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08)
- 2023(21557)
- 2022(18190)
- 2021(16999)
- 2020(14056)
- 2019(31820)
- 2018(31567)
- 2017(59981)
- 2016(33025)
- 2015(36764)
- 2014(36575)
- 2013(36351)
- 2012(33887)
- 2011(30617)
- 2010(30869)
- 2009(28647)
- 2008(28382)
- 2007(25442)
- 2006(22905)
- 2005(20460)
- 学科
- 济(135759)
- 经济(135607)
- 业(110119)
- 管理(98824)
- 企(89763)
- 企业(89763)
- 方法(54042)
- 农(53501)
- 数学(43635)
- 数学方法(43128)
- 中国(38743)
- 业经(38713)
- 财(37209)
- 农业(35538)
- 地方(33294)
- 学(28165)
- 制(27272)
- 贸(24990)
- 贸易(24973)
- 务(24230)
- 易(24209)
- 财务(24156)
- 财务管理(24122)
- 技术(23481)
- 理论(22845)
- 企业财务(22827)
- 和(22822)
- 策(22369)
- 银(21163)
- 银行(21088)
- 机构
- 学院(470383)
- 大学(465634)
- 济(187682)
- 经济(183495)
- 管理(182756)
- 研究(163402)
- 理学(156377)
- 理学院(154567)
- 管理学(152067)
- 管理学院(151198)
- 中国(124917)
- 科学(102632)
- 京(100275)
- 农(94936)
- 财(86504)
- 所(84035)
- 研究所(76230)
- 业大(76114)
- 江(75641)
- 中心(74801)
- 农业(73482)
- 财经(67534)
- 范(62954)
- 北京(62934)
- 师范(62266)
- 经(61356)
- 州(59087)
- 院(58877)
- 省(54977)
- 经济学(54520)
- 基金
- 项目(314873)
- 科学(246151)
- 研究(228888)
- 基金(225586)
- 家(198255)
- 国家(196414)
- 科学基金(167199)
- 社会(143811)
- 社会科(135877)
- 社会科学(135839)
- 省(125955)
- 基金项目(119686)
- 自然(109033)
- 自然科(106417)
- 自然科学(106385)
- 划(104755)
- 自然科学基金(104443)
- 教育(103665)
- 编号(94243)
- 资助(91674)
- 成果(76227)
- 重点(70690)
- 发(70577)
- 部(68234)
- 创(66243)
- 课题(65283)
- 创新(61398)
- 科研(59707)
- 国家社会(58365)
- 业(57561)
- 期刊
- 济(220490)
- 经济(220490)
- 研究(138667)
- 中国(98894)
- 农(91925)
- 学报(79697)
- 科学(72257)
- 管理(69077)
- 财(66857)
- 农业(61895)
- 大学(59766)
- 学学(56608)
- 教育(52800)
- 融(46896)
- 金融(46896)
- 业经(40968)
- 技术(40446)
- 财经(32760)
- 经济研究(32501)
- 业(32369)
- 问题(29430)
- 经(28153)
- 版(24763)
- 科技(23631)
- 技术经济(23456)
- 图书(23409)
- 现代(22091)
- 资源(21920)
- 商业(21292)
- 业大(21249)
共检索到719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伟玮 闵庆文 白艳莹 刘某承
随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这一世界级的品牌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龙现村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前龙现村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不断完善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平衡传统农业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适度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及加强遗产地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成升魁 钟林生 闵庆文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包括方山、山口、鹤城等9个乡镇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发展可进入性高的东中部地区,也是该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先区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敏芳 邹爱雷
本文简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情况,介绍了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现状,总结了10年来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和发展的经验,提出GIAHS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英 孙业红 苏莹莹 焦雯珺
旅游解说是实现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发现和挖掘解说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居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遗产地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最为了解。鉴于此,文章运用欣赏式探询研究方法,从遗产地社区参与的角度探究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龙现村社区居民认知的旅游解说资源以及当地社区可参与旅游解说的途径。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解说资源和辅助旅游解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解说资源体系,并以龙现村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可视化空间分析与展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遗产地社区参与旅游解说的相关途径。分析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社区认知中的解说资源更具象化,多与社区居民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龙现村解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村庄内聚集式分布和村庄周边块状分布为主,集聚程度从居民居住地向村外梯度递减。这为旅游解说资源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建立和完善农业文化遗产解说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露 闵庆文 张丹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除了具有生产食物及纤维这一传统功能之外,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环境及文化等独特的非商品生产功能。农业多功能性在概念提出后得到了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利用该理论指导其自身的农业发展。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农业的多功能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其农业同时肩负着生产、生态、文化等功能。因此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多功能性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其价值,并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模型,并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批试点浙江省青田县进行了定量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成升魁 张丹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王旭海
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关注的遗产类型。学术界对该类遗产的研究才刚起步,其中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讨论了“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地区GDP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就业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青田县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华侨之乡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缺乏对于旅游资源有保护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荣华
浙江省青田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稻田养鱼面积将近0.67万公顷,总产量2000多吨,产值近4000多万元。该县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基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首批4个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本文以青田县龙现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 闵庆文 吴殿廷 王旭海
文章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文章认为: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最后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和建议:通过典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展示一个世外山村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村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充分接触中感受生活,营造现代人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在人与自然和谐系统之下,梳理出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研修教育、山村风情体验、乡土娱乐、山水休闲和文艺部落休闲等5个主要部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Frank van Schoubroeck 梁洛辉 Mary Jane Dela Cruz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亚洲许多地方一直有在稻田中养鱼(并作或连作)的传统。据历史记录和考古研究成果,中国稻田养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稻鱼共生系统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疟疾传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促进授粉过程,促进碳氮循环,水土保持,以及文化传承和休憩等。但是,正像其他许多传统农业技术一样,由于受到快速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稻鱼共生系统也面临着严峻威胁。中国是联合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国家之一,浙江省青田县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晓 钱薏红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对遗产资源保护与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给出调查的部分发现和评论。随后本文揭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与当地农村社区之间现实和潜在的矛盾与冲突,其中土地和森林权属以及受益分配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后社会矛盾新的焦点问题。最后,讨论了遗产资源保护与当地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及在当前发展阶段下,鼓励当地农村社区参与遗产资源保护的经济替代策略。
关键词:
自然文化遗产 社区 保护与发展 影响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玉玉 曹宇 谭永忠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安全格局,探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土地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安全格局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依此展开生态用地保护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低、中、高水平安全格局下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445.31 km~2、327.87 km~2、171.09 km~2,分别占全县面积的58.34%、1.32%、0.69%。低水平安全格局下的生态用地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和底线,应以严格的保护为主;中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是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缓冲地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岳妍 韩锋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近年来,中央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拉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发展。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视和传承,不仅关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业文明的推进至关重要。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例,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与发展进行探讨,目的是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同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式和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传统音乐融入国民教育的现状、问题与路径分析——以浙江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南方集体林区产权改革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浙江省龙游县溪口村为例
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验
农业文化遗产非使用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遗产为例
社区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感知及其影响——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
稻鱼共生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比较——以浙江省青田县和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属性及其保护策略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居民点空间合并对策——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五圣村为例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状况与对策——基于浙江省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