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69)
2023(18494)
2022(15534)
2021(14356)
2020(12442)
2019(28379)
2018(28463)
2017(55457)
2016(29798)
2015(33831)
2014(33732)
2013(33548)
2012(30573)
2011(27417)
2010(27764)
2009(26288)
2008(26276)
2007(23978)
2006(21002)
2005(18900)
作者
(85490)
(71591)
(71412)
(67797)
(45474)
(34172)
(32589)
(27987)
(26966)
(25697)
(24184)
(24153)
(22636)
(22619)
(22093)
(21968)
(21550)
(21166)
(20745)
(20542)
(17711)
(17611)
(17561)
(16369)
(16081)
(16039)
(16006)
(15994)
(14477)
(14193)
学科
(128104)
经济(127924)
(113441)
管理(100398)
(94241)
企业(94241)
方法(58347)
(50081)
数学(48269)
数学方法(47553)
(39205)
业经(37719)
农业(33170)
中国(30871)
(29780)
(26651)
财务(26573)
财务管理(26517)
企业财务(25124)
地方(23195)
(23174)
贸易(23161)
技术(23131)
(22517)
理论(21917)
(21503)
(20884)
(20652)
(20288)
(19985)
机构
学院(433809)
大学(427394)
(180852)
经济(177078)
管理(175738)
理学(151087)
理学院(149640)
管理学(147089)
管理学院(146290)
研究(134379)
中国(107248)
(88778)
(85786)
科学(80394)
(78097)
(67573)
财经(67403)
(66943)
中心(65000)
业大(64401)
(60995)
农业(60138)
研究所(59876)
北京(55196)
经济学(54139)
(53071)
(51991)
师范(51473)
财经大学(49498)
经济学院(49005)
基金
项目(283947)
科学(225516)
研究(209981)
基金(207193)
(178139)
国家(176552)
科学基金(154286)
社会(134799)
社会科(127676)
社会科学(127638)
(113048)
基金项目(109642)
自然(99290)
自然科(97015)
自然科学(96989)
教育(96146)
自然科学基金(95290)
(92705)
编号(86755)
资助(84541)
成果(69267)
(63005)
重点(62864)
(61169)
(61078)
课题(58086)
创新(56627)
(55792)
国家社会(55423)
教育部(54471)
期刊
(207109)
经济(207109)
研究(121471)
中国(84861)
(75840)
(70514)
管理(67719)
学报(61083)
科学(59281)
农业(50929)
大学(48143)
学学(45661)
(42103)
金融(42103)
技术(41259)
教育(39337)
业经(39280)
财经(33554)
经济研究(30826)
(28897)
问题(27775)
(27668)
技术经济(24063)
统计(22190)
(21038)
(20912)
商业(20884)
现代(20427)
财会(20135)
世界(19901)
共检索到646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新宇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提出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概念框架,研究其利益来源、成本约束、利益产生条件、利益联结与分配机制等问题。利益来源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知识外溢效应、比较优势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组织柔性效应和品牌质量效应。成本约束主要有运输成本、信息成本、监督成本、转换成本等。农业产业附加值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机会收入相对较高,农户与服务商之间激励相容,这三者构成了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利益产生条件。服务商和农户之间主要存在交易定价、合作分红这两种利益联结方式。在不同的农业服务市场结构下,服务商定价行为或分红方式不同,对农户和服务商的福利影响也会不同。本文对湖南赫山的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以上观点,并提出要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应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本地化和集聚化发展,构建农户和服务商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加强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需求侧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子  饶芳萍  诸培新  
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有效缓解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约束,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及土地要素的农户生产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投入,将促进农户增加土地要素投入,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影响。其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虑到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转入土地的不同生产经营决策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似不相关Biprobit联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颖丽  岳玉平  
本文从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双向层面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组织与农户土地流转的供求决策准则,用以解释不同农业规模经营组织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户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转出土地的租金决定土地转出;农户劳动力要素的总收益、农村社会的特征决定农户对规模经营组织的有效需求。规模报酬与技术进步所要求的最低规模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的土地转入需求;规模报酬预期,包括土地租金在内的交易费用小于土地转入的纯收益,以及技术进步的资金充足,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类型的有效供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松  曹峥林  刘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松  曹峥林  刘晗  
新时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创新在演化逻辑和方向上存在着一致性,二者通过农业价值链实现了协同演化。基于此特征事实,本研究刻画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的演化过程轨迹及其所蕴含的特征现象,然后运用协同演化分析框架,从互动机制、学习机制、变异及选择机制3个层面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演化机制进行解析,以揭示二者实现协同演化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建设农业价值链,奠定金融创新的基础;转变思路,强化农业金融业务创新;明确分工,建立农业金融合作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促进金融创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曦  
农业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在生产组织模式上的创新,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工商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投资到农业规模经营会为农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本文在分析工商资本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工商企业投资农业规模经营的驱动机理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鉴于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工商资本的投入是其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相宏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首次将当前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总结为土地集中型、契约型和市场激励型三种形式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结论认为 ,我国农业规模经营应该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 ,依靠政府纠正市场失灵 ;各地区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其调整方向、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社会传统等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规模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邹新月  肖国安  
20世纪 80年代初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成为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农村小规模家庭经营弊端日益凸现。基于此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结合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框架 ,从体制创新、政府支持、科学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参考性意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郑淋议  李烨阳  钱文荣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4期农户面板数据,使用多期DID模型评估了新一轮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确权不仅会扩大农地的经营规模,也会推动农地的连片集中。不过,相较于先前没有土地确权经历的农户,新一轮土地确权对有土地确权经历农户的激励作用更大;相较于先前没有土地调整经历的农户,新一轮土地确权对有土地调整经历农户的激励效果更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龙昌  范永忠  
文章指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地位不对等,往往造成农户利益的损失。为了保障农户利益,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合同农业的相关制度,推动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才能使农户的利益得以保障。文章试图分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行为,指出了交易过程中农户利益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了规范相关合同、加强信用建设、发展农业期货期权业务、增加农业专项投资,建立风险基金和发挥农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保障农户利益的相应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