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8)
- 2023(16586)
- 2022(13425)
- 2021(12291)
- 2020(9917)
- 2019(22118)
- 2018(21836)
- 2017(41127)
- 2016(22721)
- 2015(25485)
- 2014(24863)
- 2013(23654)
- 2012(21129)
- 2011(18660)
- 2010(18796)
- 2009(17421)
- 2008(16984)
- 2007(15346)
- 2006(13710)
- 2005(12205)
- 学科
- 业(90754)
- 济(86032)
- 经济(85918)
- 企(72859)
- 企业(72859)
- 管理(70168)
- 农(48276)
- 业经(32861)
- 农业(32354)
- 方法(30527)
- 中国(27667)
- 财(26305)
- 数学(22235)
- 数学方法(21969)
- 地方(20464)
- 技术(19349)
- 制(19184)
- 务(18906)
- 财务(18872)
- 财务管理(18852)
- 理论(18627)
- 企业财务(17770)
- 策(16205)
- 体(15861)
- 贸(15140)
- 贸易(15130)
- 划(15106)
- 和(15104)
- 易(14651)
- 发(14046)
- 机构
- 学院(309643)
- 大学(294360)
- 济(121672)
- 经济(119063)
- 管理(118146)
- 理学(101230)
- 理学院(100191)
- 管理学(98565)
- 研究(98098)
- 管理学院(98004)
- 中国(76116)
- 农(62888)
- 京(61361)
- 科学(59316)
- 财(55658)
- 江(53905)
- 所(48303)
- 业大(48048)
- 农业(48007)
- 中心(46601)
- 财经(43679)
- 研究所(43532)
- 范(42210)
- 师范(41822)
- 州(39661)
- 经(39502)
- 北京(36730)
- 技术(36662)
- 院(35631)
- 经济学(35334)
- 基金
- 项目(204975)
- 科学(163026)
- 研究(159346)
- 基金(144536)
- 家(123938)
- 国家(122623)
- 科学基金(106913)
- 社会(100963)
- 社会科(95119)
- 社会科学(95094)
- 省(86722)
- 基金项目(77006)
- 教育(74626)
- 划(69468)
- 编号(68797)
- 自然(65909)
- 自然科(64358)
- 自然科学(64344)
- 自然科学基金(63159)
- 资助(55629)
- 成果(53701)
- 课题(48040)
- 发(47302)
- 重点(46204)
- 创(45910)
- 部(44443)
- 业(42840)
- 创新(42042)
- 制(41276)
- 国家社会(40672)
- 期刊
- 济(148703)
- 经济(148703)
- 研究(86536)
- 中国(68382)
- 农(64671)
- 管理(45778)
- 财(45431)
- 教育(44260)
- 农业(43647)
- 学报(42994)
- 科学(41757)
- 大学(34009)
- 技术(33592)
- 业经(32652)
- 学学(32186)
- 融(29190)
- 金融(29190)
- 业(23171)
- 经济研究(20945)
- 财经(20905)
- 问题(20126)
- 经(18205)
- 职业(18076)
- 版(15979)
- 技术经济(15630)
- 现代(15606)
- 农村(15164)
- 村(15164)
- 农业经济(14813)
- 世界(14682)
共检索到468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畅 王思怡 马国巍 吴立全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保障农村人力资本和缓解“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农村建设问题具有支撑作用。基于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耦合视角,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发展特征和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结果表明,2015—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30~0.351间波动,农民职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23~0.329间波动。考察期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略超前于农民职业化的发展,且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等西南部城市。黑龙江省两大系统耦合度波动幅度较小,维持在0.478~0.481之间,整体处于拮抗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保持在0.387~0.389之间,耦合协调等级整体处于轻度失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由东北部城市向西南部城市递增趋势。因此,为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向优质协调方向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发展较为薄弱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目标;因势利导丰富培育内容;推陈出新探索培育模式;多措并举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玉军 马媛媛 朱庆锋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选择,也是应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分工、分业、分化的必然举措。基于此,在诠释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借鉴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养的经验,提出要从推进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机制模式的协同创新以及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萍 周敏 张健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难题的关键,对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想认识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培育体系建设以及政策扶持等对策,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 内涵 农民培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红梅 霍有光 张国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农地撂荒、明日谁来种地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受众群体弱质化和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市场非均衡化、培育机制缺乏科学设置与规范、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缺陷,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困境所在。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教育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制,以及健全职业农民培育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华平 金丽馥 田刚
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与保障。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年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就业而粮食消费量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分析基于家庭农场的组织创新,破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困境并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进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职业农民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并非自发的演进过程,只有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稳态化。本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农业现代化 家庭农场 评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新型现代农业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且会经营、善经营,具备市场经济意识。因此,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政策扶持、法律保障、资金支持、制度安排、体系设计五个方面来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
新型农业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培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天龙 刘同山 孔祥智
为了探讨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对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的成长历程、经营效果、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和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可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完善区域农业服务体系。仁发合作社的经验表明,合理运用资金、人才和科技等资源要素是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前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分配方式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不过,仁发合作社发展仍然存在精英依赖严重、收入来源单一、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和品牌化建设滞后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程度和组织经营能力,农民合作社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尚锐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理论,选取50个新型职业农民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从知识类、心理素质类、管理技能类的27个多维素质项中提取区别于传统农民的16个新型职业农民核心胜任特质,并用聚类分析法分别选取9个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进行混合检验,区分效果与实际情况吻合非常好。因此,将提取的核心胜任特质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内容,并以此建立以心理素质为选拔培育对象的手段,以网络为普及知识素质的平台,以企业MBA为提升管理技能的实训基地的科学培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马建富
要实现"四化同步"的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这对全面造就新型农业、新型农村人才队伍,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关系以及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培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兴 王丹霞
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不断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不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且丰富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途径和模式。在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提升需要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新型职业农民 内涵 培训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焕平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现实中有诸多瓶颈亟待破解。外部环境方面,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总体不足,农民要成为体面的职业任重道远。内部条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亟待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探讨并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凤霞 王杜春
文章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为例,以实际调研数据,通过Logit模型对农户选择稻米质量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与路径选择。提出在现有农户小规模经营下,必须加强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进一步落实粮食补贴制度,走"以工补农"道路;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西涛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和关键,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刻不容缓。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现实中却面临多方面制约因素和困境,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与制度层面;培育内容和形式层面;农民自身层面。政府的角色决定了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责任主体,因此政府需要履行其责任,进行制度设计与职能重塑,主要包括: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迈钦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高职院校具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比较优势,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在办学意识、资源整合、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开放办学,发挥农业高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农民 开放办学 关键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士苓 王素斋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空前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了不少问题。为适应现代农业需求,文章认为,应加大对初、中、高级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解决回乡返乡创业农民的后顾之忧、完善涉农高校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等制度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满足现代农业转型与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
关键词:
农业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