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3)
2023(14829)
2022(11592)
2021(10294)
2020(8347)
2019(18220)
2018(18213)
2017(35404)
2016(19142)
2015(20734)
2014(20457)
2013(20207)
2012(18322)
2011(16021)
2010(16022)
2009(15250)
2008(15248)
2007(13938)
2006(12551)
2005(11292)
作者
(55448)
(46822)
(46579)
(43742)
(29289)
(22438)
(20948)
(18346)
(17719)
(16495)
(16000)
(15243)
(14831)
(14805)
(14503)
(14102)
(13886)
(13701)
(13392)
(13340)
(11879)
(11426)
(11369)
(10711)
(10599)
(10515)
(10466)
(10329)
(9377)
(9270)
学科
(88045)
经济(87936)
(87912)
(70723)
企业(70723)
管理(64693)
(46267)
方法(34610)
业经(33442)
农业(30810)
数学(26840)
数学方法(26706)
(26157)
中国(23059)
(18616)
财务(18599)
财务管理(18585)
企业财务(17620)
(17485)
技术(17207)
地方(16418)
(15917)
贸易(15909)
(15612)
(15537)
(14721)
(14184)
(13683)
(13574)
环境(12959)
机构
学院(278262)
大学(268974)
(122219)
经济(120280)
管理(111686)
理学(96742)
理学院(95877)
管理学(94589)
管理学院(94111)
研究(89358)
中国(71683)
(66093)
(54687)
科学(54195)
(53432)
农业(50995)
业大(48304)
(44994)
(42939)
财经(42756)
中心(41927)
研究所(40824)
(39010)
经济学(37063)
经济学院(33864)
(33273)
北京(33018)
经济管理(32990)
农业大学(31996)
商学(31234)
基金
项目(187066)
科学(148667)
基金(137903)
研究(134803)
(120958)
国家(119754)
科学基金(103779)
社会(91073)
社会科(86181)
社会科学(86155)
(75346)
基金项目(73816)
自然(65701)
自然科(64254)
自然科学(64235)
自然科学基金(63156)
(60710)
教育(58176)
资助(53356)
编号(53274)
(43250)
(42358)
(41993)
重点(41308)
(40517)
成果(40516)
国家社会(38724)
创新(38496)
(36416)
(35865)
期刊
(141971)
经济(141971)
研究(74792)
(67990)
中国(51795)
农业(45536)
学报(45464)
(42684)
管理(42413)
科学(42273)
大学(34840)
学学(33787)
业经(30701)
(28300)
金融(28300)
(24143)
技术(23073)
经济研究(21504)
财经(21071)
问题(19766)
(18204)
教育(17110)
技术经济(16043)
世界(15289)
(15147)
商业(14571)
农村(14543)
(14543)
农业经济(14111)
现代(13665)
共检索到409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玉妹  李承翰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增长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本文选取2013年—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SBM_GML指数分别测算了数字农业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业绿色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在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在非粮食主产区大于粮食主产区。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用于农业绿色增长。淘宝村集聚和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数字化转型与农业绿色增长间存在显著门槛效应,随着阈值区间的提高,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正U型”关系。[结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农业绿色增长实施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慧  聂凤英  
突破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在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资本概念,探讨数字资本通过提升资本禀赋驱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认为,数字化通过传播教育功能,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知识效应和学习效应;数字化通过关系纽带功能,提高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数字化通过信息匹配功能,提高农户的自然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数字化通过金融杠杆功能,提高农户的金融资本水平,为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金融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综上,数字化能够突破农户资本禀赋不足和信息闭塞的约束,为农户“认知→意愿→行为”的行为逻辑注入新的动力,驱动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怡  吴丽玉  张齐家  王亚飞  
本研究尝试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人力资本同时纳入农业绿色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8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增长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有助于农业绿色增长,而数字化程度抑制了农业绿色增长;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农业绿色技术的改善,但明显抑制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教育性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性农村人力资本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迁移性农村人力资本呈负调节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俊  龙少波  
通过拓展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在估算了农业污染的前提下,计算了中国农业绿色TFP的增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TFP目前增长较慢,且区域差异明显;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农业绿色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如果忽视环境约束,将导致农业TFP增速的明显高估;农业税的减免促进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而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明显;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贸易条件阻碍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浦徐进   马柯旭   王彦芳  
[目的]数字化为农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该文探究了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影响机制。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村数字化显著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其次,中部最后;(2)以创新能力为传导路径,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证实创新能力是农村数字化激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3)将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设定为门槛变量,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趋势;(4)另外,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空间集聚特征。[结论](1)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力度,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2)重视农业创新,推动农村数字化与农村创新能力融合发展;(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4)采取差异化、动态化的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区域间农业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奕延  李晔  李存金  李群  
基于循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背景,对绿色数据中心的定义、标准及研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我国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论证了绿色数据中心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具有渗透性,并以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场为案例,揭示了其经营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展了基于绿色数据中心数字化循环农业的技术架构研究,得到了“大循环”与“小循环”嵌套式的数字化循环农业框架,这一框架可以帮助农场降低技术成本、保护数据安全、实现数据管理智能化,并解决有机蔬菜以次充好、抗生素残留、生产流程不规范等经营性问题,总结了研究的不足,提出利用数据中心开发平台进行工程实践、丰富农业场景案例库、强化概念内涵辨析、采用跨学科理论融合的研究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奕延  李晔  李存金  李群  
基于循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背景,对绿色数据中心的定义、标准及研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我国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论证了绿色数据中心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具有渗透性,并以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场为案例,揭示了其经营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展了基于绿色数据中心数字化循环农业的技术架构研究,得到了“大循环”与“小循环”嵌套式的数字化循环农业框架,这一框架可以帮助农场降低技术成本、保护数据安全、实现数据管理智能化,并解决有机蔬菜以次充好、抗生素残留、生产流程不规范等经营性问题,总结了研究的不足,提出利用数据中心开发平台进行工程实践、丰富农业场景案例库、强化概念内涵辨析、采用跨学科理论融合的研究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明翠琴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绿色增长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含义丰富,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方案。从绿色增长理论和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出发,文章借鉴OECD绿色增长指标框架,按照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过程,运用多种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提出评价模型,采集相关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农业增长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此阶段内农业绿色增长整体程度逐渐增强,可具体分为调整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明翠琴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绿色增长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含义丰富,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方案。从绿色增长理论和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出发,文章借鉴OECD绿色增长指标框架,按照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过程,运用多种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提出评价模型,采集相关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农业增长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此阶段内农业绿色增长整体程度逐渐增强,可具体分为调整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于华  
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必然的逻辑,也有可行是科技依据。但是数字化转型动能不足、信息化薄弱、现代化程度低、数字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阻碍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化科技支撑、培育农业数字化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农业数字新业态生成等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之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文晶   李丹  
农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重要途径。但关于农业企业数字化促进绿色化的机制剖析和情景分析方面,还有大量值得探讨的空间。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阐明农企数字化水平对其绿色生产决策的影响逻辑和内在机制,并使用293家广东省种植类农企的一手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农企数字化水平显著促进了其绿色生产程度;其中,组织一体化发挥了机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法人代表的社会地位较高或文化程度较高、企业经营年限较长、土地租期较长或得到农业补贴的情况下,农企数字化水平促进绿色生产程度的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现实启示在于,政府要继续为农企数字化提供激励性制度环境、稳定地权以促进农地长期流转期限、提升农企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使得农企数字化创新为农业绿色生产带来更大活力,助力实现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扬  郭彤彤  张子恺  
【目的】探究全国不同区域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期望为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借助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依据灰水足迹理论计算出农业灰水足迹,应用脱钩理论及其脱钩程度判定标准,测算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结果】(1)我国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西部最低;(2)我国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呈现阶段性并存在区域差异。2008—2015间,4大区域普遍处于弱脱钩状态,但2016年之后,各个区域的二者脱钩状态开始呈现扩张性负脱钩,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趋于缓和。【结论】应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并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应对区域水资源绿色利用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旭辉   陈梦伟   朱启贵  
加快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亦是中国对数字中国战略和“双碳”承诺的践行。在测度2012—2021年中国农业数字化和农业绿色化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研判中国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同关系与相对发展现状,并剖析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空间不平衡问题及其收敛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样本考察期内,全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调发展度均稳步提升,各地区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整体向协调发展靠拢,但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第二,全国相对发展类型始终处于数字化发展滞后型,但其相对发展度波动上升,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的不同步状况不断改善;第三,全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且省份间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空间互动效应对β收敛趋势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把握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效能和水平以及探寻出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策略提供实证支持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