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3)
- 2023(11590)
- 2022(9660)
- 2021(8840)
- 2020(7471)
- 2019(16847)
- 2018(16662)
- 2017(31850)
- 2016(17357)
- 2015(19321)
- 2014(19337)
- 2013(19555)
- 2012(18091)
- 2011(15968)
- 2010(16103)
- 2009(15422)
- 2008(15471)
- 2007(14091)
- 2006(12719)
- 2005(11323)
- 学科
- 业(84142)
- 济(77759)
- 经济(77672)
- 企(66612)
- 企业(66612)
- 管理(59760)
- 农(47579)
- 农业(32099)
- 方法(29957)
- 业经(29909)
- 财(22613)
- 数学(21031)
- 地方(20971)
- 数学方法(20819)
- 中国(17932)
- 务(16714)
- 财务(16700)
- 财务管理(16685)
- 技术(16481)
- 企业财务(15697)
- 制(15599)
- 和(15347)
- 策(14847)
- 理论(14154)
- 划(13765)
- 体(12498)
- 环境(12274)
- 贸(12260)
- 贸易(12250)
- 发(11857)
- 机构
- 学院(255149)
- 大学(242856)
- 管理(105120)
- 济(102535)
- 经济(100355)
- 理学(89948)
- 理学院(89009)
- 管理学(87848)
- 管理学院(87364)
- 研究(80724)
- 中国(64521)
- 农(58064)
- 京(51320)
- 科学(50988)
- 江(45574)
- 财(45231)
- 农业(44060)
- 业大(41960)
- 所(40632)
- 中心(39064)
- 研究所(36716)
- 财经(35410)
- 范(33975)
- 师范(33707)
- 州(33516)
- 经(31839)
- 省(31653)
- 北京(30961)
- 经济管理(30668)
- 院(28770)
- 基金
- 项目(169227)
- 科学(134307)
- 研究(127472)
- 基金(120620)
- 家(103632)
- 国家(102490)
- 科学基金(89581)
- 社会(82261)
- 社会科(77496)
- 社会科学(77471)
- 省(72924)
- 基金项目(65824)
- 自然(56726)
- 划(56141)
- 自然科(55187)
- 自然科学(55168)
- 教育(54749)
- 自然科学基金(54199)
- 编号(53824)
- 资助(47263)
- 成果(40551)
- 发(39239)
- 业(38363)
- 创(37450)
- 重点(37020)
- 部(36079)
- 课题(35697)
- 创新(34014)
- 国家社会(32871)
- 农(32627)
- 期刊
- 济(130192)
- 经济(130192)
- 研究(67087)
- 农(60554)
- 中国(52541)
- 农业(41157)
- 管理(38236)
- 科学(37049)
- 财(36644)
- 学报(35994)
- 业经(30378)
- 大学(27553)
- 学学(26139)
- 技术(23176)
- 融(22179)
- 金融(22179)
- 业(22001)
- 教育(20720)
- 问题(17973)
- 资源(17175)
- 财经(16431)
- 经济研究(15864)
- 技术经济(14772)
- 农业经济(14649)
- 农村(14594)
- 村(14594)
- 经(14276)
- 版(13572)
- 现代(13041)
- 经济问题(12722)
共检索到387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成升魁 钟林生 闵庆文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包括方山、山口、鹤城等9个乡镇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发展可进入性高的东中部地区,也是该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先区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彬 赵旭东 王宾梅 刘易文
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资源价值、资源承载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开发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等5个方面14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熵分析法,即由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用熵技术进行修正。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线性加权函数模型。以浙江省象山县松兰山海滨度假区、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城和象山民俗文化村4个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处景区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值分别为5.842 4、7.006 5、8.223 2、7.135 6,开发潜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石浦渔港古城、象山民俗文化村、中国渔村、松兰山海滨度假区;所构建...
关键词:
渔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潜力评价 象山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伟玮 闵庆文 白艳莹 刘某承
随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这一世界级的品牌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龙现村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前龙现村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不断完善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平衡传统农业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适度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及加强遗产地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王旭海
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关注的遗产类型。学术界对该类遗产的研究才刚起步,其中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讨论了“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地区GDP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就业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青田县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华侨之乡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缺乏对于旅游资源有保护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英 孙业红 苏莹莹 焦雯珺
旅游解说是实现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发现和挖掘解说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居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遗产地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最为了解。鉴于此,文章运用欣赏式探询研究方法,从遗产地社区参与的角度探究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龙现村社区居民认知的旅游解说资源以及当地社区可参与旅游解说的途径。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解说资源和辅助旅游解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解说资源体系,并以龙现村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可视化空间分析与展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遗产地社区参与旅游解说的相关途径。分析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社区认知中的解说资源更具象化,多与社区居民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龙现村解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村庄内聚集式分布和村庄周边块状分布为主,集聚程度从居民居住地向村外梯度递减。这为旅游解说资源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建立和完善农业文化遗产解说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小琴 汪本学
浙江农业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章依据浙江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历史演进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分为9大农业文化遗产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美学、生态学等多重价值,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应该注意对其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间接衍生价值的区别对待。文章构建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定量评价了浙江省内8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运用增长极理论重点研究了浙江省内8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供给增长极、旅游需求增长极、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和旅游需求增长极的效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业红 王静
一、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认识和开发的几个问题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产品问题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农业文化遗产地众多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笔者从2005年开始就不断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范畴、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特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属性等问题~((4)(5)),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随着农业文化遗产类型的不断增加,大家对农业文化遗产内涵认识的加深,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边界上有了拓展,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研究也开始从一般的分类、评价逐渐过渡到资源价值转化和实现的路径等方面~((6)(7))。综合来看,多年来的理论探索从一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产品设计 问题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民 邹宏霞 易倩倩 周琴
文章构建了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体系和市场吸引力—承载力评估模型,并以湖南紫鹊界梯田为例,通过专家和游客问卷调查与评估打分得出其旅游资源潜力级别为:市场吸引力高,承载力中高,适合旅游开发。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着资源较单一、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农耕体验活动少、可进入性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强、知名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本研究可为紫鹊界及其它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评估 紫鹊界梯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成升魁 张丹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露 闵庆文 张丹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除了具有生产食物及纤维这一传统功能之外,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环境及文化等独特的非商品生产功能。农业多功能性在概念提出后得到了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利用该理论指导其自身的农业发展。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农业的多功能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其农业同时肩负着生产、生态、文化等功能。因此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业多功能性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其价值,并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多功能性评价模型,并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批试点浙江省青田县进行了定量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彬 贺传阅 李瑞
以具有"中国渔文化之乡"美誉的浙江省象山县为例,对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象山渔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封闭性和兼容性、继承性和变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等特征。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归纳和梳理了象山县渔文化旅游资源,并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地理位置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客源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分析,最后提出了开发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渔文化 旅游资源 象山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敏芳 邹爱雷
本文简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情况,介绍了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现状,总结了10年来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和发展的经验,提出GIAHS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成升魁 王旭海
关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农业考古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动态保护思路。文章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提出旅游开发是对其进行动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聚落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价值,初步设计了三种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的全方位规划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钟林生 齐晓波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其概念存在一定争议,暂时将其称之为农业文化遗产。本文研究了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特征。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属于一种遗产旅游,从本质上区别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特色明显、分布范围广、脆弱性和敏感性高、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农业文化遗产目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资源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