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9)
- 2023(8223)
- 2022(6670)
- 2021(6083)
- 2020(5269)
- 2019(11464)
- 2018(11291)
- 2017(22008)
- 2016(11787)
- 2015(12909)
- 2014(12843)
- 2013(12989)
- 2012(11879)
- 2011(10542)
- 2010(10895)
- 2009(10660)
- 2008(10838)
- 2007(10049)
- 2006(9192)
- 2005(8174)
- 学科
- 业(77233)
- 企(60711)
- 企业(60711)
- 济(55391)
- 经济(55320)
- 管理(45505)
- 农(44916)
- 农业(30290)
- 业经(26950)
- 方法(22310)
- 财(19082)
- 务(15470)
- 财务(15468)
- 财务管理(15460)
- 企业财务(14598)
- 技术(14227)
- 数学(14007)
- 数学方法(13956)
- 策(13153)
- 制(12486)
- 中国(11242)
- 划(11054)
- 体(10838)
- 理论(10563)
- 农业经济(10514)
- 和(10358)
- 企业经济(10228)
- 经营(9786)
- 技术管理(9393)
- 贸(9132)
- 机构
- 学院(183976)
- 大学(170631)
- 济(77822)
- 管理(76620)
- 经济(76585)
- 理学(66096)
- 理学院(65499)
- 管理学(64771)
- 管理学院(64444)
- 研究(55636)
- 农(49946)
- 中国(46769)
- 农业(37971)
- 科学(34789)
- 京(34778)
- 财(34305)
- 业大(32937)
- 江(29753)
- 所(28536)
- 财经(27344)
- 中心(26414)
- 研究所(25694)
- 经(24643)
- 经济管理(23954)
- 农业大学(23168)
- 州(23095)
- 经济学(21410)
- 商学(21273)
- 范(21248)
- 北京(21094)
- 基金
- 项目(118288)
- 科学(94924)
- 研究(87337)
- 基金(87004)
- 家(74956)
- 国家(74057)
- 科学基金(65399)
- 社会(58134)
- 社会科(54710)
- 社会科学(54694)
- 省(49666)
- 基金项目(47757)
- 自然(42163)
- 自然科(41144)
- 自然科学(41135)
- 自然科学基金(40476)
- 划(38359)
- 教育(36432)
- 编号(35836)
- 资助(34039)
- 业(33222)
- 农(28603)
- 发(27672)
- 创(27664)
- 重点(25562)
- 成果(25516)
- 部(25493)
- 创新(24888)
- 制(24145)
- 国家社会(23660)
- 期刊
- 济(100187)
- 经济(100187)
- 农(54520)
- 研究(45775)
- 农业(36827)
- 中国(33085)
- 管理(28426)
- 财(28114)
- 科学(28083)
- 学报(25995)
- 业经(25794)
- 大学(20443)
- 学学(20257)
- 业(19430)
- 融(17507)
- 金融(17507)
- 技术(15584)
- 农业经济(13823)
- 问题(13676)
- 农村(13509)
- 村(13509)
- 财经(12999)
- 经济研究(12466)
- 技术经济(11381)
- 经(11282)
- 世界(11072)
- 版(10513)
- 资源(10419)
- 经济问题(10146)
- 商业(10130)
共检索到270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建革
受清代以来的农业和商业渗透的影响 ,蒙族游牧业在近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半农半牧区 ,由于农业对定期的劳动投入的要求 ,游牧业的移动次数也减少了 ,定居逐步加强 ,由于农业对役畜的要求 ,畜群结构中牛马的比重明显上升。与此同时 ,游牧业本身也逐步走向集约化 ,实施了打草、建圈等技术措施。另外 ,半农半牧区的放牧制度也在商业和农业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预托放牧、共同放牧和雇佣放牧等制度。但这些变化的总趋势是向汉族的农业畜牧业方向发展 ,并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现代化趋向
关键词:
农业 游牧业 蒙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剑 胡可欣 柴智慧
[目的]科学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理,为推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支持。[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5个维度14个具体指标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墨兰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探究其发展水平及五大指标体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论证草原畜牧业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22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呈M型波动,且33个牧业旗县的时序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分维度看,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3)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格局。从空间聚集模式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H-H”聚集旗县始终位于内蒙古东部,“L-L”聚集旗县常年分布于中部,“H-L”聚集旗县由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4)内蒙古各旗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实施联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草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达丽 田新茹
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近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高平原为主,有6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开然草场,18.7万平方公里森林,是中国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在这里有着独特的优势,是自治区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利民 杜富林 原英
近年来 ,内蒙草地退化严重 ,直接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也对内蒙经济及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今后内蒙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 ,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经营方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富林 鬼木俊次 Dagys Kadirbyek
在不同草地产权制度下,牧户畜牧业经营有何区别?本文利用对中国和蒙古两国入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了两国畜牧业经营存在的区别。人口密度大则放牧强度高,人口密度相同之下,中国内蒙古放牧强度相对低于蒙古;中国内蒙古小畜比例大于蒙古,而大畜比例呈相反表现;中国内蒙古牲畜出栏率高,每头牲畜饲草料供给量也大,即集约化程度高;中国内蒙古牲畜销售收入比率大,成本也大于蒙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娜仁图雅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而引起的草地退化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如何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眼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要实现内蒙古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对草原畜牧业的供给,发挥公共财政政策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哲
《干旱·游牧·草原》一书是中国和日本两国学者共同研究的成果。在这本书中,一方面能看到国外学者对中国草原畜牧业的看法、评价和研究方法,另方面能看到一些过去研究不够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云霞 曹建民
内蒙古草地资源丰富,但面临着逐年退化、面积日益缩小的危机,其中草原过度放牧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内蒙古草原面积过百万(公顷)的31个旗县的数据测算了全区草原过牧的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过牧率高居70%左右,而且过牧程度由轻度转向中度。最后本文对内蒙古草原过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草原退化 过度放牧 草原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鸿燚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对于以畜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大草原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传统生态与民俗文化极具特色。一旦将畜牧业融入到旅游业,草原将成为"绿色金子"。然而目前草原的畜牧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财政自给率低、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因而寻求联合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一条可选的出路。本文站在发展草原牧区经济的角度,力求找准草原畜牧业与旅游业的契合点,克服草原畜牧业融入旅游业的制约因素,找到畜牧业融入旅游业的路径,最终实现草原畜牧业与旅游业的互利双赢。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旅游业 融入 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振海 李明 张英俊 曾珉 刘翔洲
根据中美农业合作交流年度安排,2014年7月24日至8月6日,由农业部畜牧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专家和人员组成的草原保护和草原畜牧业考察团,赴美国开展专题考察和交流。考察团与美国农业部有关司局进行了宏观层面会谈,前往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何马州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当地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农牧民、合作社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从考察情况看,美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到位,草原监测等基础工作扎实,草原管理与科技紧密结合,草原权属清晰,经营利用方式多样,实现了草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美国在草原保护与利用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中国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
关键词:
美国 草原保护 草原畜牧业 发展经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洁 方炎
传统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现代畜牧业才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畜牧业。文中论述了现代畜牧业的特征和它与牧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围绕着发展现代畜牧业,在产权制度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强化管理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 生产经营方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茂莉
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 ,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 ,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内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 ,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草原社会政治、经济乃至于军事的发展。
关键词:
历史时期 草原民族 游牧方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燕亭 王婷婷 侯向阳 李西良 郭丰辉
降水是影响内蒙古草原牧区草原生产力和草地载畜率的关键自然因子,牧户作为畜牧业生产的直接决策主体,对降水年型的判断是其草畜平衡决策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典型县(旗)为研究区域,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象数据、统计资料等为基础资料,分析了1980-2015年牧户自我降水年型判断行为及特征,及牧户依据该自我判断年型进行的草畜平衡决策。结果表明,草甸草原与荒漠草原中下年型出现次数最多,典型草原则以平年出现次数最多,但从整体上看,3个类型区丰水年型均比欠水年型出现频率略高;牧户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立中
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提高牧户经营收益的同时,有利于转变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本文在充分考虑草原区人口、草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础上,探索了实现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结合适度规模经营关键环节,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人、畜、草是构成草原畜牧业生产系统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三者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牧草如同工厂里的原料,牲畜犹如一座座微型加工厂。通过牧民的劳动,牲畜把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牧草转化成肉、奶、皮、毛等动物性产品为人类所用。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平衡,即草畜平衡和人畜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