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90)
2023(16579)
2022(13763)
2021(12852)
2020(10935)
2019(24615)
2018(24381)
2017(48009)
2016(25328)
2015(27619)
2014(27371)
2013(27113)
2012(24724)
2011(21866)
2010(22042)
2009(20595)
2008(20305)
2007(18176)
2006(15929)
2005(14007)
作者
(69574)
(58363)
(58090)
(55367)
(37073)
(27938)
(26325)
(22627)
(22087)
(20929)
(19779)
(19551)
(18488)
(18306)
(18198)
(17821)
(17110)
(17092)
(16776)
(16768)
(14355)
(14217)
(14189)
(13510)
(13207)
(13066)
(13032)
(12887)
(11807)
(11562)
学科
(108756)
经济(108634)
(102148)
管理(83928)
(83418)
企业(83418)
方法(50311)
(48628)
数学(41835)
数学方法(41342)
(34196)
业经(32754)
农业(32333)
中国(26158)
(23768)
财务(23719)
财务管理(23690)
(22979)
企业财务(22534)
(20363)
(20319)
贸易(20308)
技术(20182)
(19851)
地方(18988)
理论(17343)
(17169)
(17099)
(16889)
银行(16874)
机构
学院(358020)
大学(349277)
(156781)
经济(153922)
管理(147815)
理学(127560)
理学院(126428)
管理学(124535)
管理学院(123861)
研究(110346)
中国(90880)
(73621)
(70119)
(67174)
科学(63728)
财经(58360)
(54573)
中心(54485)
业大(53513)
(53390)
(53237)
农业(51346)
经济学(48013)
研究所(47919)
经济学院(43646)
财经大学(43030)
北京(42892)
(42571)
经济管理(41162)
(41006)
基金
项目(239980)
科学(192407)
基金(177933)
研究(177615)
(153005)
国家(151581)
科学基金(133636)
社会(116810)
社会科(110796)
社会科学(110772)
(94471)
基金项目(93990)
自然(85756)
自然科(83773)
自然科学(83749)
自然科学基金(82335)
教育(80992)
(77054)
资助(72261)
编号(70904)
成果(55409)
(54194)
重点(52752)
(52157)
(51792)
国家社会(48923)
创新(48153)
课题(47715)
教育部(47190)
人文(46867)
期刊
(174012)
经济(174012)
研究(101358)
(67013)
中国(64896)
(59551)
管理(57916)
科学(48227)
学报(48114)
农业(44868)
(41250)
金融(41250)
大学(38875)
学学(37559)
业经(34162)
技术(34144)
财经(28877)
教育(28205)
经济研究(26654)
(24870)
(23431)
问题(23366)
技术经济(19702)
世界(17491)
(17042)
统计(16991)
现代(16965)
商业(16870)
财会(16823)
(16803)
共检索到52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琪   高晓燕  
在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更好服务“三农”工作的背景下,基于2011—2020年全国2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讨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可持续性;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效应、农村创业促进效应和信贷支持效应,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位于东部地区和制度质量较高的城市,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更明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高晓燕   向念  
利用中国232个地级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基于担保分支机构设立这一政策冲击,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显著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且该影响具有长期持续性。机制分析显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有利于促进信贷资金和信贷服务下沉,从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主产区、银行存款规模大、外部风险保障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担体系,更好地引导信贷资源下沉,促进担保和信贷协同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华臣  孙瑞琪  张继武  
结合我国财政支农机制创新实践,深入分析省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设立背景和理论逻辑,并借助这一准自然实验,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视角,评估财政支农机制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缓解农户信贷约束、促进规模化经营和改善要素投入等方式实现,增产效果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设立分支机构能够有效提升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效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课题组  覃静  郑培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是现阶段完成脱贫攻坚决胜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三农"领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从广西的自治区层面,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农业信贷担保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刚  胡丽华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因此,对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乃至整个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研究中政策性贷款的担保问题提供一些合理建议:以美国的政府补助和个人信用体系的模式为主,以发展中国家的以农业产品抵押担保或偿还贷款的模式为辅,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其他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林  刘阳  
基于中国15家省级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的479笔担保贷款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农业贷款利率的分险、赋能和激活竞争三种作用机制,以及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对不同类型银行、不同类型客户农业贷款利率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客户甄别功能可以引导银行降低农业贷款利率,但其风险分担功能对农业贷款利率没有显著影响。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客户甄别功能有助于激活农业担保贷款中的银行竞争,进而实现降低农业贷款利率的政策目标。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客户甄别功能有助于降低大中型银行客户和无借贷记录客户的农业贷款利率,但对小型银行客户和有借贷记录客户的农业贷款利率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同全  田雅群  冯兴元  董翀  
农业信贷担保(以下简称“农担”)是财政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支农的创新机制。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集聚,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措施之一是提高农担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优先支持县域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担作用。中央对农担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寄予厚望。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普遍面临着“去担保化”的挑战,即银行可以直接向客户发放贷款,无需农担机构担保。农担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利用财政机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担的发展趋势与经营困境,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山东各级财政把农业信贷担保作为创新财政支农机制、破解农业融资难题的有力抓手,积极推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有序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了农业农村金融供给,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源头活水"。夯实制度基石,构建农业信贷担保的"四梁八柱"坚持"打基础、管长远",把建章立制作为推动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同全   邓晗   田雅群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是中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市场化延伸,是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的重要政策工具,对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制度演化的视角,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内在矛盾,认为这些内在矛盾是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和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乃至推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是财政支农政策和农村金融市场结合而成的市场化支农政策工具,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制度运行既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为借款方增信,为金融机构分险,也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这导致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存在政策性目标与市场化运作、增信功能与“去担保化”难以协调的矛盾。这些矛盾将推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向运行方式进一步市场化、业务多元化和业务模式数字化方向演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昊  肖雄  
本文将2018年绿色信贷资产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验证政策实施对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担保品扩容对重污染企业的非发明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对金融欠发达地区、融资约束低和社会责任强的国有重污染企业的创新效应更明显。基于以上结果,本文认为央行应综合运用担保品框架,加强其结构调整功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艳静  冯林  
农业政策性担保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工具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性、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墨西哥、尼日利亚、爱沙尼亚和坦桑尼亚4国通过设立独立运作的担保机构并明确界定农业客户、构建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建立专业优势、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依托政府的支持政策,在支持农业融资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可持续运行。上述经验对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的借鉴意义在于:提高中国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独立性、专注性和持续性,借助各参与主体信息优势降低信息成本,对各参与主体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培育担保机构专业优势以及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窦智  韩永辉  王贤彬  
关联担保是金融市场的一种重要信用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投资水平,但也会给担保企业带来债务风险,限制其创新和发展。通过关联担保风险管控对担保行为加以规范,是趋利避害、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文章依据“法与金融”的理论脉络,以《关于加强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通知》作为准自然试验,使用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关联担保风险管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关联担保风险管控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该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为除外观设计型专利外的各类专利申请量的增加;(2)关联担保风险管控能够通过规避债务违约风险、降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防止管理层短视和推动企业联盟合作四个渠道促进企业创新;(3)关联担保风险管控能克服大股东代理成本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内部治理缺陷,从而激励企业创新;(4)担保圈法规的创新激励效应离不开司法保护,且在保险市场发展较好时,该法规更能提高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文章为统筹金融风险防范和高水平企业创新、保障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全厚   梁洪波  
为加快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有效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通过财政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推动形成覆盖全国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测度2019—2022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运行效率。结果表明:(1)随机误差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体系运行效率值偏低,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加和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降低对体系运行效率有促进作用。(2)调整后体系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只有两省处于效率前沿面上,有15省低于体系均值0.902,最低的湖南省效率值只有0.65。(3)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看,体系效率先升后降,技术和创新成为影响体系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运作模式、防控业务风险是提高体系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永辉  卢星颖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金融工作聚焦的一个"关键词"。近年来,国家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关心作为金融"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扶持举措,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发展金融科技打破信息壁垒等方面也做了积极探索,为小微企业发展持续"增氧"。在此背景下,作为关键举措之一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近年来迅速发展,但实践中,该类机构在发挥政策性逆周期扶持之余,也逐渐面临自身可持续发展考验,亟须多方统筹推进与政策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江源  马松  李佳驹  吴亚璘  
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安徽模式是我国破题银担合作的有效创新,具有重要的复制推广价值。四川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借鉴创新,做大做强做优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省级担保分险体系建设,才能切实发挥担保对企业的支持作用,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