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8)
- 2023(13252)
- 2022(10583)
- 2021(9649)
- 2020(8102)
- 2019(18377)
- 2018(18256)
- 2017(35468)
- 2016(18955)
- 2015(21184)
- 2014(21145)
- 2013(20992)
- 2012(19260)
- 2011(16786)
- 2010(17015)
- 2009(15946)
- 2008(15963)
- 2007(14585)
- 2006(13167)
- 2005(11920)
- 学科
- 济(86777)
- 经济(86671)
- 业(86223)
- 企(67970)
- 企业(67970)
- 管理(61965)
- 农(47675)
- 方法(33012)
- 农业(31987)
- 业经(30551)
- 财(27068)
- 数学(25094)
- 数学方法(24948)
- 中国(22907)
- 地方(21687)
- 贸(18801)
- 贸易(18788)
- 易(18327)
- 务(18199)
- 财务(18175)
- 财务管理(18157)
- 制(17843)
- 技术(17344)
- 企业财务(17087)
- 策(15256)
- 体(14174)
- 划(14094)
- 和(14019)
- 理论(13430)
- 发(12974)
- 机构
- 学院(270287)
- 大学(260071)
- 济(118929)
- 经济(116705)
- 管理(107828)
- 理学(92042)
- 理学院(91186)
- 管理学(90013)
- 管理学院(89543)
- 研究(86343)
- 中国(70956)
- 农(57332)
- 财(54703)
- 京(53685)
- 科学(50124)
- 江(44645)
- 农业(43322)
- 所(42434)
- 财经(42381)
- 业大(42070)
- 中心(41700)
- 经(38361)
- 研究所(37789)
- 经济学(35726)
- 州(34502)
- 范(33485)
- 师范(33251)
- 北京(32650)
- 经济学院(32573)
- 经济管理(31915)
- 基金
- 项目(175492)
- 科学(140039)
- 研究(133878)
- 基金(127318)
- 家(108536)
- 国家(107423)
- 科学基金(94152)
- 社会(88628)
- 社会科(83659)
- 社会科学(83639)
- 省(72674)
- 基金项目(68647)
- 教育(58521)
- 自然(57713)
- 划(56775)
- 自然科(56285)
- 自然科学(56272)
- 编号(55447)
- 自然科学基金(55271)
- 资助(49497)
- 成果(42770)
- 发(40424)
- 创(38948)
- 业(38709)
- 部(38665)
- 重点(38532)
- 课题(37009)
- 国家社会(36620)
- 创新(35673)
- 制(35219)
- 期刊
- 济(144907)
- 经济(144907)
- 研究(79756)
- 农(60020)
- 中国(56127)
- 财(45095)
- 管理(40831)
- 农业(40370)
- 科学(36651)
- 学报(36233)
- 业经(30558)
- 大学(29166)
- 融(28681)
- 金融(28681)
- 学学(27769)
- 技术(24763)
- 教育(22425)
- 业(21599)
- 经济研究(20867)
- 财经(20681)
- 问题(20631)
- 经(17904)
- 技术经济(15690)
- 世界(15263)
- 农村(15076)
- 村(15076)
- 贸(14980)
- 农业经济(14515)
- 现代(13995)
- 版(13991)
共检索到418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慧敏 张藕香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常代表了更高的农业产出增长水平。通过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C-D)模型,以作为农业大省之一的安徽为例,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产出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NBS)、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与农业总产出(GAP)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NBS的产出弹性为正,表明NBS能够带来较高的GAP增长,且随着建设成本的逐年分摊,这种作用会愈加明显;资本对GAP的贡献则更加显著,说明无论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还是农业本身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负的事实说明,基于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洋洋 董杲 黄修杰
从前期投入、示范推广和产出效益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除注重标准化示范区科技、资金投入等硬性指标外,更加注重农业示范区内部的组织管理方式、与其他机构合作推广的密切程度、与推广对象间的联系等软性指标对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推广效果的影响。同时,不同类型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各方面条件上均有较大的差异,效果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绩效进行横向比较时,可由相关专家或人员在已有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对条件差异较大的方面进行灵活地处理,如对不同类型的示范区的相同指标赋予不同的比重,更加关注示范推广体系的...
关键词:
农业 标准化 示范区 绩效 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少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成圆 蒋和平 刘学瑜 朱福守
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组织管理、保障服务、长效机制、经济效益、技术进步、质量控制、社会与生态效益等七个方面,选取了6个定性指标和15个定量指标,构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该市7县1区2010-2013年实施标准化所取得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各县(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表现出非均衡性,汉寿县、鼎城区和安乡县综合排名在前,其取得的综合效益得分分别为0.902 5、0.331 5和0.320 6;临澧县、澧县和津市综合排名靠后,其取得的综合效益得分分别为-0.374 4、-0.365 2和-0.351 4。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常德市各县(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要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燕艳华 齐顾波 初侨
[目的]农业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在我国由来已久,其治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正面临转型,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辐射带动更多小农户参与标准化生产,尤为重要。[方法]以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为例,探讨示范项目治理模式的转型及对示范区农户的带动机理,并基于301个示范区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项目治理模式对示范区农户带动的影响。[结果]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正在经历从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模式的转变;市场主导的治理模式在带动农户直接参与标准化生产方面,要优于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具体而言,市场主导模式中,"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基地+标准"模式,要优于"公司+农户+基地+标准"模式。此外,该研究进一步发现,农业标准化宣传、产业化程度、技术准入门槛、集约化程度、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同样会影响示范区农户带动。[结论]因此,应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承担示范项目,并提升中介组织的协调和推广能力,从而积极形成市场导向的多元治理格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成圆 徐文涛
本文基于四川省苍溪县、山东省寿光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北省利川县等地的案例调研,系统分析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大建设主体(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对政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标准化建设、3大建设主体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一是提出在政策支持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在项目资金审批管理上给予适当放权,对中西部地区实施"精尖项目"支持的措施;在土地流转上,创新流转方式,保证土地承租人对土地的长期投入,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在融资方面,充分利用各个建设主体内源融资及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吸引工商资本、金融资金等投向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是...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建设主体 发展需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爱民 于冷
从标准化推广实施、经济效益、技术进步、质量控制、社会与生态效益五个角度,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效果进行评价,并确定权重值。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宝利 刘薇
介绍了"小农理性"以及农业标准化相关理论,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农户的认识及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民对标准化了解程度不够、农业标准化效益不高和生产规模偏小等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加大检验检测服务,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督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祁 张一民 谢宗镇 余禊修 叶珲
关于安徽省粮棉大县、“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贷款工作几个重点问题的调查王祁,张一民,谢宗镇,余禊修,叶珲随着《中华人同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如何对自营信贷业务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正确界定,从而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媛媛 杨善啸 曲泽静 陈浩
本文基于六次产业理论,针对安徽生态农业现有标准体系存在科技水平低、品牌认证落后、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关键技术、农业领域和典型功能3个维度确定了标准体系结构要素,并构建了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保障标准体系的实施能有力促进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通过安徽与周边8个地区的比较,提出了积极开展"三品一标"标准化品牌认证、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村电商及标准化实施主体、开展文化创意农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玫 阮文彪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从安徽省农业产值13年的数据资料中可以看出,尽管产值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幅度不大。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农业产值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应用Eviews软件对安徽省农业产值时间序列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了农业产值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制约因素 模型 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宝 刘天军 王征兵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一个地区在"新常态"经济下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具体分析了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竞争力相对于陕西省三次产业和邻近区域三次产业都处于竞争优势,作为示范区邻近区域的西安、咸阳、宝鸡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没有给示范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对此,作为国家农业示范区的典型代表——杨凌示范区在"新常态"经济下需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特色优势农业,紧密加强与邻近区域第二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保持农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休闲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幸家刚 周洁红
农业标准与其配套体系的结合使用能改善市场效率,但我国的农业标准化的实际绩效如何尚缺乏严谨的实证数据支持。利用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调查数据,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业化带动能力)两个维度对标准化实施载体——示范基地的绩效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23、0.323、0.447;单位面积标准化投入资金对带动农户数目存在负向影响;标准化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管理体系认证能显著提升示范基地的经济效益,有机认证则显著降低了基地的经济效益,地理标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艳华 齐顾波 初侨
多主体参与项目治理是项目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治理形态和经验模式,是长期以来"有为政府"干预和"有效市场"调节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回顾历史,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经历了从政府单一主体管理到向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多主体共治的转变,这一转变对项目参与主体地位、资金配置、协商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这一结构转变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制度和市场条件逐渐成熟,即"政府适时适当的宏观调控"和"逐步完善的市场机制";二是政府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日渐凸显,即"政府的有为需要市场力量"与"市场主体发挥了有效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菊
农业省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讨论了农业省——安徽现代农业特征及工业发展现状,认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应该抓住时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安徽省的具体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农业省 新型工业化 路径选择 安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