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2)
2023(10398)
2022(8566)
2021(7937)
2020(6617)
2019(14666)
2018(14388)
2017(28702)
2016(15476)
2015(17193)
2014(16881)
2013(16948)
2012(15516)
2011(13820)
2010(14342)
2009(13710)
2008(13792)
2007(12695)
2006(11684)
2005(10593)
作者
(43498)
(36958)
(36390)
(34391)
(23234)
(17549)
(16420)
(14176)
(13794)
(13311)
(12459)
(12015)
(11961)
(11498)
(11477)
(10920)
(10892)
(10720)
(10522)
(10457)
(9228)
(9012)
(8977)
(8520)
(8400)
(8317)
(8240)
(8055)
(7410)
(7368)
学科
(85622)
(68814)
经济(68727)
(68188)
企业(68188)
管理(59153)
(46414)
农业(30632)
业经(28419)
方法(27016)
(23498)
数学(19720)
数学方法(19510)
(18132)
(17403)
财务(17381)
财务管理(17368)
技术(16479)
(16458)
中国(16425)
企业财务(16422)
(12949)
(12871)
贸易(12865)
(12792)
(12583)
(11994)
理论(11956)
地方(11416)
企业经济(10679)
机构
学院(230164)
大学(217116)
(104838)
经济(102996)
管理(97104)
理学(83358)
理学院(82723)
管理学(81814)
管理学院(81405)
研究(71911)
中国(60179)
(54456)
(47391)
(43794)
农业(41549)
科学(39883)
(37340)
业大(37324)
财经(36738)
(35996)
中心(34428)
(33270)
研究所(31972)
经济学(29785)
经济管理(29585)
(28608)
经济学院(26917)
北京(26725)
财经大学(26280)
商学(26171)
基金
项目(145303)
科学(116977)
研究(112181)
基金(106096)
(90417)
国家(89386)
科学基金(78632)
社会(74042)
社会科(69961)
社会科学(69942)
(59575)
基金项目(55772)
教育(49202)
自然(48558)
自然科(47478)
自然科学(47466)
(47132)
编号(47028)
自然科学基金(46695)
资助(42359)
(36879)
成果(36427)
(33788)
(33279)
(32999)
重点(31573)
课题(31041)
(31025)
创新(30702)
(30630)
期刊
(128412)
经济(128412)
研究(66090)
(58754)
中国(46425)
农业(39942)
管理(38250)
(38167)
科学(29997)
业经(28787)
学报(28028)
(26310)
金融(26310)
大学(22980)
学学(22348)
技术(22119)
(21043)
财经(18109)
经济研究(18063)
教育(18055)
问题(17137)
(15694)
农村(14870)
(14870)
技术经济(14750)
农业经济(14642)
世界(14362)
现代(12399)
经济问题(12167)
商业(11651)
共检索到35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范庆泉  高铁梅  
农业政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实施环境,更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政策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为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利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农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分别估计了农业政策对小麦、稻谷、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影响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调整能力逐渐增强,各项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支出政策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最重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晋科  张凤荣  张琳  张迪  吴初国  孔祥斌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和楠  蒋炳蔚  赵炜涛  
文章构建2005—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财政土地治理项目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三项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财政土地治理项目的粮食增产效应强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同时,相比2005年,三项补贴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并未随时间而发生递减。由此可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应审慎渐进地推进,短期应继续坚持,长期应逐步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二是应更加重视财政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推进"藏粮于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三是应注重多元补贴支粮政策的协同配合,强化政策效应的动态评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华  胡浩  陈苏  
基于理论阐述农业生产性服务影响粮食产量的逻辑机理,利用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方法,定量估计不同环节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农机服务和施肥服务能显著提高粮食单产,以技术替代为主的施肥服务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效应更大。施肥和施药服务对规模经营户的粮食单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施肥和施药服务对农户采纳亲环境的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三,农机服务、施药服务和施肥服务对农业劳动力投入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能显著促进规模经营户转入土地,但没有证据表明农机服务和施药服务对小农户转入土地有显著影响。上述结论意味着,未来中国应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发展,对标准化程度低和道德风险发生概率较高的施肥和施药环节加强政策支持,降低服务作业成本,更好地发挥其对粮食增产和农户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道亮  傅泽田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充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农业结构调整又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创造了条件。在农业结构调整时期 ,必须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与保护 ,以便在农业遇到自然灾害或国际社会动荡时 ,能够通过具体生产过程的组织、运筹与调控 ,使储备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粮食产量 ,确保我国的食物安全 ,这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以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内涵开始 ,论述了进行这种储备的理由和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汉成   吴传清  
[目的]探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激励粮食生产的作用机制及有效路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8-2022年6省20县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效应。[结果]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正向激励效应,有效促进了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玉米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高于水稻和小麦;高风险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高于低风险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有效稳定农户经营性净收入以及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对粮食生产激励发挥了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作用。[结论]科学编制粮食作物保险发展规划,强化三大主粮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升粮食作物保险服务能力,是激励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储小俊  刘喆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粮食产量分布规律的气候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粮食单产显著地受到温度、降水这两种气候因素的影响。温度带来的是正向效应,降水则带来负向效应;温度效应存在于粮食产量的各级分位数,但是随着分位点数的上升,粮食单产的温度弹性系数趋于降低。技术进步降低了粮食生产对温度的依赖性,但对降水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炳生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或者双轨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伟大历史变革过程中。这种转变将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改革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新的,而是原来就存在的,只不过由于在原来的体制中还有着更为严重的问题,使得这些问题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改革将会解决那些原来很为严重的问题,从而使得原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问题相对地变得突出起来,从隐性变为显性,从次要变为主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宪法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建星  
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农作用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支持粮食购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农发行还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实证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万江  
中国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以来,农业转型向纵深发展,粮食生产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并经历了"V"形变化轨迹。本文构建一个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析式,从时间、空间和品种三维角度综合分析粮食产量增量变化,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泛力,三种区域布局变化的交集位于沿海地区并出现粮食减产过速,关键是稻谷这种高产品种下降过快,这将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持续性并将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潜在性隐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欧  杨进  
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2年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资本投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当前中国农业"四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在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对于非贫困地区而言,农业补贴对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更大,尤其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这表明,农业补贴可以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资本短缺,使其改善生产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洁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南北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 ,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面对干旱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的压力 ,从我国未来对粮食需求的角度 ,审视了南北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得失 ,提出调整南北农业结构和重新发挥我国南方粮食生产优势的认识 ,并就粮食面积、粮食安全、粮食加工、粮食进口等关乎农业二、三非农产业结构发展 ,农民收益增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俄罗斯农业部将粮食产量预测上调到1.05亿t。据俄罗斯农业部通报,全俄罗斯粮食收成显著增加。更准确的数据显示,谷物和粮用豆类作物加工后的总收成超过1.05亿t。据俄罗斯农业部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收获大豆250万t,油菜超过145万t。这是此类作物在俄罗斯种植史上最好成绩。与此同时,俄罗斯农业部还确认了蔬菜收获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