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37)
2023(19265)
2022(16451)
2021(15151)
2020(12901)
2019(29146)
2018(28838)
2017(55595)
2016(30260)
2015(33547)
2014(32944)
2013(32745)
2012(29834)
2011(26637)
2010(26365)
2009(24606)
2008(24315)
2007(21380)
2006(18891)
2005(16205)
作者
(88363)
(73684)
(73081)
(69350)
(46577)
(35490)
(33043)
(29075)
(27857)
(26129)
(24907)
(24889)
(23248)
(23152)
(22552)
(22499)
(22127)
(21801)
(21232)
(21059)
(18498)
(18100)
(17806)
(16937)
(16556)
(16354)
(16300)
(16230)
(14831)
(14651)
学科
(123835)
经济(123696)
(108672)
管理(94385)
(89743)
企业(89743)
方法(59493)
(50176)
数学(49660)
数学方法(49075)
业经(36162)
(35700)
农业(33185)
中国(29693)
(25118)
财务(25048)
财务管理(25009)
企业财务(23743)
(23600)
(23096)
(22680)
贸易(22671)
地方(22514)
技术(22032)
(22025)
理论(20499)
(20131)
(18807)
(18720)
环境(18033)
机构
学院(431678)
大学(427086)
管理(174649)
(173494)
经济(170117)
理学(152331)
理学院(150762)
管理学(148093)
管理学院(147322)
研究(137620)
中国(105167)
(89005)
(88636)
科学(87734)
(77611)
业大(72445)
(69042)
农业(69008)
中心(64400)
财经(63317)
研究所(63132)
(63072)
(57953)
北京(54710)
(52145)
经济学(51590)
师范(51526)
(50507)
(49328)
经济管理(47299)
基金
项目(300858)
科学(236236)
基金(219479)
研究(214660)
(193061)
国家(191374)
科学基金(164769)
社会(136481)
社会科(129274)
社会科学(129237)
(118576)
基金项目(116752)
自然(109272)
自然科(106805)
自然科学(106775)
自然科学基金(104882)
(98846)
教育(97059)
资助(89900)
编号(86808)
成果(67714)
重点(66928)
(65537)
(63850)
(63808)
创新(59198)
科研(58209)
课题(58047)
国家社会(56487)
(56080)
期刊
(188582)
经济(188582)
研究(116515)
(85869)
中国(75544)
学报(73323)
科学(65898)
管理(63843)
(60350)
农业(58359)
大学(55487)
学学(53191)
业经(37204)
技术(37040)
(37009)
金融(37009)
教育(36909)
财经(30569)
(30449)
经济研究(28274)
(26164)
问题(25668)
(22520)
技术经济(22013)
科技(21482)
商业(20005)
业大(19938)
统计(19900)
现代(19606)
理论(19454)
共检索到615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爽  周光美  
文章利用滑动平均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基于西南四省市的灾害数据,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各省市受灾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02年洪涝灾害呈上升趋势,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干旱灾害变化幅度不大;1980—1991年风雹灾害呈上升趋势,1991年后呈下降趋势,低温灾害在2005年后略呈上升趋势。(2)西南四省市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干旱灾害受灾程度:云南>贵州>重庆>四川。(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重庆:低温>干旱>风雹>洪涝;四川:低温>风雹>洪涝>干旱;贵州:低温>干旱>洪涝>风雹;云南:干旱>风雹>低温>洪涝。低温是西南四省市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应加强防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小兵  卢逸群  吉中会  骆翔  蔡玫  
利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数据,针对近45 a(1970~2014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问题,采用数理统计和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山东和河南是受灾和成灾面积最大的省份;山西和内蒙古是受灾率和成灾率最高的两个省份;旱灾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波动明显,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持续上升;东北地区旱灾比重增加,低温灾害有所减轻;华东地区洪涝、低温和台风灾害比重增加;华北地区低温和风雹呈现上升趋势;华南地区台风灾害增长显著;西北地区风雹和低温增加;西南地区旱灾和洪涝走势相反;中南地区旱灾减轻,洪涝加重;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到粮食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影响尤为明显;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庄道元  陈超  赵建东  
把全国31个省市1979~2007年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分成三个阶段,引入变截距双对数模型对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阶段中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均较显著,而且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静  陶建平  
干旱灾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风险,严重影响农产品生产供给与粮食安全。通过构建农业干旱灾害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计量模型,利用西南五省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1997—2008年间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具有明显的影响。由此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的策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强水资源的时空调配能力达到农业抵御干旱灾害风险;选育耐旱作物品种,提高作物干旱忍耐力;调整粮食生产布局,在高旱灾频率地区,减少高耗水作物生产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良顺  
基于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水旱灾害、水利投资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水旱灾害、水利投资、农业劳动力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粮食主产区与粮食非主产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水旱灾害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大于粮食非主产区,旱灾和水灾都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造成显著影响,而在粮食非主产区,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水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小。在粮食主产区,提高有效灌溉率、除涝率可以有效增加粮食产量,但在粮食非主产区,有效灌溉率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除涝率与粮食产量负相关。劳动力在粮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龙方  杨重玉  彭澧丽  
中国稻谷总产量年际变化主要是由播种面积变化和单产变化决定的,其中,单产变化是主要的,其影响程度接近60%。而稻谷单产变化又是由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决定的,其中又以自然因素为主,其影响程度占48%~56%。实证分析表明,稻谷单产变化中,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与其他灾害成灾率的关联度最大,然后依次为水灾受灾未成灾率、其他灾害受灾未成灾率、水灾成灾率、旱灾成灾率和旱灾受灾未成灾率。因此,要稳定发展中国的粮食生产,必须重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鲍文  
西南地区气象灾害具有地域性、链网性、突发性和危害严重的特点。农业具有极易遭受气象灾害危害,农业资源开发粗放利用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以及农业和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使得西南地区农业面对气象灾害显得十分脆弱,气象灾害对西南地区农村和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安居乐业造成严重威胁。最后提出强化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构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工程的适应性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呈先  
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因素呈多元化特点,包括制度变迁、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农民素质提高等,但农业科技投入无疑是最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时大多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本文拟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等证实农业科技投入的变化导致粮食产量的重大变化这一结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鸿  王磊  
本文根据VEC模型研究发现,短期来看,前一期的粮食价格、农民收入以及前一期的粮食产量对当期粮食产量具有负效应,其中前一期的粮食产量的负效应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是正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君英  夏旺  
文章基于2001—2015年间我国粮食主产区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变化以及投入要素边际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了显著负向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下粮食产量得以保持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农村老龄劳动与化肥以及机械等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等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农村老龄劳动比重的增加减弱了化肥以及机械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边际作用,但强化了正常劳动、粮食播种面积、农药、农用薄膜的边际作用。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背景下,既要保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又要实现绿色粮食生产,需要在保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等方面采取合理的政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阳园燕  盖长松  罗孳孳  陈红梅  
利用重庆地区27年(1978~2004年)的粮食实际产量资料,采用正交多项式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从相对气象产量波动的百分率着手,定义了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减产率概率指标,根据这些风险评价指标,分析了重庆地区粮食单产风险水平的分布规律,结合风险评估理论探讨了重庆地区粮食产量水平分布与灾害因素(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的关系。结果指出,大部分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布具有一定区域性和连片性;致灾因子的性质、强度、频率和范围是造成粮食风险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重庆粮食产量风险预测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丽  许锐  郝玲  
自然灾害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年均造成60亿元的损失,自然灾害已成为阻碍吉林省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水平,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九杰  崔卫杰  朱信凯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俊刚  王克强  
农户粮食灾害保险是我国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对全国31个省4个地区721个村的调查发现:立法滞后导致了我国农户粮食灾害保险建设"先天不足",市场供给结构畸形及缺乏调控致使我国农户粮食灾害保险行业发展乏力,政府宣传深度与广度不够导致农户粮食灾害保险意识淡漠,政府定位模糊制约了我国农户粮食灾害保险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快我国保险法规建设和粮食的社会保险试点;确立政府在农户粮食灾害保险中的重要提供者或参与提供者角色;加速建立与健全农业灾害保险;发挥农户粮食灾害保险基金的作用;提高农户粮食灾害参保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