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4)
2023(17078)
2022(14301)
2021(13024)
2020(11199)
2019(25242)
2018(25001)
2017(47268)
2016(26345)
2015(29486)
2014(29035)
2013(29153)
2012(27188)
2011(24391)
2010(24562)
2009(23058)
2008(23508)
2007(21526)
2006(18899)
2005(16725)
作者
(80407)
(67586)
(67481)
(63713)
(42910)
(32616)
(30651)
(26514)
(25488)
(24309)
(23114)
(22732)
(21618)
(21360)
(21207)
(20928)
(20558)
(19791)
(19609)
(19488)
(17221)
(16649)
(16608)
(15469)
(15319)
(15237)
(15127)
(15081)
(13860)
(13751)
学科
(108618)
经济(108483)
(99400)
管理(81082)
(80893)
企业(80893)
(49137)
方法(48137)
数学(38712)
数学方法(38305)
业经(33766)
农业(32541)
(32483)
中国(26350)
(23267)
(22803)
财务(22781)
财务管理(22740)
(21778)
企业财务(21519)
地方(21160)
(20754)
贸易(20749)
(20123)
技术(20055)
(18774)
理论(18705)
(17457)
(16899)
(15978)
机构
学院(388563)
大学(382812)
(153336)
经济(150194)
管理(146562)
研究(129559)
理学(126653)
理学院(125174)
管理学(122889)
管理学院(122172)
中国(98837)
(89391)
科学(85136)
(80650)
(70104)
农业(69946)
(68440)
业大(67742)
研究所(62484)
(61592)
中心(60303)
财经(56076)
(50760)
(49968)
(49804)
北京(49624)
师范(49347)
经济学(46050)
(45661)
(44410)
基金
项目(260431)
科学(203107)
基金(187518)
研究(184038)
(166512)
国家(164934)
科学基金(139476)
社会(116400)
社会科(109818)
社会科学(109781)
(105414)
基金项目(100178)
自然(92534)
自然科(90345)
自然科学(90308)
自然科学基金(88754)
(87795)
教育(83182)
资助(75290)
编号(73962)
成果(59103)
重点(59050)
(57029)
(56248)
(56056)
(52928)
创新(51761)
课题(51049)
科研(50609)
计划(49905)
期刊
(176374)
经济(176374)
研究(105449)
(87156)
中国(73711)
学报(71746)
科学(63392)
农业(58562)
(57019)
大学(52934)
管理(52743)
学学(50630)
教育(35314)
业经(35017)
(34331)
金融(34331)
技术(32023)
(31863)
财经(27718)
经济研究(25775)
问题(24409)
(23857)
(22950)
技术经济(20485)
业大(19446)
科技(18973)
世界(18234)
资源(18126)
商业(18116)
现代(17758)
共检索到571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贤彪  颜燕燕  闵庆文  王锦福  郑江闽  张永勋  王维奇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进行初步研究。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3份。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支付意愿率与支付意愿值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民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率分别为71.93%和60.06%,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值分别为25.67元/a和64.56元/a,最终估算出2013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1.51亿元。经Probit与Logit回归分析表明:有无捐赠历史行为与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受访者是否有支付意愿和支付值的主要因素;而城镇居民不仅受有无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在2014年4月28~29日FAO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Systems,GIAHS)指导委员会及技术委员会联席会议上,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茉莉花和茶文化、陕西省佳县古枣园和江苏省兴化市垛田三大传统农业系统入选GIAHS名录。GIAHS是FAO在2002年南非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倡议并建立的,旨在通过制定综合政策和采取相关行动,认可和保护世界上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从而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传承文化、维护乡村风景、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兴兴  闵庆文  赖格英  吴青  陈桃金  潘思怡  
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为样本,运用条件价值法调查遗产地居民的支付意愿来评估该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同时将遗产地样本区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探讨不同区域居民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为当地政府分区管理、完善补偿机制和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显示:2015年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2914.20万元;核心区居民和非核心区居民的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分别是123.44元/a和140.07元/a,非核心区是核心区的1.14倍;核心区居民的支付意愿率为75.9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兴兴  闵庆文  赖格英  吴青  陈桃金  潘思怡  
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为样本,运用条件价值法调查遗产地居民的支付意愿来评估该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同时将遗产地样本区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探讨不同区域居民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为当地政府分区管理、完善补偿机制和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显示:2015年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2914.20万元;核心区居民和非核心区居民的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分别是123.44元/a和140.07元/a,非核心区是核心区的1.14倍;核心区居民的支付意愿率为75.90%,非核心区居民为72.39%,核心区略高于非核心区;经Logit模型分析可知,情感因素是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核心区居民家庭负担情况、人居环境意识影响等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显著,非核心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对其影响显著且均呈正相关,区域间差异明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敏  潘怡辉  
价值评估是城市保护的基石,评估标准的缺失或不规范,直接影响到保护对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也直接影响到保护的成效。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视角,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文化遗产标准中有争议或易疏漏的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六方面的内容,即形态特征的原真性、功能类型的多样性、时间界定的灵活性、地域特征的普遍性、现状特征的完整性、价值演变的规律性,以期对城市遗产价值评估标准的制定有所帮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英  王尔大  韦建华  
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它的非市场性,给其价值的量化带来挑战。近年来,在诸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实证研究中,大多强调其使用价值而常常忽略这类资源具有的非使用价值,从而大大低估了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了保护政策的制定所需信息的准确性。文章运用条件评价法(CVM)结合单边二分式问卷设计方法,获取游客陈述性偏好数据,通过构建随机效用模型,对大连旅顺太阳沟老城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影响价值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基于Logit模型估计的非使用价值为61.8(元/人),其中存在价值为22.9元、遗产价值为28.3元、选择价值为10.6元,表明目前游客更加关注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伯华  丁蕾  邢彩英  张灿强  刘沛林  窦银娣  
基于湖南省紫鹊界当地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Scheaffer抽样法及二元Logit模型,对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支付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71.76%的居民支付意愿较高,支付额度的峰值在1~100元,居民支付意愿与自身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认知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性别、户籍不相关,居民不愿意支付的原因有收入低、认为遗产保护是国家的事情、担心资金不能用于遗产保护。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但方  王堃翯  但欢  王刚  
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数据库,利用分析软件CiteSpace,梳理了2006年以来中国核心期刊报道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主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副中心的相互合作模式;研究作者是以闵庆文为主展开的合作网络,合作强度较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地研究、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和产业化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机制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研究;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探索阶段(2006-2008年)、应用阶段(2009—2017年)、扩展阶段(2018年至今)。据此,本文就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发展提出统一学术名称、丰富研究案例、创新产业模式三点建议。研究结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决策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波  何露  
农业文化遗产对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发掘与动态保护过程中需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决策服务的支持。该文运用文献研究与资源整理的方法,概要地综述了GIS技术在农业研究中和历史/文化地理领域里的应用,其中GIS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资源管理和区划为主的宏观应用、以估产和灾害管理为主的中观应用和在精确农业中3S结合的微观应用;GIS在历史/文化地理领域应用按其功能划分为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3类。结合目前GIS在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明确了GIS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空间信息测算与资源评估、复杂信息空间分析、可视化与专题图绘制,以及遗产地保护规划...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少惠  袁硕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生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又是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其与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生关系进行分析,采用Boruta算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明确的共生界面、共享可利用的资源,两者满足共生条件;以甘肃省为例,各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地区差异显著,共生关系并不紧密,绝大部分地区存在文化富饶型贫困问题;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生关系主要是内外部共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内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嵌入为核心,结合经济推动、科技驱动、市场促动和需求拉动,实现两者的共生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宗伟  
[目的]为更加全面掌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尝试以中国境内已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62处农业文化遗产为数据源,通过ArcGIS 10.3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呈带状分布、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聚集型;(2)农业文化遗产地域间差异明显,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和东部,长江、黄河流域内多而流域外少,沿海多而内陆少,西南部多于西北部和东北部;(3)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聚集区域有5个,主要以京津、浙东、陇东、黔东、滇西为核心;(4)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独特的地域资源、差异化的民族特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结论]在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工作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将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提供精准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未来需要深入发掘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资源评估、保护规划的运用深度和广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宗伟  
[目的]为更加全面掌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尝试以中国境内已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62处农业文化遗产为数据源,通过ArcGIS 10.3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呈带状分布、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聚集型;(2)农业文化遗产地域间差异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才发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茶诗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一绝 ,以茶词曲赋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国粹 ,以茶画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瑰宝。本文认为 ,对中国茶文化遗产必须加大对优质名茶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优质名茶的商业秘密保护 ,加大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处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闵庆文  赵贵根  焦雯珺  
遗产监测评估是世界遗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遗产价值维护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回顾了世界遗产监测评估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国内外世界遗产监测评估的研究进展,并在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的需要关注的3个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哲  郭丽楠  王潇潇  徐明  罗鸣  
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公约对推动GIAHS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一工作的深入分析。本文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3项较为成功的国际公约(条约)为例,通过系统分析发起历程、组织结构、经费来源等,总结该类国际公约从发起到批准的国际经验,认为大部分国际公约从概念提出到公约批准皆历时较长、初期参与国家少、大国发挥重要作用等特点;并对设立GIAHS国际公约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虽然面临一定挑战,但当前推动设立GIAHS国际公约也面临一些优势和机遇。作为GIAHS第一大国,建议中国继续加强对该领域工作的支持与引领,早日推动GIAHS国际公约设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