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4)
2023(12153)
2022(10258)
2021(9381)
2020(8115)
2019(18623)
2018(18449)
2017(36119)
2016(19682)
2015(22210)
2014(22666)
2013(22619)
2012(21035)
2011(18866)
2010(19327)
2009(18357)
2008(18815)
2007(17615)
2006(15554)
2005(14021)
作者
(57923)
(48991)
(48772)
(46130)
(30884)
(23555)
(22303)
(19123)
(18296)
(17675)
(16598)
(16453)
(15552)
(15468)
(15084)
(15079)
(14888)
(14224)
(14184)
(14160)
(12196)
(12050)
(11815)
(11322)
(11172)
(10998)
(10951)
(10862)
(10016)
(9885)
学科
(90151)
(89030)
经济(88851)
(72562)
企业(72562)
管理(67936)
(46994)
方法(38396)
农业(30964)
业经(30023)
数学(29970)
数学方法(29729)
(28363)
中国(20786)
(20201)
财务(20145)
财务管理(20102)
(19712)
企业财务(18967)
技术(17530)
(16051)
贸易(16043)
(15720)
(15660)
(15595)
理论(15392)
(15304)
地方(15147)
(14357)
(14144)
机构
学院(295468)
大学(286833)
(123891)
经济(121320)
管理(118850)
理学(101474)
理学院(100480)
管理学(99016)
管理学院(98484)
研究(91435)
中国(75044)
(64203)
(60206)
(57751)
科学(55332)
农业(49450)
(48394)
业大(47689)
(47076)
财经(45387)
中心(44671)
研究所(41942)
(40901)
(37700)
北京(37291)
经济学(36559)
(35301)
师范(34985)
经济管理(34099)
经济学院(33359)
基金
项目(185402)
科学(146089)
研究(139159)
基金(133483)
(114311)
国家(113132)
科学基金(98189)
社会(88621)
社会科(83499)
社会科学(83471)
(75290)
基金项目(71424)
教育(62404)
自然(62114)
自然科(60613)
自然科学(60593)
(60477)
自然科学基金(59563)
编号(59396)
资助(53289)
成果(46821)
(41232)
(41002)
(40891)
(40716)
重点(40558)
课题(38988)
创新(37562)
(36161)
国家社会(35997)
期刊
(148978)
经济(148978)
研究(82676)
(65218)
中国(61744)
(48732)
农业(43608)
管理(43198)
学报(42213)
科学(41309)
大学(32575)
业经(31469)
学学(31014)
(29340)
金融(29340)
技术(27819)
教育(26134)
(23214)
财经(22472)
经济研究(20999)
问题(20467)
(19385)
技术经济(17608)
(15586)
农村(15349)
(15349)
商业(15169)
世界(15142)
财会(14845)
现代(14524)
共检索到447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论卫星  杨林生  
我国现阶段农业散户与农业大户之间存在的土地流转问题,主要表现为地租水平既不足以刺激农业散户的土地供给,又足以抑制农业大户的土地需求。作为地租上下限的农业大户与农业散户的土地产出水平倒挂或接近,是难以形成合理地租的深层原因;而农业大户的非企业生产者局限和生产力的缺失,致使其土地产出同农业散户一样低下,成为抑制地租上升、土地流转不畅的根本障碍。因此,包括农业大户在内的农业经营主体向资本经济的企业生产者飞跃,是实现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纪永茂  陈永贵  
本文根据福建漳州市11个市级农村固定观察点230个农户十几年来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专业大户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实践表明,发展专业大户是当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最为实际和可行的路径,专业大户应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结合发展专业大户的实际,本文提出了依靠市场力量,促使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农户间、地区间、产业间自由、合理流动,加快专业大户的培育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迁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立功  
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力量,不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追溯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满元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既不普遍,也极不规范,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改变此现状,现阶段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抛弃农地制度的理想化模式,在切实改善现有农地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工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莹  
近年来,随着"四化同步"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由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逐步向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兴起,在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负面环境进行分析,围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及金融需求特点,提出金融服务定位和方式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家骥  杨国玉  武小惠  
农业经营大户是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指农村中自筹资金能力较强、产业选择和产品定位符合市场需求、有适度的经营规模、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能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和销售渠道较稳定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大户包括家庭经营制的个体大户、雇工经营制的农场大户、合作(合伙)经营制的组织大户和公司经营制的企业大户四种类型。农业经营大户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种经营方式体现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列  王征兵  杨朔  
本研究通过对生猪养殖契约农业项目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农户在参与高附加值农业生产时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以及契约农业项目在农村实施的社会效应。经过调查发现农户在参与契约农业项目时主要的障碍是缺乏资金、技术以及市场信息。参与契约农业项目在解决农户资金匮乏和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有限,但是在企业不对参与项目的农户进行筛选的前提下契约农业项目能够帮助农户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契约农业项目能够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就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强  朱玉春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扩散源、被扩散技术、扩散技术采用者、技术扩散路径中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障碍因素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对策,期望对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建新  李宾荣  郭伟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石志恒  慕宏杰  晋荣荣  秦来寿  
基于样本区域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调查数据,利用"R-Q型因子分析"模型,在对样本农户的农业信息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农业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选择行为差异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专业大户相对于普通农户,其农业信息选择行为更规律且多元;两类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所差异;传统信息媒介在专业大户信息获取渠道中重要性相对下降;专业大户对"政策信息"具有特殊偏好等研究结论,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大鹏  刘颖  陈实  
[目的]在土地流转加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推进背景下,研究种植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排序模型重点考察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因素对农资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业贷款、基础设施、农业保险、加工销售等7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结果]江汉平原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土地流转年限、土地规模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着积极影响;土地流转价格、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结论]建议政府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方式,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市场改变着农户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亦对农户的生产结构和要素配置产生冲击。基于CFPS2018年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46个农户样本数据,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分为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从农户非农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视角,考察其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非农收入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对农户短期流动资产投资影响更大;第二,土地转出户倾向于减少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土地转入则对农户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非农收入与土地流转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考虑内生性后,土地转出对农户流动性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依然稳健;而土地转入使得农户因土地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菁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目标下推动农地流转存在诸多障碍,如农户经济利益保障不足、非农劳动力社保缺失、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本文以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农地流转滞后现象特点,探讨如何在保障农户农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基于农户自愿原则提高农地流转效果,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研究目的:探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基于2016年湖北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影响,土地转入会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94%,水田转入和旱地转入会分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10.21%和3.71%;土地转出会显著降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4%,水田转出和旱地转出会分别降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7%和8.83%。土地规模效益导致土地流入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效应大于土地转出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下降效应,而不同类型耕地作业难度差异会导致水田流转和旱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作用效果有所区别。研究结论: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程度,需要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继续加大对农机补贴的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肖柯  周波  
本文从影响种稻大户对农业新技术认知因素的经济分析入手,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种稻大户新技术认知水平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稻大户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经营规模等个体因素,其对成本节约型技术的需求和风险偏好等信息诉求动机因素,亲友乡邻、政府宣传、农业示范户、大众媒体、企业宣传推广等信息渠道因素,显著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新技术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