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4)
- 2023(13941)
- 2022(11419)
- 2021(10477)
- 2020(8834)
- 2019(20066)
- 2018(19840)
- 2017(38293)
- 2016(20843)
- 2015(23403)
- 2014(23677)
- 2013(23488)
- 2012(21518)
- 2011(19260)
- 2010(19608)
- 2009(18659)
- 2008(19001)
- 2007(17757)
- 2006(15631)
- 2005(14172)
- 学科
- 济(91508)
- 经济(91405)
- 业(89417)
- 企(71621)
- 企业(71621)
- 管理(68691)
- 农(47986)
- 方法(38323)
- 农业(31677)
- 业经(31284)
- 数学(30107)
- 数学方法(29810)
- 财(28209)
- 中国(24778)
- 务(19707)
- 财务(19660)
- 制(19657)
- 财务管理(19630)
- 地方(18924)
- 企业财务(18511)
- 技术(17860)
- 贸(16606)
- 贸易(16599)
- 和(16368)
- 易(16118)
- 策(15896)
- 理论(15190)
- 划(14890)
- 体(14413)
- 学(13985)
- 机构
- 学院(305816)
- 大学(296315)
- 济(127846)
- 经济(125183)
- 管理(120344)
- 理学(102669)
- 理学院(101659)
- 管理学(100223)
- 管理学院(99662)
- 研究(98068)
- 中国(78110)
- 农(66269)
- 京(61750)
- 科学(58989)
- 财(58616)
- 农业(50975)
- 所(49882)
- 江(49792)
- 业大(49229)
- 中心(47142)
- 财经(45852)
- 研究所(44688)
- 经(41424)
- 州(38966)
- 北京(38420)
- 经济学(37893)
- 范(37457)
- 师范(37119)
- 经济管理(34735)
- 院(34607)
- 基金
- 项目(196108)
- 科学(154073)
- 研究(148139)
- 基金(139561)
- 家(119915)
- 国家(118673)
- 科学基金(102311)
- 社会(94237)
- 社会科(88806)
- 社会科学(88777)
- 省(81024)
- 基金项目(74296)
- 教育(66907)
- 划(65080)
- 自然(63792)
- 编号(62942)
- 自然科(62260)
- 自然科学(62243)
- 自然科学基金(61165)
- 资助(55332)
- 成果(49830)
- 发(44620)
- 重点(43558)
- 创(43412)
- 部(43117)
- 课题(42676)
- 业(42394)
- 创新(39824)
- 制(38091)
- 国家社会(38075)
- 期刊
- 济(154275)
- 经济(154275)
- 研究(86369)
- 农(67941)
- 中国(63173)
- 财(48162)
- 农业(45639)
- 学报(44863)
- 管理(44692)
- 科学(42379)
- 大学(34951)
- 学学(33177)
- 业经(32066)
- 教育(30638)
- 融(30144)
- 金融(30144)
- 技术(29462)
- 业(24102)
- 财经(22533)
- 经济研究(22073)
- 问题(21051)
- 经(19465)
- 技术经济(17756)
- 版(16355)
- 世界(15494)
- 农村(15420)
- 村(15420)
- 商业(15274)
- 现代(14985)
- 农业经济(14888)
共检索到464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丽英 陈庆勤
农业特色小镇既是城乡协同推进的重要支点,又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有效载体。但是,由于多数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了大规模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不良倾向。因此,应规范和完善特色小镇概念,推动农业特色小镇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秉承以农为本、三产融合的原则,以充分发掘农业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价值。
关键词:
农业特色小镇 现状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冬梅 郑林凤 林赛男 余茜 张社梅 王芳
农业特色小镇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动机,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进程中形成的新格局。目前国内外有关农业特色小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以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从界定农业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入手,深入探讨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形成机理,并结合成都实践对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了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东雷 王琳琳
农村特色小镇是城市和农村双向渗透的基本"社会细胞",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同时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元镇,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综合体,建设特色小镇可以促进乡村的产业升级、功能承接和人口转移。因此,应积极完善农村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以促进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向纵深延伸。
关键词:
农村特色小镇 内涵 形成机理 建设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梅 郝华勇
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形态,表现为彰显特色的现代农业、融入文化元素、兼具旅游功能、基础设施完备、环境和谐宜居。建设路径应立足农业挖掘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叠加旅游功能。具体对策是突出市场主体运作、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人才支撑等。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现代农业 小城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梅 郝华勇
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形态,表现为彰显特色的现代农业、融入文化元素、兼具旅游功能、基础设施完备、环境和谐宜居。建设路径应立足农业挖掘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叠加旅游功能。具体对策是突出市场主体运作、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人才支撑等。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现代农业 小城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铭 崔性赫 汪作朋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符合"健康中国2030"、"全民健身"等战略政策,是增进人民健康,满足人民群众休闲运动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SOWT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在黑龙江地区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进行SWOT分析。得出其优势为地理资源优势、传统文化优势、大众健身活动等优势;其劣势为基础设施不完善,体育人才的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和人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是其重要的机遇;"冬热夏冷"是其最大的威胁。根据以上内容对黑龙江省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合理地结合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使体育与旅游、文化、休闲运动等多种产业有机融合等对策,从而为黑龙江省体育小镇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珂毓 张友琴
文章从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缘由和含义界定出发,分析了特色小镇的特点,列举展示了常州市龙虎塘智能传感小镇的发展成果,深入探讨了江苏省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产城融合;将市场与政府的力量相结合。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产城融合 创新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刚 王苏宇 张元富
乡土文化属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文化类型,体现了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长久而密切的关系,需要通过客观物质来呈现,而客家特色小镇建设则着重强调客家乡土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在客家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提炼客家乡土文化符号,指出朴素、务实、勤劳、尚学、中庸是客家文化的特有属性,塑造客家乡土景观,采用选址布局、材料选型、植物种植、景观小品和铺地图案这五种路径进行客家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揭示客属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文化和组合特征,协调现代城市与乡土生活之间的矛盾,推动客家地区经济、文化、生态三者和谐发展与社会繁荣稳定。
关键词:
客家小镇 乡土文化 建设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良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进入深度调整变革期,旅游空间行为全域化趋势明显,而特色小镇作为旅游业态的聚集体,形态各异、独具韵味,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旅游+"与"+旅游"的泛旅游形式,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要素资源。因此,深入研究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的融合关系,进而探索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和建设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旅游特色小镇 全域旅游 建设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牛京萍 赵亭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在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建设理念不够成熟、规划不够科学、定位不准、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兼具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建设中应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地方实际,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林业特色,把森林小镇建设成为依托森林资源、生态优势的宜居、宜游、宜养的集中居住区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牛京萍 赵亭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在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建设理念不够成熟、规划不够科学、定位不准、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兼具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建设中应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地方实际,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林业特色,把森林小镇建设成为依托森林资源、生态优势的宜居、宜游、宜养的集中居住区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继为
[目的]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席卷全国,并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特色小镇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借助计量可视化工具,从定量的角度梳理与分析研究进展,识别特色小镇研究的知识聚类与研究网络,整体把握其研究动态与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方法]文章以2010—2019年CNKI收录的488篇特色小镇研究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我国特色小镇研究大致分为探索(2010—2015年)和深入(2016—2019年)两个阶段,研究力量分散独立较少合作,出现少量代表性作者、研究机构及学术期刊。研究热点多元扩散,围绕体育小镇、发展策略、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等主题形成交织研究网络。研究演进脉络政策导向性明显。[结论]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应积极合作构建特色小镇协同研究网络,面向未来拓展特色小镇研究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斌
农业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与其它产业以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及前后联动等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方式,使得农业除了传统农业所具备的特征功能以外,还具有加工及服务等功能。农业融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虽然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城乡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实施障碍等问题的存在,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较慢,需要从微观、中观及宏观角度逐一解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郝华勇
浙江特色小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其本质内涵为彰显特色的现代产业、融入文化元素、兼具旅游功能、基础设施完备以及环境和谐宜居。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打造特色小镇方面相比,地域空间单元上村镇发育基础不同、产业演进阶段上市场主体及产业配套不同、城镇化进程上城镇空间组织和集聚扩散效应不同、科技创新水平上研发企业数量和创新创业活力不同、文化要素融合上文化产业与附加值应用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欠发达地区打造特色小镇,需要把握精髓、因地制宜、因阶段施策。具体路径为:依托现有小城镇彰显特色、夯实企业主体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县域城镇空间组织、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发展效益、彰显文化魅力提升发展品位。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欠发达地区 特色产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郝华勇
浙江特色小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其本质内涵为彰显特色的现代产业、融入文化元素、兼具旅游功能、基础设施完备以及环境和谐宜居。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打造特色小镇方面相比,地域空间单元上村镇发育基础不同、产业演进阶段上市场主体及产业配套不同、城镇化进程上城镇空间组织和集聚扩散效应不同、科技创新水平上研发企业数量和创新创业活力不同、文化要素融合上文化产业与附加值应用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欠发达地区打造特色小镇,需要把握精髓、因地制宜、因阶段施策。具体路径为:依托现有小城镇彰显特色、夯实企业主体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欠发达地区 特色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