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7)
- 2023(16927)
- 2022(14260)
- 2021(13123)
- 2020(11237)
- 2019(25482)
- 2018(25056)
- 2017(49351)
- 2016(26844)
- 2015(30025)
- 2014(29957)
- 2013(29842)
- 2012(27991)
- 2011(25057)
- 2010(25322)
- 2009(24038)
- 2008(24242)
- 2007(22163)
- 2006(19886)
- 2005(18129)
- 学科
- 济(113669)
- 经济(113547)
- 业(101549)
- 管理(84387)
- 企(82322)
- 企业(82322)
- 农(50314)
- 方法(48960)
- 数学(40067)
- 数学方法(39653)
- 财(34038)
- 业经(33676)
- 农业(33152)
- 制(29568)
- 中国(28258)
- 银(25097)
- 银行(24952)
- 地方(24735)
- 行(23497)
- 务(22993)
- 财务(22960)
- 财务管理(22925)
- 企业财务(21700)
- 贸(21597)
- 贸易(21585)
- 易(20976)
- 技术(20591)
- 策(20488)
- 学(19802)
- 融(19612)
- 机构
- 学院(386576)
- 大学(378638)
- 济(163523)
- 经济(160029)
- 管理(152061)
- 理学(129565)
- 研究(128318)
- 理学院(128226)
- 管理学(126322)
- 管理学院(125606)
- 中国(107615)
- 农(79949)
- 京(79100)
- 科学(77612)
- 财(77226)
- 所(65857)
- 江(62477)
- 农业(61871)
- 中心(61836)
- 业大(60237)
- 财经(60136)
- 研究所(59219)
- 经(54411)
- 州(49715)
- 经济学(49046)
- 北京(49009)
- 范(47791)
- 师范(47362)
- 院(45228)
- 经济学院(44401)
- 基金
- 项目(249807)
- 科学(197455)
- 研究(183978)
- 基金(181460)
- 家(156991)
- 国家(155526)
- 科学基金(134248)
- 社会(117732)
- 社会科(111370)
- 社会科学(111338)
- 省(100864)
- 基金项目(96118)
- 自然(86419)
- 自然科(84371)
- 自然科学(84346)
- 自然科学基金(82891)
- 教育(82768)
- 划(82260)
- 编号(75232)
- 资助(73730)
- 成果(60027)
- 重点(55787)
- 部(55276)
- 发(55169)
- 创(53831)
- 课题(51423)
- 创新(49791)
- 业(49069)
- 国家社会(48035)
- 科研(47790)
- 期刊
- 济(189984)
- 经济(189984)
- 研究(114109)
- 农(78865)
- 中国(78678)
- 财(62388)
- 学报(57756)
- 管理(56174)
- 科学(55379)
- 融(52809)
- 金融(52809)
- 农业(52325)
- 大学(44198)
- 学学(42138)
- 业经(36098)
- 教育(34016)
- 技术(33751)
- 财经(29881)
- 业(28406)
- 经济研究(27961)
- 问题(25813)
- 经(25622)
- 技术经济(21187)
- 版(19818)
- 世界(19142)
- 贸(18943)
- 现代(18709)
- 理论(18212)
- 农村(17998)
- 村(17998)
共检索到59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建星
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农作用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支持粮食购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农发行还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实证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农业信贷 粮食产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爱华
政策性贷款是农业发展银行最主要的一项资产业务,也是对其资产质量起关键作用的业务。当前,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已影响了其正常经营,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其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对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业政策性银行 信贷风险 原因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解宗方
分析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的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的分析表明,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依赖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土地高产出(粮食单产)与资源低效率并存;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粮食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出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双低"现象,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障碍因素。粮食产量的波动与粮食政策关系密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政策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制定有利于粮食主产区发展的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探索一条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同步提高、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和不以牺牲粮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慧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河南省粮食产量生产能力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阐述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贺书霞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豫西南地区邓州市为例,利用调研数据,采用实证研究和函数分析的方法确定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适度规模。样本地区依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农地经营适度规模在2.47~2.97 hm2之间,这样的规模综合考虑了当地劳动力转移情况、土地流转以及同外出务工人员相比的收入情况。适度规模的确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同时也为当地土地流转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适度规模 土地流转 邓州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彤 熊建国
随着我国粮棉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棉购销企业改革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研究和探索构建符合农业政策性特点、具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特色的贷款风险防范体制,成为摆在农业政策性银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完善"审贷分离、责任明确、强化内审"的制约机制;完善"绩效挂帐、定期考评、严格奖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资格认定、等级评定、授信管理、量化分析"的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渗透式"的信贷监管机制;完善"办理抵押、落实补贴、提取准备、依法管贷"的风险转移与补偿机制;完善"以新型银企关系为基础、银政企多方联动"的风险化解机制等六种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贷款风险 防控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业政策性信贷投入与农民投入相关性分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课题组资本投入的多寡在农民收入增长率的实现过程中,始终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1996年,江西省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为723.09元,比上年增加44.42元,增长6.5%;家庭经营收入为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锋正 刘新平 刘向晖
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种植面积"稳中有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高产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但在粮食安全视角下,河南省还存在耕地面积有限、产量增长乏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恪守耕地红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平
运用Excel软件,在分析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运用预测理论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虽然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持续增加,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未来1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留长 乔家君
构建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河南省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随时间耦合的关系,并对县域单元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研究发现: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的胁迫作用和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均较为明显。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耦合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梯度分异特征。结合人均GDP把河南省109个县域划分为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协调4种发展阶段类型:低水平耦合型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山地区域;拮抗型数量最多,河南省大部分县域处于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拮抗阶段;磨合型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周边,数量最少;协调型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北侧边界线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到农业稳定、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南省固始县为研究对象,构建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调性指数模型,探讨了固始县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分析了协调性过低的主要原因。应重构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粮食补偿政策要与时俱进,增加对新型种粮主体补贴,注重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合作组织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绿色粮食生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金萍 秦耀辰
在当前耕地总量很难增加的总体形势下,粮食单产及其生产投入因素的关系研究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Moran’s I指数及散点图显示,粮食单产及其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估计的残差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因而不满足经典线性回归分析的建模条件,而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能够克服这一缺陷,并能进行参数的局部估计。河南省108个县的实践表明,GWR模型有效地降低了残差的空间自相关,各项检验指标均好于OLS估计。4个生产投入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规律存在显著差异。灌溉因素在OLS和GWR模型中均为正效应,单位播种面积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苏占伟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支农惠农的手段,助推我国农业平稳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开展范围的普及、政策力度的扩增,现行农业保险运行中的弊端及财政补贴方案的不完善逐渐凸显,存在过度依赖政策效果、经营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不足、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薄弱等问题。建议从突破瓶颈因素、促进农业保险体系创新、优化财政补贴资金投入比例、切实完备准备金的管理工作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瓶颈 制度完善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西琴 王佳敏 张远
对河南省1995-2010年粮食产量和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用水的供需态势,提出河南省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对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几年粮食产量的增加仍然依靠农业用水量的增长而获得,未来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农业用水难以满足6500万t粮食产量的需求,在本文假设的两种情景下,届时缺口分别为23.9亿m3和44.7亿m3,保障程度分别为84.0和79.1%。同时,随外调粮食输出的水量约38.3亿m3,粮食外调加剧了河南省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设定农业用水红线、给予农业水资源适当的补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按照本文的初步估算,建议的农业用水红线...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用水 红线河南省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本文从金融对河南粮食生产的支持较弱,存在金融排斥现象入手,分析了财政支持、银行支持以及期货发展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作用,提出了提升金融支持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 粮食生产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