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4)
- 2023(10101)
- 2022(8054)
- 2021(7431)
- 2020(6173)
- 2019(13724)
- 2018(13747)
- 2017(26494)
- 2016(14069)
- 2015(15581)
- 2014(15535)
- 2013(15461)
- 2012(14057)
- 2011(12378)
- 2010(12916)
- 2009(12454)
- 2008(12928)
- 2007(11788)
- 2006(10613)
- 2005(9814)
- 学科
- 业(83830)
- 企(65681)
- 企业(65681)
- 济(63911)
- 经济(63812)
- 管理(52864)
- 农(44736)
- 农业(29823)
- 业经(27879)
- 方法(27023)
- 财(22098)
- 数学(19066)
- 数学方法(18931)
- 务(17193)
- 财务(17190)
- 财务管理(17172)
- 中国(16667)
- 制(16644)
- 企业财务(16234)
- 技术(15238)
- 策(14664)
- 理论(14531)
- 体(12551)
- 银(11876)
- 银行(11874)
- 划(11771)
- 和(11678)
- 行(11363)
- 险(11202)
- 保险(11111)
- 机构
- 学院(210050)
- 大学(200359)
- 济(93751)
- 经济(92115)
- 管理(89365)
- 理学(76247)
- 理学院(75685)
- 管理学(74841)
- 管理学院(74471)
- 研究(59520)
- 中国(55268)
- 农(45621)
- 财(45217)
- 京(40275)
- 财经(35408)
- 农业(34225)
- 江(33810)
- 经(32078)
- 科学(31953)
- 业大(31779)
- 中心(30019)
- 所(28240)
- 经济学(27660)
- 经济管理(26619)
- 州(26427)
- 财经大学(25679)
- 经济学院(25056)
- 研究所(24840)
- 北京(24814)
- 商学(24807)
- 基金
- 项目(129775)
- 科学(104499)
- 研究(101662)
- 基金(95374)
- 家(79599)
- 国家(78637)
- 科学基金(70696)
- 社会(67811)
- 社会科(63790)
- 社会科学(63775)
- 省(52813)
- 基金项目(50528)
- 教育(44992)
- 编号(42990)
- 自然(42807)
- 自然科(41862)
- 自然科学(41855)
- 自然科学基金(41192)
- 划(40809)
- 资助(37729)
- 业(33255)
- 成果(32932)
- 创(30490)
- 部(29410)
- 制(28312)
- 发(28293)
- 国家社会(27962)
- 重点(27803)
- 课题(27643)
- 农(27511)
- 期刊
- 济(115172)
- 经济(115172)
- 研究(62428)
- 农(50527)
- 中国(42146)
- 财(37236)
- 管理(34833)
- 农业(33734)
- 融(27871)
- 金融(27871)
- 业经(26019)
- 科学(25921)
- 学报(23758)
- 技术(20875)
- 大学(20519)
- 学学(19897)
- 财经(17761)
- 业(17310)
- 教育(16772)
- 经济研究(15519)
- 经(15210)
- 问题(15203)
- 农村(14086)
- 村(14086)
- 农业经济(13554)
- 技术经济(13271)
- 世界(12229)
- 现代(11050)
- 经济问题(10971)
- 财会(10899)
共检索到322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卢亚娟 刘澍
本文通过梳理气象指数保险的特点,得出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基差风险、数据采集、保险定价、农民购买意愿、气象预测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目前国内关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相较国外依然有较大差距,尤其在基差风险、数据采集和农民购买意愿方面需要更加基础的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盛伟 张宪省
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面临的技术与管理难题,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比较优势很明显。干旱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研究农业气象干旱指数保险产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农业气象干旱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的理论框架分为7个部分:即估算农作物生育期需水量值,测算农作物水分缺失的减产量,建立农作物气象产量与缺水量的相关关系,确定农作物生育期缺水减产临界值,构造降雨因子产量波动模型,建立降雨量赔付指数模型,计算纯保费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翔宇 兰庆高
本文分析了传统农业巨灾风险应对手段的缺陷,阐述了利用气象指数保险管理农业巨灾风险的优势,并通过墨西哥利用降雨量指数保险管理农业巨灾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巨灾气象指数保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气象指数保险 农业巨灾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亚洲 钟甫宁 吕开宇
气象指数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农业保险的缺陷,但是,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情况,中国是否适合实行气象指数保险,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2004~2016年全国农户面板数据,分别测算了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等4种农作物的产量风险和县域农作物受灾系统性风险。研究发现:在中国,由于农作物气象灾害风险不满足"小概率、大损失"的基本可保条件以及针对受灾系统性风险的可保条件,气象指数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将十分有限,不宜作为农业风险管理工具。但是,借鉴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赔方式,实行气象指数储蓄保险可以发挥农业保险的收入支持功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盛伟 牛浩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创新型产品,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查勘定损型农业保险存在的业务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发现状进行回顾,分析了产品研发在对象选取、产品设计、指数选取等层面的特点,总结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发在指数选取、数据获取和处理、关键环节把控等层面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优化指数选取机制和产品构建程序等进一步研发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亚洲 张文龙 吕镇洋 陈齐洁
近年来气象指数保险在我国很多地区试点实施,在实践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但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予以指导解决。相较国外,我国关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相对滞后。为了进一步明确未来的理论研究方向,论文在介绍气象指数保险发展及概念的基础上,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结合国内研究重点对国外文献进行综述:首先,从气象指数保险供给方面分别就产品设计和影响供给的因素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其次,针对气象指数保险需求较低的状况,总结了影响需求的因素,并归纳学者们为提升市场需求所提出的措施;最后,在总结现有文献不足的基础上从供需两方面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气象指数保险 供给 需求 基差风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盛伟 牛浩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创新型产品,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查勘定损型农业保险存在的业务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发现状进行回顾,分析了产品研发在对象选取、产品设计、指数选取等层面的特点,总结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发在指数选取、数据获取和处理、关键环节把控等层面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优化指数选取机制和产品构建程序等进一步研发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浩 陈盛伟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在研究层面和试点层面均得到了快速进展,但目前其在两层面的互动结合较差,从而降低了我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整体效率。究其原因,研发层面存在产品设计较少贴近实际,科学性较低,多因子技术尚未攻克的问题;实践层面存在对研发成果缺少主动性需求,试验产品强调操作性忽视科学性,市场成熟度较低等问题。今后的发展既需要理论层面转变产品设计观念,加强区域性产品的研发力度;也需要实践层面完善已有业务,拓展产品的新方向新领域;还需要政府积极构建有效的互动平台,加大对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扶持力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武翔宇 兰庆高
近年来,农业巨灾频发,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成为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文在分析传统农业巨灾风险应对手段的缺陷后,阐述了利用气象指数保险管理农业巨灾风险的优势,并介绍了墨西哥利用降雨量指数保险管理农业巨灾的案例,最后提出我国发展农业巨灾气象指数保险的若干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盛伟
从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看,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存在四个难题,为克服这些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由于指数保险运营所需信息少,承保与理赔相对简单,保险合同易于理解且具有流通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易于控制等优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相关产品在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进展顺利。我国在上海、安徽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实践探索,全国不少地方也正在筹划实施,气象指数保险很可能成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优势分析 应用与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利红 娄伟平 姚益平 毛裕定 苏高利
【目的】设计水稻农业气象保险指数产品,为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水稻产量灾损与气象因子、大气环流指数的密切关系,建立单季稻产量灾损模型。利用长序列的历史气象资料,基于Beta方法,计算全省各县(市)各级灾损的风险概率,设计不同诱发系数下的纯保险费率及保费,综合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优点,设计水稻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合同。【结果】依据水稻减产风险概率,确定沿海台州、温州、舟山、宁波地区中18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7.5%,兰溪等16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5.0%,嘉兴等34个县(市)的诱发系数为2.5%;确定了3个区域不同诱发系数下的纯保险费率及保费;依据诱发系...
关键词:
水稻 农业保险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设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国华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创新性产品,在应对全球天气变化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不同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在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国家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对世界各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总结日本、加拿大和印度3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比3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情况,分析中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外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依靠各国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运行过程中又根据各国的现实需要创造了适合本国发展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产品。各国依靠自身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解决了部分农业生产问题,对保障本国农业生产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印度创新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日本实施自愿和强制参保制度以及加拿大开办农作物保险并向农民解释其原则等做法,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 农业保险 国际比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亚洲 仲嘉玮 钟甫宁
近年来,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在不断推动气象指数保险试点。然而,中央层面一直没有对气象指数保险给予财政支持。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应该给予气象指数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样的财政补贴呢?本文从农业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角度着手,就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气象指数保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进一步地,在测算我国粮食作物风险状况的基础上,探讨通过两类保险对我国种植业产量风险进行多层保障的可能性。研究发现:第一,农业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采取不同的分散机制予以分散;第二,在应对农业两类风险时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气象指数保险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合对个体风险进行管理,发挥风险管理功能,气象指数保险适合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管理,发挥收入支持功能;第三,根据风险概率测算可以将我国粮食作物减产风险分层为(0,20%)、[20%,50%)、[50%,100%)3个损失区间,分别对应高概率免赔、基础系统性风险、小概率个体风险。最后,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种植业保险多层保障体系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案例检验其合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平
近年来,海南在"保大宗、保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保特色、保产量",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为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海南农业保险发展情况一是保民生,撬动保险助推脱贫的杠杆。以全省建档立卡的47.7万贫困人口为扶贫攻坚对象,精准创设完善保险扶贫政策。致力惠农扶贫,推动全省12个市县通过财政全额出资336万元,为5.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6.5万亩水稻购买水稻保险,提供风险保障6605万元。推动健康扶贫,开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平
近年来,海南在"保大宗、保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保特色、保产量",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为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海南农业保险发展情况一是保民生,撬动保险助推脱贫的杠杆。以全省建档立卡的47.7万贫困人口为扶贫攻坚对象,精准创设完善保险扶贫政策。致力惠农扶贫,推动全省12个市县通过财政全额出资336万元,为5.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6.5万亩水稻购买水稻保险,提供风险保障6605万元。推动健康扶贫,开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