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5)
- 2023(15680)
- 2022(12961)
- 2021(11981)
- 2020(10306)
- 2019(23422)
- 2018(23171)
- 2017(43993)
- 2016(23623)
- 2015(25689)
- 2014(25326)
- 2013(24936)
- 2012(22347)
- 2011(19832)
- 2010(19773)
- 2009(18376)
- 2008(18002)
- 2007(15698)
- 2006(14056)
- 2005(12150)
- 学科
- 济(101357)
- 经济(101233)
- 业(96222)
- 企(78587)
- 企业(78587)
- 管理(76578)
- 农(48078)
- 方法(45270)
- 数学(36738)
- 数学方法(36259)
- 业经(33421)
- 农业(32035)
- 财(31025)
- 中国(24707)
- 制(22400)
- 务(21372)
- 财务(21321)
- 财务管理(21288)
- 企业财务(20188)
- 地方(19447)
- 技术(19258)
- 体(17449)
- 策(17095)
- 理论(16889)
- 贸(16714)
- 贸易(16705)
- 和(16695)
- 易(16268)
- 划(16171)
- 环境(14377)
- 机构
- 学院(326338)
- 大学(318328)
- 济(140552)
- 经济(137974)
- 管理(136500)
- 理学(118468)
- 理学院(117368)
- 管理学(115613)
- 管理学院(114982)
- 研究(101587)
- 中国(81147)
- 京(64833)
- 财(64632)
- 农(62783)
- 科学(59961)
- 财经(51102)
- 江(49869)
- 业大(49851)
- 中心(49655)
- 所(48805)
- 农业(47709)
- 经(46662)
- 研究所(43995)
- 经济学(42024)
- 北京(39439)
- 范(39419)
- 师范(39079)
- 经济管理(38538)
- 州(38496)
- 经济学院(38169)
- 基金
- 项目(222949)
- 科学(179144)
- 研究(166522)
- 基金(164073)
- 家(140940)
- 国家(139615)
- 科学基金(123502)
- 社会(109321)
- 社会科(103609)
- 社会科学(103576)
- 省(90118)
- 基金项目(87630)
- 自然(78459)
- 自然科(76767)
- 自然科学(76750)
- 自然科学基金(75377)
- 教育(75333)
- 划(72525)
- 编号(67797)
- 资助(65090)
- 成果(52193)
- 部(49683)
- 重点(49389)
- 创(49274)
- 发(48701)
- 国家社会(45728)
- 创新(45426)
- 课题(44884)
- 业(44320)
- 制(43627)
- 期刊
- 济(159301)
- 经济(159301)
- 研究(90742)
- 农(63226)
- 中国(62850)
- 管理(51770)
- 财(51688)
- 科学(44034)
- 学报(43457)
- 农业(42935)
- 大学(35364)
- 学学(33622)
- 业经(32856)
- 技术(31829)
- 融(30900)
- 金融(30900)
- 教育(29345)
- 财经(24405)
- 经济研究(22865)
- 业(22728)
- 问题(21179)
- 经(21135)
- 技术经济(18371)
- 统计(16065)
- 世界(15588)
- 版(15393)
- 现代(15393)
- 策(15283)
- 商业(15280)
- 农村(15094)
共检索到480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蔷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实现农业节水、促进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式,从试点改革到全范围推广,标志着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由探索期向推进期渐进发展,分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际进展及现实挑战,通过综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试点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是科学总结试点地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四川省武引灌区为案例,构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指标评价体系,从节水、经济、生态、社会和制度效应5个层面评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前后的效应变化,基于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效应评价 指标构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春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农业节水工作的"牛鼻子",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水安全。本文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我国浙江、江苏、湖北和四川四省为样本,评价了各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成效。结果表明:农业水价改革总体成效理想的省份在节水、经济、社会和生态成效等方面较为明显,不存在"偏科"倾向;农业水价改革总体成效不够理想的省份主要是在经济成效和生态成效方面需要加快补短板;浙、苏、鄂、川四个省份农业水价改革的社会成效都比较理想,说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蔷 林泓宇 郭晓鸣
[目的]以四川武引灌区为案例,实证检验农业水价现实运行情况与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契合程度,探讨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方法]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分析农业水价影响因素,建构“成本导向、支付可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测定农业水价的弹性区间。[结果]市场作用下,供给维度要以供水工程成本为基准,需求维度在用水户承载力支付能力区间较为合理;由于农业用水具有正外部性以及农业供水的垄断性,政府应为农业用水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农业水价构成应以平均运行可变成本为最低参考标准,也可实行全成本农业水价,以此符合“成本导向”。“支付可行”表现为实际支付能力和心理支付意愿,农业水价既要考虑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情况,判断用水户实际支付能力,又要研究其心理支付意愿,分析现实情况和心理参照点的差别情况。[结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学理建构与现实运行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即优化“成本导向”形成机制,科学建立灌区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农业用水价格制定准则,确立农业用水计收方式。优化“支付可行”形成机制,积极促进用水户增收,提高水价实际支付能力,强化宣传提高用水户心里支付意愿及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瑾瑜 张文秀
提出了构建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系数;最后,利用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与全国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省低碳农业自2002年起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业减排和环境发展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阻碍四川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玲 边燕燕
文章通过构建PSR模型建立了四川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的生态安全状况作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在经历上升趋势后又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和生态安全响应指数都呈现出波动性上升趋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0.396上升到2013年的0.551238,表明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整体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
关键词:
生态安全 PSR模型 四川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使农业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四川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监测与综合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项准则指标,12项个体指标构建了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达到0.583,2000-2011年的1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16%。在五大区域中,成都平原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列5大区域之首,综合水平0.679;第二名为攀西山地区,综合水平为0.600;川南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正雨 李晓 何鹏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使农业现代化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监测与综合评价对于西南乃至西部其他地区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4项准则指标,12项个体指标构建起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初步实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达到0.583,2000-2011年的1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16%。在五大区域中,成都平原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列5大区域之首,综合水平0.679;第二名为攀西山地区,综合水平为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月良 杨旭
人们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的测度上,而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引起技术进步的各个因素。本文以四川省三台县农业综合开发为背景在对种植业技术进步测度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定量测算了各项农业技术因素的作用,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探析了这些技术因素之间的结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梅 杨锦秀 杨启智 傅新红
本文根据在四川省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农民工对流出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丘陵地区的影响最大,平原次之,山区最小,但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大小与流出地的地域类型并不完全一致;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民主政治影响最大,对丘陵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最大;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经济影响最小,对山区的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影响最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加入WTO后 ,四川省财政将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挑战 ,文章提出了如下的应对措施 :( 1)熟悉掌握WTO规则 ,并按国际惯例实现财政职能转变 ,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 2 )加速适应入世的政策、措施的制定修改工作 ,建立和完善财政政策措施 ,推动四川财政向依法理财轨道转变 ;( 3)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 ,逐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 4 )改革和完善税制 ,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逐步建立稳定统一的财政收入体系。
关键词:
四川财政 入世 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露
[目的]由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叠加形成的农业景观复杂多样,具有生产、生活、生态3种功能,随着农业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对其进行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有利于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四川省为例,从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构建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确定权重和隶属度大小,对研究区农业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模糊关系评价结果,四川省农业景观生态压力的最大值为0. 111,处于中等风险水平;生态状态的最大值为0. 139,处于中等风险水平;生态响应的最大值为0. 091,处于较低风险水平。[结论]四川省农业景观生态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优化,农业景观生态对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未来在农业景观生态方面应保障且降低现有的生态风险等级,确保兼顾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农业生态功能并举。
关键词:
农业景观 风险评价 权重 隶属度 四川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四川将在3年内筹措10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3年攻坚计划,努力实现从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的跨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四川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会上强调,要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战略突破口,把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建设职业教育强省的先导,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教育发展高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娟 冯建 任兴文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特殊的公众公司,践行社会责任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诉求。本文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8年四川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维康 刘宇荧 傅新红 曾扬一 曾维忠 冉瑞平 赵雯宇
分析农民对灌溉水价的内隐心理决策机理是理解农民的水费支付行为,以及解决灌溉水价现存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之一。本文首次以行为经济学中关于主体经济决策的心理账户(MA)与享乐编辑(HE)理论对农民灌溉水价的心理决策机理做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说,并以四川省的调查数据进行了验证与讨论。结果表明:灌溉水价的问题可通过提高水价和增加收入这两个方案的综合配套来解决。由于农民受MA影响,增加收入方案可将现行的暗中补贴改为明补,并设置成为国家专立的直接补贴农民的灌溉水价补贴项目;由于农民受HE规则影响,对两方案间分离实施的时间跨度与先后顺序、相对大小关系、实施频率与方式以及适用区域等都有特定要求,并且两方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家骥 杨东
构建农村大教育体系①——四川省乐山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赵家骥杨东编者按四川省乐山市的农村教育改革历时15年,具有全方位综合开展,大范围区域推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等特点,成效比较显著。现发表介绍乐山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验的文章,供借鉴、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