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2)
- 2023(13504)
- 2022(10782)
- 2021(9482)
- 2020(8031)
- 2019(17547)
- 2018(17585)
- 2017(34079)
- 2016(18070)
- 2015(20232)
- 2014(20561)
- 2013(20491)
- 2012(18712)
- 2011(16758)
- 2010(17327)
- 2009(16559)
- 2008(16396)
- 2007(15210)
- 2006(14034)
- 2005(12951)
- 学科
- 济(106604)
- 经济(106487)
- 业(88365)
- 企(71441)
- 企业(71441)
- 管理(65586)
- 农(45913)
- 方法(36656)
- 业经(32655)
- 农业(30779)
- 数学(28312)
- 数学方法(28146)
- 财(25215)
- 中国(24143)
- 地方(23146)
- 技术(20633)
- 务(18199)
- 财务(18166)
- 财务管理(18146)
- 制(18108)
- 企业财务(17175)
- 策(16576)
- 和(15472)
- 体(15245)
- 划(14863)
- 学(14466)
- 发(14410)
- 理论(14396)
- 贸(13813)
- 贸易(13804)
- 机构
- 学院(279020)
- 大学(269043)
- 济(133367)
- 经济(131124)
- 管理(112756)
- 理学(96265)
- 理学院(95433)
- 管理学(94295)
- 管理学院(93793)
- 研究(91851)
- 中国(73663)
- 财(56540)
- 农(56065)
- 京(55295)
- 科学(51701)
- 所(46024)
- 财经(44695)
- 江(44604)
- 中心(42439)
- 农业(42283)
- 业大(41790)
- 研究所(41064)
- 经济学(40714)
- 经(40306)
- 经济学院(36472)
- 北京(34435)
- 州(34199)
- 经济管理(33772)
- 财经大学(32027)
- 范(31811)
- 基金
- 项目(175551)
- 科学(140435)
- 研究(133032)
- 基金(127920)
- 家(108916)
- 国家(107818)
- 科学基金(94628)
- 社会(90053)
- 社会科(85183)
- 社会科学(85157)
- 省(71339)
- 基金项目(67795)
- 教育(57944)
- 自然(56822)
- 划(56008)
- 自然科(55526)
- 自然科学(55514)
- 自然科学基金(54562)
- 编号(53735)
- 资助(50392)
- 成果(41332)
- 发(40915)
- 创(39403)
- 部(39149)
- 业(38894)
- 重点(38593)
- 国家社会(37798)
- 创新(36168)
- 课题(36026)
- 制(35010)
- 期刊
- 济(165736)
- 经济(165736)
- 研究(83312)
- 农(58536)
- 中国(55787)
- 财(46067)
- 管理(45715)
- 农业(39405)
- 科学(37435)
- 学报(35398)
- 业经(31260)
- 技术(29049)
- 大学(28867)
- 融(28195)
- 金融(28195)
- 学学(27922)
- 经济研究(25112)
- 财经(23319)
- 问题(21862)
- 业(20883)
- 经(20352)
- 教育(19693)
- 技术经济(19619)
- 世界(17065)
- 农村(14854)
- 村(14854)
- 经济问题(14810)
- 商业(14364)
- 农业经济(14347)
- 现代(14345)
共检索到432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杨清 吴谷丰 赵耀
本文建立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 ,在此基础上 ,对吉林省榆树市大坡镇的九个村进行了实证研究 ,为决策者选取示范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泽华 马旭 吴露露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但两者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特点。应用改进了的隶属度函数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5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1995—20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较好,但波动性明显,表现为4个明显的阶段,即1996—1997年为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1998—2001年为基本协调发展时期,2002—2004年又处于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2005—2010年再次处于基本协调发展时期。两系统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区域经济 协调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虽然当前我国粮食产出结构性过剩,但是在主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与应对未来消费需求增加的宏观情境下,更需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下滑。农业机械化作为粮食产出的关键影响因子,一直以来倍受关注。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大都忽略了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出之间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全部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县级层面"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准自然实验特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方法,衡量了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显示,粮食产出关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弹性为1.28。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如下政策含义: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应成为保障粮食产能的一项重要政策抓手,这就需要攻克粮食作物农业机械化的薄弱环节、着力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继续推进与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启高
通过对日本农业机械化研究现状和技术开发方向的分析,认为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注意新型农业机械应用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开发方向有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利用技术及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等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日本,技术开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波 李伟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使用水平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导致的,因此要改变优先发展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观点,而应注重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并重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自铎
应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孙自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1农业机械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的目标50年代我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口号,把农机化强调在高于一切之上,而当时的农业机械作雕主要是替代劳动力,以石油换农产品,不符合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论述了实行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作用 现状 思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君望 胡祚和 邓富强
山区贫困的症结是农业生产能力低与商品生产梗塞跨川、黔、湘、鄂四省的武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低产田土占40—50%,低温冷害、病虫灾害、春旱与伏旱等自然灾害频繁,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仍未解决。“七五”期间,国家通过财政拔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廷发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进行评价,这是许多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学者时常注意和思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和乡村工业的崛起,农村经济达到了飞跃发展的时期,许多地区的事实表明,乡村工业的迅猛增长和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引发了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在这些地区农业机械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也出现了先行一步的发展趋势。人们从大量的事实中清楚地看到,农业机械化在整个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许多农民和企业,由于购买了农业机械率先致了富,已成为农村中达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方平 张喻 裴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