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1)
- 2023(11100)
- 2022(8970)
- 2021(8133)
- 2020(6974)
- 2019(14875)
- 2018(14869)
- 2017(28937)
- 2016(15301)
- 2015(16840)
- 2014(16120)
- 2013(16182)
- 2012(14712)
- 2011(13014)
- 2010(13394)
- 2009(12741)
- 2008(12931)
- 2007(12076)
- 2006(10804)
- 2005(9650)
- 学科
- 业(86502)
- 济(71482)
- 经济(71401)
- 企(69620)
- 企业(69620)
- 管理(56966)
- 农(45323)
- 业经(30824)
- 农业(30333)
- 方法(26408)
- 财(21818)
- 技术(20126)
- 数学(18409)
- 数学方法(18309)
- 中国(16758)
- 务(16666)
- 财务(16662)
- 财务管理(16649)
- 企业财务(15738)
- 制(15539)
- 策(14549)
- 地方(13914)
- 产业(13005)
- 划(12881)
- 体(12802)
- 技术管理(12757)
- 和(12467)
- 理论(12058)
- 贸(11589)
- 贸易(11580)
- 机构
- 学院(225678)
- 大学(213640)
- 济(101955)
- 经济(100340)
- 管理(95927)
- 理学(82924)
- 理学院(82222)
- 管理学(81293)
- 管理学院(80896)
- 研究(69603)
- 中国(57480)
- 农(51432)
- 财(44031)
- 京(43259)
- 科学(40384)
- 农业(38907)
- 业大(36810)
- 江(36367)
- 财经(34714)
- 所(34186)
- 中心(33174)
- 经(31335)
- 研究所(30644)
- 经济学(29334)
- 经济管理(29136)
- 州(27918)
- 商学(26815)
- 经济学院(26636)
- 商学院(26604)
- 北京(26151)
- 基金
- 项目(147784)
- 科学(120159)
- 研究(111917)
- 基金(108982)
- 家(93173)
- 国家(92179)
- 科学基金(82012)
- 社会(75551)
- 社会科(71410)
- 社会科学(71392)
- 省(61658)
- 基金项目(59099)
- 自然(50891)
- 自然科(49778)
- 自然科学(49770)
- 自然科学基金(48984)
- 划(47904)
- 教育(47235)
- 编号(45295)
- 资助(41016)
- 业(37409)
- 创(36733)
- 发(35022)
- 成果(33488)
- 创新(33468)
- 重点(32450)
- 部(32189)
- 国家社会(31306)
- 制(30880)
- 农(29892)
- 期刊
- 济(124588)
- 经济(124588)
- 研究(62718)
- 农(55349)
- 中国(44674)
- 管理(38686)
- 农业(37248)
- 财(35567)
- 科学(31877)
- 业经(29243)
- 学报(28720)
- 大学(23604)
- 学学(23066)
- 融(22303)
- 金融(22303)
- 技术(21078)
- 业(19808)
- 经济研究(17543)
- 财经(17070)
- 问题(16792)
- 技术经济(15113)
- 经(14927)
- 教育(14238)
- 农村(14052)
- 村(14052)
- 农业经济(13972)
- 世界(12933)
- 商业(12925)
- 科技(12412)
- 现代(12383)
共检索到338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孙素芬
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依据新业态的产生路径,现阶段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可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5大类别。他们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引领性强、"三产化"特征突出,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充农民增收渠道、引领新消费需求、推动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业新业态 产业融合 新动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返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之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新载体、新抓手、新亮点近年来,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为主体的返乡创业潮悄然兴起,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应因势利导,强化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返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之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新载体、新抓手、新亮点近年来,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为主体的返乡创业潮悄然兴起,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应因势利导,强化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尧珏 邵法焕 蒋和平
大中城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激活了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的多种组合利用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注入持久活力。基于产业融合和产业链延伸的视角,以沿海重要城市青岛市的都市农业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和特征,分析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青岛市发展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典型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向农业渗透衍生出创新型农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衍生出综合型农业、现代农业多功能拓展衍生出服务型农业、资源要素流动形成的城乡融合农业。体现为以新六产推进三产融合、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的特征。然而,当前青岛市都市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仍存在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严重、用地指标短缺、行业新标准缺乏、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划定发展区域与完善配套设施、创新转变思维与打造产业特色、盘活土地资源与创新供给方式、健全发展机制与完善行业标准、引育专业人才与鼓励农村"双创"、借鉴成功经验与加快提档升级等推进青岛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薇
我国农业经历几十年稳定增长之后,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进入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培育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引导和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离不开土地制度的支撑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呈现出的特点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宽,服务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文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可以有力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村自身"造血"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对此,国家已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部署推进,并不断完善相关用地政策,筑牢乡村振兴的"地"基。日前,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对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及其用地情况开展了调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孙素芬
农业新业态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业态的农业新型产业形态。当前农业新业态的"新",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技术的进步、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以及新要素价值的凸显。依据农业新业态的产生路径,可将现有种类繁多的农业新业态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等5大类别。从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看,当前,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已走出萌芽期,进入到成长期的快速推进阶段。创意农业、阳台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则在积极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达
1.新产业、新业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2015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低于预期,国内深层次矛盾叠加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约束下,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持续。化解过剩产能已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推动一批市场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市场;大型企业在产能布局、产量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也需作出相应调整,将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科技研发、设备制造环节,促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越来越活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在不远的将来对经济发展会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在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关键词:
新产业 新业态 新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初显,催生出很多新产业和新业态,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和新亮点。下一步,要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大力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关键词:
新产业 新业态 新动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余星涤 牛雄 毕云龙
城市建设应按照其内在运行规律,顺应城市肌理,采用适当规模、合理尺度,妥善处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有机更新。本文结合北京首创朗园文创产业园的调研案例,对新产业、新业态土地规划和利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鲜祖德
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涌现,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提出当前我国"三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能加快转换,成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次,介绍了国家统计局已经建成并逐步完善的以分类标准、指标体系、监测制度、核算方法、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为基本框架的"三新"统计体系。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的建议,包括不断加大对"三新"经济的研究力度、继续夯实"三新"统计基础、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分析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覃淑杰 陈文宽 尹奇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也亟待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因此,笔者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现状和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智 郑循刚
从农业转移人口构成类型、户籍地与迁入城市的视角,分析了市民化意愿的状况及资本要素禀赋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总体不高,个体工商户、省内户籍、迁入特大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加愿意成为市民。经济收入高、消费节制、户籍影响小、社保参加度高、机关单位熟人数多、公共文体参与度高、年龄小和女性等特征对市民化意愿的总体影响为正向,但不同群体间可能存在一些具体差异。分析认为革除体制弊端、提升资本存量、关注分层需求、因城施策是提高市民化意愿的有效渠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晓杰 胡京慧 陶凌峰 汪建
"四新券"是一种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的科技创新券,这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手段。基于政策分析,对比普通创新券与四新券的特征,通过对普通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实施过程的对比,分析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营模式,总结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异同点。基于十六家实施四新券的企业案例,分析四新券的作用模式及成效,说明受四新券资助的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有效提高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实施效果,提出结合市场调节和资格认定两种途径的对策建议,同时建议政府从三个角度搭建协作平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运营模式 创新券 四新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