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3)
- 2023(12606)
- 2022(10480)
- 2021(9332)
- 2020(8001)
- 2019(17499)
- 2018(17448)
- 2017(33815)
- 2016(17917)
- 2015(19971)
- 2014(20009)
- 2013(20021)
- 2012(18514)
- 2011(16828)
- 2010(17448)
- 2009(16933)
- 2008(16880)
- 2007(15712)
- 2006(14475)
- 2005(13455)
- 学科
- 济(102704)
- 经济(102564)
- 业(90193)
- 企(73418)
- 企业(73418)
- 管理(71865)
- 农(45812)
- 方法(33430)
- 业经(32097)
- 农业(30509)
- 财(29483)
- 数学(25371)
- 数学方法(25261)
- 制(22855)
- 中国(21331)
- 地方(21207)
- 务(20490)
- 财务(20471)
- 财务管理(20447)
- 企业财务(19410)
- 体(18369)
- 策(17195)
- 技术(16863)
- 划(16070)
- 和(14783)
- 体制(14116)
- 环境(13688)
- 学(13524)
- 银(13384)
- 银行(13370)
- 机构
- 学院(275793)
- 大学(266994)
- 济(133109)
- 经济(130871)
- 管理(110899)
- 理学(94542)
- 理学院(93742)
- 管理学(92797)
- 管理学院(92298)
- 研究(89883)
- 中国(74081)
- 财(62226)
- 农(55051)
- 京(54099)
- 科学(48301)
- 财经(48151)
- 所(44495)
- 江(44359)
- 经(43357)
- 中心(41821)
- 农业(41622)
- 经济学(40953)
- 业大(40261)
- 研究所(39150)
- 经济学院(36588)
- 财经大学(34700)
- 州(33709)
- 北京(33441)
- 经济管理(32829)
- 商学(31301)
- 基金
- 项目(169664)
- 科学(136601)
- 研究(128865)
- 基金(126047)
- 家(106603)
- 国家(105524)
- 科学基金(93283)
- 社会(88132)
- 社会科(83328)
- 社会科学(83306)
- 省(67653)
- 基金项目(66777)
- 自然(56571)
- 教育(56218)
- 自然科(55246)
- 自然科学(55234)
- 自然科学基金(54317)
- 划(53260)
- 编号(51352)
- 资助(50085)
- 成果(40633)
- 制(39127)
- 部(38756)
- 发(38230)
- 业(38201)
- 创(38145)
- 重点(37133)
- 国家社会(37003)
- 创新(34944)
- 课题(34474)
- 期刊
- 济(168055)
- 经济(168055)
- 研究(85224)
- 农(58208)
- 中国(56155)
- 财(51921)
- 管理(46138)
- 农业(38747)
- 科学(35899)
- 学报(34605)
- 融(31300)
- 金融(31300)
- 业经(30856)
- 大学(28816)
- 学学(28147)
- 财经(25628)
- 技术(25309)
- 经济研究(25261)
- 经(22190)
- 问题(21738)
- 业(19927)
- 技术经济(17826)
- 世界(17238)
- 教育(16800)
- 农村(15217)
- 村(15217)
- 经济问题(14817)
- 农业经济(14355)
- 现代(14318)
- 贸(14256)
共检索到433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冬梅 王育才 管宏杰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化学投入品和处置废弃物,使得农业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业污染本质上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外部性问题。在农业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上,经济刺激手段比直接管制手段更有效。治理农业污染的经济刺激手段主要包括农用化学品输入税、补贴、押金、信贷等。在运用经济刺激手段控制农业污染时必须遵守灵活性等原则。
关键词:
农业污染 非点源 外部性 经济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腊芳 蔡正平 岳有福
本文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利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15年全球N_2O污染总量和分布格局,重点分析了中国供给侧和需求侧N_2O排放的国际占比、国别流向和部门分布,并对其构成进行分解;通过引入贸易隐含N_2O排放差额的概念,分析了不同责任原则下的排放差异,并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视角初步解释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应用SDA"两级分解平均法"研究了N_2O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全球N_2O排放增长率虽不大,但其所造成的潜在温室效应已超过2014年和2015年全球CO_2排放量之和,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呈持续增长态势,其中,农业部门是N_2O排放主体。中国供给侧和需求侧N_2O排放均位居全球第一位,虽然内需排放占主导,但外需排放比重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地,农产品最终需求规模的扩张和前向国际产业关联效应的增强是N_2O排放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而抑制N_2O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优化农业氮排放强度及其最终需求产品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雷雪 贾明 张喆
本文结合合法性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实证分析实际控制人所面临的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通过统计社会责任报告内容中的页数、图片、图表、数字信息,提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的指标。研究发现,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政治激励越高,越倾向于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且内容的实质性也会越强;而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经济激励越高,越倾向于不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即使发布,内容的实质性也会较低。特别地,当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同时面临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激励时,企业虽然倾向于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报告内容的实质性较低。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方面的研究,并沿着公司治理链条将研究对象追溯到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深入剖析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行为的根本动因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维理 张认连 冀宏杰 KOLBE H 陈印军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防治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磷进入水域以及氮素进入大气环境已成为现代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分析中国在农业源污染防控中存在问题,本文对中国和德国近年来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实施效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分析。研究显示,与中国相似,德国人均耕地资源比较少,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经营方式是德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业存在经营规模相对小而分散,受气象条件和市场影响风险大、利润薄、需要财政补贴才能生存等问题。对于农业源污染治理,既要实现环境目标,也要顾及农民利益、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难以简单采用关、停、并、转等行政指令和惩罚性措施,主要是建立和实施农业源污染管控制度。为提高农民施肥技术水平,减少农田化肥养分投入量,德国最有效的做法是在长期试验研究基础上,为农民专门设计和制作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分区、分类、量化施肥技术指标和规程,这些指标简单、易记、易懂,对不同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有良好适用性,易于推广和普及,对于提高农民施肥技术水平,实现减肥增产、减肥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治农业源氮磷进入水环境,化合态氮进入大气环境方面,德国主要做法是研究、建立和实施一系列与经济奖惩措施关联的限定性技术标准,对农田氮素养分投入量、农田氮磷盈余量、施肥期、施肥方法、种植作物类型等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和技术指标。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监管和监测方法,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鼓励、帮助和疏导农民广泛采用更先进、更精准和环境友好的替代技术。农业源污染管控制度的实施使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农田化肥养分投入量减少了一半,以农田面积(耕地面积与长期作物面积之和)计化肥养分量从404 kg·hm~(-2)减少到目前的192 kg·hm~(-2),仅为目前中国的53%,同期粮食单产仍提高了56%,从4 779 kg·hm~(-2)增加到目前的7 464 kg·hm~(-2),比中国目前粮食单产仍然高37%。中国至今缺少为农民专门设计、适合农民认知和直接采用的量化施肥技术指标。目前也无与国家及地方政府奖惩政策关联的限定性技术标准出台,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重点流域,至今难以形成有制度性保障的农业源污染管控体系。在占作物总播面23.6%的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收益作物农田上,农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情形普遍,在这类农田上,氮磷养分盈余量远超过德国肥料法规所规定的环境安全限量(50 kg N·hm~(-2)、10 kg P_2O_5·hm~(-2))。比较研究还显示,实施农业源污染管控制度的核心是以创新研究带动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标准和监管方法的出台和广泛实施。而中国近年来公益性土壤肥料专业科研机构的均质化、碎片化,以及科研机构在绩效考核中对SCI论文点数、发文量等量化指标的过分倚重,使得相关研究薄弱,亟需加以改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崔元锋 屈志光
本文从绿色农业生产与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出发,探讨了二者互动演进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动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中内含了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判断建模方法和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以期对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污染控制。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生态安全 区域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庆国 郭唱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提高企业价值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逐渐成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举措。本文以2013-2020年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农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强度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内控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激励强度主要通过优化控制环境、改进信息沟通效率来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为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长春,刘文革
1992年初 ,俄罗斯开始以激进改革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 ,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的强制性私有化改造。到 1999年初 ,俄罗斯共建立股份公司 2 80 0 0多家 ,其中私有化企业超过 2 30 0 0家。俄罗斯非国有经济已占GDP的 72 %。通过大规模的私有化 ,俄罗斯已初步建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结构。但俄罗斯的私有化并未形成有效率的企业制度结构 ,其企业制度及其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这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 ,对俄罗斯新型企业治理模式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对我国企业改革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关键词:
职工所有权 控制权分享 委托—代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维理 冀宏杰 Kolbe H. 徐爱国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不但逐步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也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20年来,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主要通过源头控制,对农田面源、畜禽场面源进行分类控制。其核心特征为在扎实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研究和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层面与政策层面的结合,在全流域范围内广泛推行农田最佳养分管理,限制水源保护区农田作物类型、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实行全流域氮、磷总量控制,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自80年代以来,农用化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维理 徐爱国 冀宏杰 Kolbe H.
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指出,中国各主要流域的面源污染控制仍然有较大误区,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进行分类控制。目前即使在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主要原因的流域,仍以河口、河道地带等末端控制工程建设为主。由于没有遵循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整个流域统一布局,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经济条件和现有种植结构,最大限度照顾农民利益,在源头上对不同类型的污染实行总量控制,因此许多地区高氮、磷养分用量的菜果花农田面积目前仍在大幅度增长,对今后流域治污造成更大难度。根据中国现状,目前在水体污染严重的流域和高污染风险地区,应尽快建立不同类型面源污染的源头控制,从水源保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熊冬洋
1.加大财政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及相关技术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和低碳农业生产概念的认知程度,增强农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这无疑需要财政给予一定的人员经费和其他相关经费的支持。因此,必须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中的对农村或农民的教育支出比重。我们可仿照美国的做法,考虑在政府预算中设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安排有关农业环保宣传和相关技能培训的支出科目,并确立每年占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苍靖
农业化肥中的氮、磷等污染已是造成我国河湖水质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补贴形式置换农户一部分土地,在被保护水域与农田之间建设植被缓冲带已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农业污染削减政策措施之一,通过建立有植被缓冲带约束的农户生产模型分析表明,在不减少农户土地收入的前提下,在当前我国经济状况、农业经营体制下,提高植被缓冲带补贴可以有效增加植被缓冲带建设的面积,从而实现环境效益和维护农民利益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
化肥污染 农户生产模型 植被缓冲带 补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永忠 谢晓军 杨引禄 曹艳春 杨改河
【目的】在最佳管理措施(BMPs)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方案,为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根据BMPs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BMPs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结果】在农户、农村社区、农田、区域4个层面上,构建了工程型与非工程型BMPs相结合的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结论】构建了基于BMPs的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防控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丽珍 石敏俊 王磊
太湖及其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呈现严重恶化趋势,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特点。结果表明:①虽然太湖流域典型区域的面源污染影响及排污系数的研究较多,但是着眼于太湖流域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总量的研究并没有明确答案;②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较多,但将这些自然科学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实践中的政策研究较少;③对农田面源污染的研究较多,对畜禽渔业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研究比较薄弱,并且两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④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管理的讨论,但缺乏管理实施标准的研究;⑤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静 路凤 杨延钊 徐娜 郭庆伟
近年来南四湖水质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阐述了南四湖流域种植业、养殖业及农村生活污染三大污染源现状和危害;总结了国外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及研究动态,重点评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解析方法,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南四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南四湖 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措施 源解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一花 李曼丽
继工业点源污染之后,无固定排污口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市场失灵"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户"非理性行为"是财政介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本文在考察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现行财政政策调控农业面源污染不足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政府财政调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措施,提出调控农业面源污染必须立法先行,在强化财政职能的同时,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更加注重财政补贴手段的高效运用并辅之以税收手段,同时注重加强对农户的生态教育,惟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