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9)
- 2023(16021)
- 2022(13295)
- 2021(12385)
- 2020(10503)
- 2019(23574)
- 2018(23667)
- 2017(46062)
- 2016(25028)
- 2015(28244)
- 2014(28274)
- 2013(28012)
- 2012(25425)
- 2011(22600)
- 2010(22807)
- 2009(21474)
- 2008(21457)
- 2007(19264)
- 2006(17374)
- 2005(15658)
- 学科
- 济(104181)
- 经济(104038)
- 业(100195)
- 管理(82423)
- 企(82086)
- 企业(82086)
- 农(48349)
- 方法(44339)
- 数学(34753)
- 数学方法(34357)
- 业经(34102)
- 农业(32181)
- 财(31200)
- 中国(28130)
- 制(22543)
- 务(22216)
- 财务(22140)
- 财务管理(22105)
- 企业财务(20915)
- 技术(20162)
- 地方(19992)
- 理论(19020)
- 学(18954)
- 和(18486)
- 贸(18305)
- 贸易(18294)
- 策(17806)
- 易(17776)
- 划(16964)
- 体(16772)
- 机构
- 学院(362332)
- 大学(357267)
- 管理(148767)
- 济(147060)
- 经济(143914)
- 理学(127737)
- 理学院(126472)
- 管理学(124522)
- 管理学院(123877)
- 研究(116319)
- 中国(91899)
- 京(76405)
- 科学(71166)
- 农(70410)
- 财(67420)
- 所(58494)
- 业大(57045)
- 江(55750)
- 中心(54060)
- 农业(53834)
- 财经(53398)
- 研究所(52606)
- 经(48405)
- 北京(47984)
- 范(45640)
- 师范(45297)
- 州(44826)
- 经济学(42296)
- 院(41480)
- 经济管理(40334)
- 基金
- 项目(239734)
- 科学(189396)
- 研究(179405)
- 基金(173659)
- 家(149456)
- 国家(148027)
- 科学基金(128655)
- 社会(113725)
- 社会科(107368)
- 社会科学(107337)
- 省(95141)
- 基金项目(92786)
- 自然(82436)
- 自然科(80519)
- 自然科学(80500)
- 教育(80267)
- 自然科学基金(79075)
- 划(77780)
- 编号(75219)
- 资助(70096)
- 成果(60216)
- 部(52515)
- 重点(52426)
- 发(51796)
- 创(51371)
- 课题(50044)
- 创新(47317)
- 业(46317)
- 国家社会(46093)
- 项目编号(45068)
- 期刊
- 济(173422)
- 经济(173422)
- 研究(106671)
- 农(70691)
- 中国(69831)
- 管理(56348)
- 学报(54254)
- 财(53384)
- 科学(51901)
- 农业(47716)
- 大学(42265)
- 学学(39983)
- 教育(36774)
- 融(35611)
- 金融(35611)
- 业经(34021)
- 技术(32081)
- 财经(26007)
- 经济研究(24760)
- 业(24521)
- 问题(23580)
- 经(22215)
- 技术经济(19531)
- 版(18180)
- 现代(17806)
- 理论(17606)
- 科技(17377)
- 图书(17324)
- 世界(16777)
- 商业(16773)
共检索到543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支平 张波
农业灾害防治女性化问题,是指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进程务工,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灾害防治的劳动力主体,从而给农业灾害防治、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和农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是吸引部分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回流农村,充当农业灾害防治的中坚力量;二是提高农村留守妇女防灾救灾的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三是实现农业灾害防治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这是最根本的办法。
关键词:
农业 灾害防治 女性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申曙光 蒋和平
本广阐述了我国灾害的类型及对农业发展的危害,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建立灾害防治体系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及可行途径.认为应尽快建立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灾害防治体系,必须改革现行的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建立防灾救灾的综合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应用现代科学进行灾害防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自然灾害防治*严立冬灾害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严重的阻碍。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国。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减轻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走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培衢
本文基于对中国农业旱涝灾害风险演变趋势的历史考察,透视中国农业旱涝防治措施失灵的现实;通过对农业旱涝防治措施失灵的制度成因分析,指出现行农业旱涝灾害防治制度造成了灾害防治行为分散、防灾投入短缺、农业脆弱性加大等问题,进而导致农业旱涝灾害成灾率居高不下;提出中国应从农业旱涝灾害防治组织体系、灾害防治投入激励机制、防灾协商机制、灾害响应体系等方面,健全农业旱涝灾害协同防治体制,为提高农业灾害防治行为的协同性与有效性提供体制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安 覃建雄
我国西南部低山区城市发展受到地质和地貌类型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地质活动较为频繁和活跃的地区。低山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大。进一步排查和勘察西南低山区城市地质灾害的位置和规模,并进行有效治理是保持西南低山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理军 王辉 张文萍 潘景副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山洪灾害的成因,主要考虑降雨、地形地质与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根据山洪灾害的分布位置与强度以及承灾体的特征,按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进行山洪灾害的防治区划。
关键词:
山洪 区划 灾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巢娟
近年来,湖南省炎陵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立足实际,在防灾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注重发挥组织方面的优势,走"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御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在多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功临灾预报多起地质灾害,全县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出现1起人员伤亡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付英 郑娟尔 余振国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甘肃两地的地质灾害新机制做法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机制的构建动力源于土地稀缺、财力不足、发挥资金合力和消除外部性的需要。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土地供应 新机制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彪 张锦高 张慧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绝大部分是由中央政府承担,调动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是中央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博弈模型,对我国中央与地方在地质灾害防治投资中确定投资份额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地方政府应成为防灾减灾的主导者。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敏
自然灾害总是与贫困相伴随,且呈正相关关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破坏作用日益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上,或使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们重新返贫,使得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本文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提出了减灾与扶贫相结合;国家财政投入和农业保险相结合;“教育扶贫”和“移民扶贫”相结合;脱贫与巩固温饱相结合的现阶段农村扶贫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聂峰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业 自然灾害 保险 巨灾救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 张锦高 陈彪
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模型,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中央投入和地方使用行为的博弈关系,探讨其控制因素和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申请不到资金的机会损失、地方滥用专项资金的机会成本、中央的投入和收益的大小都会影响地质灾害的效果,文章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 专向资金 博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伟 吕宪国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西部 自然灾害 防治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忠荣 李新哲 杜颖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类别。由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没有定额及计量规则等,致使其造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特点编制专用定额,制定工程量计量规则,有利于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计价行为,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计量 定额 造价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晓青
二十世纪是科学繁荣昌盛的世纪,也是灾害出现频繁的时代。日趋严重的灾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严密关注,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湖南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虫害等。据公元155年至1949年近1800年的资料统计,全省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构成是:洪涝占36.4%、旱灾28.8%、大风与冰雹11.5%、冰冻5.8%、虫害10.4%。又据1949~1988年统计,全省平均每年受旱与成灾面积分别为80万公顷与37.3万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