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0)
- 2023(15976)
- 2022(13462)
- 2021(12309)
- 2020(10261)
- 2019(23387)
- 2018(23000)
- 2017(44020)
- 2016(24082)
- 2015(27157)
- 2014(27215)
- 2013(27125)
- 2012(25486)
- 2011(23108)
- 2010(23860)
- 2009(22407)
- 2008(22748)
- 2007(21293)
- 2006(19048)
- 2005(17493)
- 学科
- 济(109881)
- 经济(109755)
- 业(97124)
- 管理(78537)
- 企(78390)
- 企业(78390)
- 农(48602)
- 方法(41902)
- 业经(34171)
- 数学(32574)
- 农业(32375)
- 数学方法(32294)
- 中国(31220)
- 财(31026)
- 地方(26246)
- 制(23478)
- 技术(22366)
- 务(21282)
- 财务(21246)
- 财务管理(21199)
- 贸(20038)
- 贸易(20020)
- 企业财务(20008)
- 易(19378)
- 和(18900)
- 理论(18878)
- 学(18381)
- 银(18163)
- 银行(18128)
- 策(17849)
- 机构
- 学院(355639)
- 大学(346612)
- 济(150770)
- 经济(147598)
- 管理(137854)
- 研究(118861)
- 理学(116540)
- 理学院(115305)
- 管理学(113676)
- 管理学院(112995)
- 中国(94964)
- 京(73856)
- 农(71022)
- 科学(70658)
- 财(70057)
- 所(61176)
- 江(59033)
- 中心(56001)
- 农业(54441)
- 研究所(54435)
- 财经(54075)
- 业大(53707)
- 经(48670)
- 北京(46815)
- 州(46748)
- 范(45471)
- 师范(45055)
- 经济学(44616)
- 院(41861)
- 省(40458)
- 基金
- 项目(220308)
- 科学(173411)
- 研究(167102)
- 基金(156358)
- 家(134220)
- 国家(132833)
- 科学基金(114478)
- 社会(106304)
- 社会科(100356)
- 社会科学(100327)
- 省(90615)
- 基金项目(82992)
- 教育(75313)
- 划(73110)
- 自然(70840)
- 编号(70363)
- 自然科(69158)
- 自然科学(69138)
- 自然科学基金(67933)
- 资助(62295)
- 成果(56564)
- 发(53131)
- 创(49868)
- 重点(49075)
- 课题(48457)
- 部(48189)
- 创新(45997)
- 业(45779)
- 发展(43446)
- 国家社会(43134)
- 期刊
- 济(184685)
- 经济(184685)
- 研究(106903)
- 中国(79613)
- 农(71305)
- 财(57792)
- 管理(53884)
- 学报(50668)
- 科学(49103)
- 农业(47678)
- 教育(39725)
- 大学(39173)
- 融(38640)
- 金融(38640)
- 学学(36869)
- 业经(36086)
- 技术(34591)
- 经济研究(26938)
- 财经(26930)
- 业(26014)
- 问题(24599)
- 经(23314)
- 技术经济(20932)
- 商业(18183)
- 世界(18119)
- 贸(17816)
- 版(17812)
- 现代(17240)
- 科技(16849)
- 经济问题(16603)
共检索到560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孟超
农业新业态是农业元素融合和嬗变而产生的农业形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农业新业态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少、动力不足、成效不显著、服务业态较少、抗风险能力弱等现实问题。培育良好生成环境、构建生成机制、遵循生态原则、创新业态模式是促进农业新业态生成和发展的有效之方。
关键词:
农业新业态 融合 生态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晓明
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产业结构都将进一步调整,对农业发展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促使现代农业发展,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加快转变农业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原则、重点和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期满足现代农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农业发展方式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孙素芬
农业新业态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业态的农业新型产业形态。当前农业新业态的"新",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技术的进步、农业多功能的拓展以及新要素价值的凸显。依据农业新业态的产生路径,可将现有种类繁多的农业新业态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等5大类别。从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看,当前,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已走出萌芽期,进入到成长期的快速推进阶段。创意农业、阳台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则在积极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伟利 宁碧波 吴冠岑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以上的背景下,本文首先提出了新型业态农业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指出新型主要是创新和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只有通过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其次针对我国土地形式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临海区域、山坡区域、平原区域的三种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模式;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点、线、面加上服务平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型业态农业 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祖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非常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缺乏。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政府支持不力。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即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即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因此,农业保险要顺利发展,一是保险公司要励精图治,改进技术;二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增加投入。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经营技术 财政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秦炳涛
日本生态农业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成就。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及市场力量分别对其起到了催生和引导作用,而政府则是其发展壮大的主要推手。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地调查结果,分别从财政支持与技术推广、确立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资格认证与监督及协助开拓市场等方面,对日本政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殷树荣 李新颜
本文运用经济学手段分析了农业保险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但生产者剩余会逐步向消费者转移,造成保险人在经济上可能并不得益,被保险人(农户)在一定阶段可获得收益,而广大消费者是最大和最终的获利者。基于此,结合国际上开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及我国的实际,指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应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之上。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社会福利 外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丘映莹
农业物联网是农业进入现代化的标志,文章通过对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实困境和约束的分析,结合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农业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程、经验和启示,探析区域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发展路径,指出应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带动效益提升,做精做细市场,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
关键词:
物联网 规模化 区域农业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刘子萱 高明杰 刘洋 杨亚东
[目的]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探索园区形成演变机制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践探索与相关理论文献梳理总结,系统探讨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内涵、主体功能、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利益机制。[结果]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空间增长极,由政策、环境、市场、创新和集聚等多因素共同交互作用形成,其中创新和集聚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园区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框架,创建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园区运行管理机制;搭建了多主体合作共赢机制,平衡现代农业园区各方利益诉求,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充分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结论]为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形势,面向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和高价值惠民“三高”新要求,现代农业园区应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全面激活相关主体,培植新产业和新业态,重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四链”,做强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宇 周静 朱晓 齐琦
营养优质农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发展营养导向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总结我国营养导向型农业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了当前营养导向型农业面临农产品供需结构不匹配、农产品营养标准亟待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滞后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营养导向型农业的实现路径:完善农产品营养品质科学评价体系,提高营养型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营养型食品的科技成果创新,宣传引导消费者健康膳食,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吕苏榆
日本农业区域品牌的发展首先建立在有效的法律保护之上,其对农业区域品牌的法律保护主要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得以实现,集体商标注册成为最主要的权利保护方式。日本合作社组织作为农业区域品牌的拥有者,特别关注对地理标志使用的内部管理。日本政府则从模式创新、财政投入、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监控方面为农业区域品牌的发展提供支持。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协调立法、强化集体组织管理、加大政府对农业区域品牌的扶持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恒 李跃
农业虽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但同时也具备相当的碳汇功能。在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资源枯竭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从制定发展战略、促进碳交易、创新生产技术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本文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宏伟,金丽馥,周德军
本文从分析农业科技的内涵、特征和作用入手,回顾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技术 农业科技 科技推广 生物科研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丘映莹
农业物联网是农业进入现代化的标志,文章通过对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实困境和约束的分析,结合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农业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程、经验和启示,探析区域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发展路径,指出应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带动效益提升,做精做细市场,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
关键词:
物联网 规模化 区域农业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