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83)
2023(19761)
2022(16652)
2021(15648)
2020(13119)
2019(29838)
2018(29754)
2017(56451)
2016(31084)
2015(34941)
2014(34629)
2013(34060)
2012(31229)
2011(27983)
2010(28679)
2009(26508)
2008(26336)
2007(23890)
2006(21124)
2005(18988)
作者
(89214)
(74298)
(73939)
(70464)
(47288)
(35701)
(33494)
(29031)
(28161)
(26788)
(25281)
(25174)
(23718)
(23708)
(22937)
(22682)
(22146)
(21923)
(21452)
(21399)
(18686)
(18516)
(18044)
(17255)
(16890)
(16719)
(16651)
(16555)
(15134)
(14904)
学科
(121683)
经济(121531)
(109963)
管理(96981)
(91115)
企业(91115)
方法(54809)
(49972)
数学(44689)
数学方法(43889)
业经(36268)
(35097)
中国(33729)
农业(33296)
(27019)
理论(25743)
(24956)
技术(24661)
(24246)
财务(24161)
财务管理(24126)
地方(23174)
企业财务(22845)
(21123)
(20753)
贸易(20735)
(20150)
(19979)
(19750)
银行(19697)
机构
学院(437682)
大学(434016)
管理(174733)
(171557)
经济(167603)
理学(149781)
理学院(148199)
管理学(145450)
管理学院(144644)
研究(142038)
中国(109941)
(93006)
科学(87978)
(81891)
(80004)
(71288)
(68987)
业大(68300)
中心(66338)
研究所(64335)
财经(62906)
农业(62887)
北京(58654)
(57440)
(57138)
师范(56907)
(55194)
(51222)
经济学(49769)
技术(48150)
基金
项目(290819)
科学(228973)
研究(215574)
基金(208805)
(181066)
国家(179369)
科学基金(155230)
社会(134612)
社会科(127235)
社会科学(127202)
(116484)
基金项目(109843)
自然(100548)
教育(100326)
自然科(98289)
自然科学(98264)
自然科学基金(96546)
(96087)
编号(89805)
资助(85942)
成果(73056)
重点(64742)
(63563)
(63065)
课题(61987)
(61897)
创新(58235)
科研(54985)
国家社会(54575)
教育部(54431)
期刊
(199446)
经济(199446)
研究(128580)
中国(94696)
(79735)
学报(68447)
管理(67843)
(63810)
科学(63455)
教育(57507)
农业(53952)
大学(53183)
学学(49674)
技术(42585)
(41273)
金融(41273)
业经(36950)
财经(30760)
(29076)
经济研究(29069)
(26371)
问题(25483)
图书(23476)
技术经济(23233)
(22233)
科技(22053)
现代(20084)
理论(20069)
统计(19449)
商业(19233)
共检索到664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力  李小昱  牛智有  张终  
从构建研究生与导师的和谐“导学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好研究生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两个培养阶段 的关系这二个方面入手,对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同时在如何建 设研究生创新平台、提高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效果以及在学科内部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提出了设 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昱  王为  张终  张军  
在分析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科学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加强研究生 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实践训练,注重研究生思辨性和推理性的培养等,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艳  邵喜武  
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农业机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着优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专业人才培养仍有许多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分析了高等院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绮川  张衍林  周勇  
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进入了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加快农业机械化学科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 急。笔者认为坚持观念更薪,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学科方向,加强条件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团队建设;坚持 求真务实,加强学风建设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举措。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自栋  杜瑞成  王相友  王淑君  
阐述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方法和运行模式,提出"三创一传承"创新型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总结了"三阶段两导向"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通过将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的创新贯穿于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三创"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廖宜涛  廖庆喜  宗望远  翟红  黄小毛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开展了科教融合、赛教结合的"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实践。通过在理论课教学中嵌入实践性微课及专业应用实施案例、实践训练课程融入专业工程问题、整合资源科教协同、课程内外联通、赛教结合等的改革措施,实现了理论实践知识融合,实践场地、指导教师与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化,实践载体多元化,常规性实训与竞争性比赛协调促进,学校—企业—社会等多元化联通的多层次、多阶段的系统性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该研究为"新工科"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与示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强  孙裕晶  于建群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建立起能够面向未来社会需求、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创建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玉  
我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交往已经从经济、政治层面扩展到教育层面。实现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实践战略已成为我国与西方国家达成深化交流合作的突破口。而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则是这个实践战略的关键点。本文在合理界定国际人才涵义的前提下,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针对如何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实践和研究,力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国际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成华  石宏   张淑玲  
从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根据先进国家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强化农业工程领域新技术应用课程的选修,强化和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等培养手段,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春风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从根本上摆脱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手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农业走向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组织发展历程和现阶段发展态势,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组织形式,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少辉  任文涛  
对农业机械学课程实行了创新教育与课程教学并行、教育研究与改革实践并行、理论与实践并行、考试与教学过程并行和课程教育与科学研究并行的改革与实践。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表明,学生对课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等得到大幅度提升,课程改革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飞铭  舒良荣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探索采用"项目导入+专利驱动+专创融合+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即以第一、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以专利发明驱动创新实践,以创新创业大赛检验创新创业能力,以毕业实习平台对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构建起"全闭环四步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育出具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团队管理、运营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机械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平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南京地区三所交通类高职院借鉴我国古代游学教育思想联合培养面向"大交通"物流人才为例,提出合作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三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艳荣  张玉莲  范细秋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生源类型多、个体差异大,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管理模式不规范,教学方法不科学,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着重从完善制度,优化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保障农业机械化领域研究生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慧敏  范双喜  沈文华  
"3+1"人才培养模式,是北京农学院适应农业生产实践特点,强化农业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都市农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改革举措。其内涵是以"卓越农艺师"、"卓越兽医师"培养计划为载体,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将学生全程、多角度、多方位置身于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实践锻炼,促使其主动适应社会,有效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