研究(157105)
- 中国(110405)
- 农(92947)
- 学报(86660)
- 管理(79847)
- 财(79657)
- 科学(79420)
- 大学(65896)
- 农业(62588)
- 学学(62116)
- 教育(61999)
- 融(50995)
- 金融(50995)
- 技术(50204)
- 业经(43349)
- 财经(39135)
- 经济研究(37761)
- 业(33760)
- 经(33601)
- 问题(32714)
- 技术经济(27900)
- 版(26922)
- 统计(26818)
- 图书(26659)
- 科技(24895)
- 策(24646)
- 理论(24252)
- 商业(24224)
共检索到81363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春萍 刘文清
本文结合我国1978—2009年的样本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总体而言,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样对城镇化具有正效应,对工业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工业内部结构与农业的不相匹配和均衡、工业发展模式的落后以及资源约束等问题的影响出现负向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静 高继宏
文章运用VAR模型、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镇化与绿洲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新疆1996-2011年城镇化对绿洲农业产业化具有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绿洲农业产业化对城镇化也具有正效应。长期而言,绿洲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政府的调控下,发挥绿洲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聚集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信息、聚集服务的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 VAR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喻金田 娄钰华 李会涛
本文在确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描述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测度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协调度。进而测算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最后指出了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及促进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高鸣
本文运用SBM-HR-Regoprobit模型,依据2000~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简称"三化")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估计了现代农业因素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三化"存在失衡现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及各地区内部发展不协调。第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没能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是"三化"中的"短腿"和"三化"协调发展的瓶颈。第三,农业科技和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因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治国 唐洪松 张敏
为丰富和完善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纲要,构建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3年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波动幅度不显著,基本徘徊在0.49左右;而耦合协调度由1995年的0.283 2上升至2013年的0.725 4,上升趋势明显。但从耦合协调类型来看,2013年刚步入中度协调阶段,离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阶段差距依然较大;且仅有2010年属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广灵 渠丽娜 张勇
[目的]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一体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选取适用于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评价体系,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果]石家庄与唐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居于首位,保定、邯郸次之,承德与衡水较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整体处于中等级拮抗耦合,耦合高值区集中在以廊坊为核心的河北中部、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南端、以秦皇岛为核心的河北西端;仅石家庄与唐山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处于勉强协调,其余均为失调。[结论]河北省呈现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局面,未来河北省应继续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城乡同步的城镇格局,以农业现代化优势发展补齐城镇化发展短板,构建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与新模式,实现规范化、实体化、规模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广灵 渠丽娜 张勇
[目的]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一体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选取适用于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评价体系,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果]石家庄与唐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居于首位,保定、邯郸次之,承德与衡水较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整体处于中等级拮抗耦合,耦合高值区集中在以廊坊为核心的河北中部、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南端、以秦皇岛为核心的河北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邵峰 朋文欢
本文阐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的相互关系和判别方法,指出了中国"三化"的现状:从总体上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从动态的角度看,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在加剧,而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中国城镇化的滞后性则在缓解。在分析中国"三化"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扭转城镇化发展偏差,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注重内源驱动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优化"三化"发展政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伍国勇
本文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类发展需求、生态环境、技术进步,阐述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拓展的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论述了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即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形态特征、农业食物保障、社会保障与生态保护、农业休闲旅游。指出多功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功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原料、市场与劳动力,为城镇化提供劳动力、食物、休闲与城镇人口;工业化、城镇化是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基础。提出在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必须统筹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林靖 程鹏
天津的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历了自主自发分散发展和有组织示范带动集约化发展两个阶段。本文从农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农业发展目标、农业增长方式、社会对农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天津都市农业建设的特点。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对天津的都市农业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天津市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子系统处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其优良顺序是:工业化>城镇化>总体经济发展>都市农业。从现代公共服务制度、社会保障体系、都市农业投入、人才引进,创业创新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天津 都市农业 城镇化 工业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梅生 杨德才
由于中国首次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研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文献较少。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四化"的综合评价值,并构建了VAR模型。分析发现,长期内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都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短期内只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引起城镇化的原因,其他"三化"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滞后一期的"四化"虽然都能有效提升当期"一化"水平,但是自身对自身的影响最大。所以,虽然"四化"还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必须依靠自身同步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论文对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同时又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非农产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成为新时期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理念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强化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支持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