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1)
- 2023(15150)
- 2022(12756)
- 2021(11879)
- 2020(10162)
- 2019(23161)
- 2018(23245)
- 2017(44857)
- 2016(24758)
- 2015(27818)
- 2014(27809)
- 2013(27573)
- 2012(25725)
- 2011(23071)
- 2010(23707)
- 2009(22421)
- 2008(23119)
- 2007(21079)
- 2006(18984)
- 2005(17181)
- 学科
- 济(103483)
- 经济(103354)
- 业(98128)
- 企(80097)
- 企业(80097)
- 管理(79128)
- 农(48529)
- 方法(42989)
- 数学(33898)
- 数学方法(33523)
- 财(33089)
- 业经(32731)
- 农业(31995)
- 中国(27429)
- 制(25662)
- 务(22002)
- 财务(21970)
- 财务管理(21930)
- 策(21002)
- 企业财务(20747)
- 地方(20172)
- 贸(19494)
- 贸易(19483)
- 技术(19449)
- 易(18948)
- 学(18740)
- 体(18547)
- 和(18152)
- 理论(17929)
- 银(16829)
- 机构
- 学院(359408)
- 大学(351953)
- 济(151675)
- 经济(148540)
- 管理(139735)
- 研究(122047)
- 理学(118910)
- 理学院(117679)
- 管理学(115894)
- 管理学院(115193)
- 中国(96819)
- 京(73896)
- 财(73674)
- 农(73367)
- 科学(73121)
- 所(63135)
- 江(58628)
- 中心(56609)
- 研究所(56545)
- 农业(56498)
- 财经(56430)
- 业大(54968)
- 经(50977)
- 北京(46502)
- 范(45744)
- 州(45396)
- 师范(45323)
- 经济学(44688)
- 院(43184)
- 财经大学(40889)
- 基金
- 项目(226837)
- 科学(179294)
- 研究(169253)
- 基金(163654)
- 家(141524)
- 国家(140106)
- 科学基金(120445)
- 社会(107214)
- 社会科(101261)
- 社会科学(101231)
- 省(90873)
- 基金项目(86190)
- 教育(76831)
- 自然(76767)
- 自然科(74914)
- 自然科学(74892)
- 划(74829)
- 自然科学基金(73592)
- 编号(70492)
- 资助(66198)
- 成果(57902)
- 重点(51056)
- 部(50548)
- 发(50547)
- 创(49293)
- 课题(48432)
- 业(46270)
- 创新(45345)
- 性(44369)
- 国家社会(43398)
- 期刊
- 济(181393)
- 经济(181393)
- 研究(108845)
- 中国(74787)
- 农(73049)
- 财(60125)
- 学报(53502)
- 管理(53455)
- 科学(51816)
- 农业(48601)
- 大学(41245)
- 学学(39119)
- 融(39025)
- 金融(39025)
- 教育(37709)
- 业经(34614)
- 技术(31725)
- 财经(28386)
- 经济研究(27058)
- 业(26385)
- 经(24500)
- 问题(24228)
- 技术经济(19676)
- 版(18515)
- 贸(18430)
- 世界(18369)
- 现代(17411)
- 商业(17142)
- 农村(16278)
- 村(16278)
共检索到557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伽红凯 卢勇
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改革是实现遗产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遗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历经多年快速发展,在迈向更高台阶的过程中,其供给侧面临三大深层矛盾,即遗产地域分布与类型结构失衡、遗产管理低效以及遗产低质量发展。问题之下,破局之要在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为指导,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调整。为此,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矛盾产生的内在肇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供给侧改革的三大实践策略。一是“调结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结构优化合理;二是“增效率”,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效率;三是“提质量”,全面提升农业文化遗产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健 顾岩峰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促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长期存在着区域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发展、学科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非协同发展、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非对称发展等结构性矛盾,严重阻碍了区域高等教育实现支撑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矛盾产生的主要肇因,客观借鉴美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经验,提出了先试先行"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设计,坚持"营造高等教育资源理性竞争生态、超前‘对表’国家战略需求、强化‘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解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助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娟 柯平
文章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认知两个维度探索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通过梳理我国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既有基础与政策依据;运用专家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获取研究者对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的见解;基于理论、政策与研究者见解,文章从研究环境塑造、研究者主题选择、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础建设、研究机制构建五个方面构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人文研究推进策略。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 数字人文 学科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 主要矛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但方 王堃翯 但欢 王刚
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数据库,利用分析软件CiteSpace,梳理了2006年以来中国核心期刊报道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主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副中心的相互合作模式;研究作者是以闵庆文为主展开的合作网络,合作强度较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地研究、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和产业化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机制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研究;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探索阶段(2006-2008年)、应用阶段(2009—2017年)、扩展阶段(2018年至今)。据此,本文就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发展提出统一学术名称、丰富研究案例、创新产业模式三点建议。研究结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决策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波 何露
农业文化遗产对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发掘与动态保护过程中需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决策服务的支持。该文运用文献研究与资源整理的方法,概要地综述了GIS技术在农业研究中和历史/文化地理领域里的应用,其中GIS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资源管理和区划为主的宏观应用、以估产和灾害管理为主的中观应用和在精确农业中3S结合的微观应用;GIS在历史/文化地理领域应用按其功能划分为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3类。结合目前GIS在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明确了GIS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空间信息测算与资源评估、复杂信息空间分析、可视化与专题图绘制,以及遗产地保护规划...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悦 石美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遗产旅游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或者说若要将其推向旅游市场,就必须面对三个基本问题,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开发、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为此,文章选取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上述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与上述问题相应的三大矛盾,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开发主体之间的矛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故而文章对其进行了多侧面的跟进研究,希冀能够引起人们的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矛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小琴 汪本学
浙江农业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章依据浙江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历史演进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分为9大农业文化遗产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美学、生态学等多重价值,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应该注意对其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间接衍生价值的区别对待。文章构建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定量评价了浙江省内8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运用增长极理论重点研究了浙江省内8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供给增长极、旅游需求增长极、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和旅游需求增长极的效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玉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并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按照文化遗产的属性划分,农村文化遗产是由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和乡村民俗遗产等关联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以促进农村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目标,必须通过实施农村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原真保护等策略,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文化遗产 整体性 保护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宗伟
[目的]为更加全面掌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尝试以中国境内已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62处农业文化遗产为数据源,通过ArcGIS 10.3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呈带状分布、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聚集型;(2)农业文化遗产地域间差异明显,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和东部,长江、黄河流域内多而流域外少,沿海多而内陆少,西南部多于西北部和东北部;(3)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聚集区域有5个,主要以京津、浙东、陇东、黔东、滇西为核心;(4)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独特的地域资源、差异化的民族特点、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结论]在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工作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引入将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提供精准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未来需要深入发掘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信息管理、资源评估、保护规划的运用深度和广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宗伟
[目的]为更加全面掌握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定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尝试以中国境内已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62处农业文化遗产为数据源,通过ArcGIS 10.3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研究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1)农业文化遗产呈带状分布、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属聚集型;(2)农业文化遗产地域间差异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冉庆国
本文以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切入点,例证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以及食品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适应的现状,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以点连线、由点到面的系统性学习思维,并将其运用到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的工作指导之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其背后的问题指向,主要便在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端面临的结构性矛盾。1978年以来,我国从土地、粮食、农民和财政资金等不同层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三权分置"基本稳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预期,通过三轮"粮改"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新型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从国家层面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其背后的问题指向,主要便在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端面临的结构性矛盾。1978年以来,我国从土地、粮食、农民和财政资金等不同层面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三权分置"基本稳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预期,通过三轮"粮改"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新型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