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1)
2023(17893)
2022(14680)
2021(13412)
2020(11460)
2019(25458)
2018(25454)
2017(49014)
2016(26418)
2015(29250)
2014(28767)
2013(28429)
2012(25425)
2011(22424)
2010(22402)
2009(20923)
2008(20558)
2007(18336)
2006(16293)
2005(14440)
作者
(74919)
(62828)
(62374)
(58897)
(39418)
(29974)
(28296)
(24428)
(23831)
(22271)
(21241)
(20922)
(19682)
(19658)
(19182)
(19087)
(18846)
(18489)
(18140)
(17974)
(15510)
(15327)
(15208)
(14460)
(14070)
(14032)
(13993)
(13723)
(12591)
(12378)
学科
(108344)
经济(108199)
(104053)
管理(87671)
(85402)
企业(85402)
方法(49249)
(48377)
数学(40371)
数学方法(39907)
业经(34851)
(34007)
农业(32055)
中国(28870)
(23935)
财务(23876)
财务管理(23840)
(23745)
企业财务(22658)
技术(20637)
(20408)
贸易(20395)
(19904)
地方(19181)
(18069)
理论(18066)
(18003)
(17617)
(17262)
(16912)
机构
学院(371994)
大学(366479)
(154714)
管理(153247)
经济(151771)
理学(132265)
理学院(131063)
管理学(129036)
管理学院(128350)
研究(114498)
中国(92040)
(75411)
(74839)
(70659)
科学(69700)
业大(60030)
农业(58244)
(57226)
中心(56653)
财经(56636)
(56163)
(51614)
研究所(50814)
经济学(46377)
北京(45384)
(45113)
(43853)
师范(43320)
经济学院(42074)
经济管理(41822)
基金
项目(253742)
科学(201552)
基金(187151)
研究(183641)
(163487)
国家(162005)
科学基金(141129)
社会(120553)
社会科(114169)
社会科学(114138)
(100147)
基金项目(99589)
自然(91464)
自然科(89505)
自然科学(89481)
自然科学基金(87952)
(82675)
教育(82350)
资助(74509)
编号(74464)
成果(58411)
重点(55899)
(55410)
(55059)
(54381)
创新(50901)
国家社会(50691)
(50161)
科研(48811)
课题(48520)
期刊
(171843)
经济(171843)
研究(99346)
(74397)
中国(70085)
学报(58377)
管理(57212)
(57146)
科学(53462)
农业(49971)
大学(44887)
学学(42510)
(36527)
金融(36527)
业经(34736)
技术(33098)
教育(29587)
财经(27731)
(26775)
经济研究(25663)
(23856)
问题(23595)
图书(21164)
技术经济(19668)
(19123)
理论(17665)
商业(17630)
世界(17358)
现代(17061)
科技(16909)
共检索到54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俐雯   张露   张俊飚  
伴随我国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旨在赋能小农户的农业服务也呈现出明显信息化趋势。本文利用湖北省966家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扩展回归模型,分析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的改善现象,探讨在区分服务环节和服务对象后,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农户通过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获取农业信息的比例仅为34.06%,可能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造成的信息素养薄弱有关;已获取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为0.845,高出未获取农户0.029。农业服务信息化对提升农户生产效率有积极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来改善农户生产效率;不同环节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服务信息化对非精英群体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优于精英群体。据此,应加强农业服务信息化的建设,重视产前农业服务信息化的推广,以带动小农经营效率改进和促进村域信息公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敏   陈风波   陈凤娴  
为了促进农户外包具有信任品属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本研究基于1 080个农户,以及他们种植水稻相关的4 999个决策单元数据,分析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影响农户外包水稻无人机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信任不再局限于“熟人社会”人际信任,进一步扩大到制度信任层面。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构建多维度农户信任,共同影响农户外包。在水稻植保环节,农户信任对外包植保服务起关键作用;2)经济水平不同地区,农户信任对植保服务外包影响不一致。经济发达的广东珠三角地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促进农户外包;而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部,制度信任显著促进农户外包;3)植保服务补贴和水稻种植保险均促进植保服务外包。前者为农户了解植保服务信息提供契机,直接促进农户外包。后者在制度信任对农户外包行为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有助于弥补供需双方信任基础不强缺陷,提高农户制度信任水平。最后,提出引导植保服务提供本地化、继续完善植保服务补贴、落实水稻种植保险政策赔付制度、完善植保服务契约尤其是保证服务质量条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旭媛  郑姗  林庆林  
“一价法则”强调同质商品亦同价,但在农业生产外包服务市场中,存在外包服务供给主体对同一地区内不同规模农户制定了相同服务价格的现象,这背离了“一价法则”。本文从市场结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并对这种市场结构的形成机制展开分析。研究表明:(1)当市场需求结构中普通户占比越高、市场供给不足或外地服务供给主体过少时,容易出现供给主体定价背离“一价”均衡的现象;(2)这种现象更可能出现在人均耕地较少、劳动力转移程度较高或资本禀赋贫乏的地区。研究拓展了“一价法则”的应用领域,强调了“一价法则”在解释农业生产外包服务市场价格形成的适用条件,对促进外包服务市场发育与土地规模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江华   杨慧   李秋生  
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基于江西省24县1 3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双季稻种植意愿衡量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提升农户双季稻种植意愿,并显著促进单季稻种植户改种双季稻以及双季稻种植户持续种植双季稻;2)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育秧、施肥和打药等环节的服务对农户种粮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减少单位农业劳动力投入、促进经营规模扩大和提高水稻单产,从而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4)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促进了平原地区、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和数字能力较强的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建议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农户数字素养,从而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阮华  廖文梅  秦克清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为深化农村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完整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河南、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区)1407户农户调查数据,以生产环节为例,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林业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及林业病虫害等"三防"技术服务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4,户主转移和转移性别差异显著影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收费服务引导林业社会化服务朝市场化方向发展,加入林业合作社能较好同步匹配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可获性之间的关系;农户人口数和区位条件对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和可获性存在反向的显著影响。【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进一步转移的数量正在降低农户林业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需求,降低农户对林业经营的依存度,影响农户林业生产,不利于提升林地经营效率,也将使林地经营面临再次被粗放化的风险。应进一步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快林业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步伐,以克服单个家庭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林业生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能否全面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小农户受益,至今未能得到实质性解答。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在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赋能效果的基础上,就现代农业发展能否让小农户更加受益这一长远问题予以回应。使用2010—2020年中国县域的宏观数据与2022年四川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方式衍生为“市场化”和“组织化”两种模式;数字赋能中呈现出显著区域特征,中部县域具有负向作用,西部县域正向效果依然显著;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拓宽增收路径更好地引领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小农户接触最为频繁的互联网应用正在把小农户挤出农业领域,农户“数字素养鸿沟”的存在可能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助农效果。由此可见,政府应该着重防范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中“垒大户”现象,高效提升小农户数字素养与数字能力,“软硬兼顾”方能在数实融合中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欣  张琴  宋燕平  
利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的微观数据,基于生产环节外包视角,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老龄化下政府农技服务对水稻产出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农技服务能够显著促进水稻产出率的增长;生产环节外包在政府农技服务对水稻产出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政府农技服务可通过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间接作用于水稻产出率。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农技服务对非老龄农户水稻的增产效应更加显著,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在政府农技服务对水稻产出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老龄农户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加强政府农技服务的针对性、推进劳动密集型外包服务市场的建设、促进政府农技服务与生产外包服务融合发展等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露  杨高第  李红莉  
小农户融入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受制于其经营目标约束与要素禀赋局限。农业分工深化及其外包服务,一方面通过迂回投资,能够有效突破小农户绿色生产面临的瓶颈;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和声誉激励,能够诱导服务供应商形成农业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以化肥减量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外包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化肥减量;第二,相较于规模户,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实施化肥减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三,伴随连片规模的扩张,采纳外包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也显著增强。由此强调应倡导农业横向分工,鼓励小农户开展专业化连片种植,为外包服务积累充分规模的市场容量;同时深化农业纵向分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以外包服务市场的繁荣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露  杨高第  李红莉  
小农户融入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受制于其经营目标约束与要素禀赋局限。农业分工深化及其外包服务,一方面通过迂回投资,能够有效突破小农户绿色生产面临的瓶颈;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和声誉激励,能够诱导服务供应商形成农业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以化肥减量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外包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化肥减量;第二,相较于规模户,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实施化肥减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三,伴随连片规模的扩张,采纳外包服务的化肥减量效应也显著增强。由此强调应倡导农业横向分工,鼓励小农户开展专业化连片种植,为外包服务积累充分规模的市场容量;同时深化农业纵向分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以外包服务市场的繁荣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彭杨贺  潘伟光  李林  
以浙江省3个县的148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生产环节选择外包机械化服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水稻Oryza sativa栽培面积增加,生产环节中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概率先增大后减少,呈"倒U"型,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户主年龄对接受机械化服务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机手的经历、家庭拥有农机数量以及土地破碎化等因素对接受机械化服务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多种服务主体、鼓励土地整理、为机械化外包服务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等政策建议。图2表3参14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瑞法  王润  孙艺夺  张超  
基于7省2 293个农户的调查,研究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以化肥、农药为例,分析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户提供大量技术培训,但政府农技部门主导农业技术服务的局面仍未改变。不同类型服务组织在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时存在分工。除了自己经验是农户首要技术来源外,农资经销店与企业超过政府农技部门成为农户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来源,而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符越  
[目的]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户并非是可自我执行农药减量化的行为主体。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采纳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旨在发掘出以服务规模经营方式促进农户采纳农药减量行为的可行性策略。[方法]文章基于甘肃省802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剖析不同专业化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最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药减量不同行为水平下社会化服务影响效应的动态变化。[结果](1)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农药减量行为。(2)讨论内生性后,社会化服务领域下更细化的专业化服务如技术培训、施药外包、农产品销售、产品质量认证等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资供应服务的影响不显著。(3)技术培训、施药外包、产品质量认证等服务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高水平组的促进效果最强,对中等水平组的促进效果次之,对低水平组的促进效果最弱,而农产品销售服务的促进作用从中等水平组到高水平组呈现减弱趋势。(4)党员身份、信息来源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种粮目的、风险感知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政府对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的政策支持应有所差异,并将扶持重心倾斜于施药外包服务;应着重提升农资供应服务的供给质量,防止出现绿色农资“倒买倒卖”现象;应打造覆盖全程、综合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户多样化服务需求,从而促进农户采纳农药减量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铁毅   邹伟  
由规模农户供给服务形成的内生型服务主体已逐渐成为当前农户获取生产服务的重要来源。基于此事实,本文利用江苏省457份购买水稻收割服务的农户样本,从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规模农户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与外部服务组织相比,规模农户服务可以降低农户的服务获取价格,同时也能够提升农户的服务获取质量。另外,规模农户服务对不同特征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与土地连片化程度低和生产趋同化程度低的农户相比,规模农户服务可以显著降低土地连片化程度高和生产趋同化程度高的农户的服务价格,并显著提升其服务质量;从农户类型看,规模农户服务均可以降低小农户和规模户的服务价格,且对小农户的影响程度更大,而在服务质量方面,仅可以提升规模户的服务质量,对小农户的服务质量影响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