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5)
2023(11869)
2022(9539)
2021(8950)
2020(7549)
2019(17000)
2018(16830)
2017(32263)
2016(17149)
2015(19159)
2014(18732)
2013(19112)
2012(17717)
2011(15791)
2010(15958)
2009(15218)
2008(15293)
2007(14040)
2006(12507)
2005(11394)
作者
(48434)
(41023)
(40571)
(38409)
(25518)
(19468)
(18224)
(16128)
(15609)
(14463)
(14086)
(13441)
(13253)
(12906)
(12785)
(12222)
(11961)
(11633)
(11611)
(11599)
(10145)
(10032)
(9902)
(9379)
(9220)
(9210)
(9102)
(8901)
(8285)
(8235)
学科
(84134)
(83520)
经济(83423)
(66463)
企业(66463)
管理(59808)
(46525)
方法(35000)
农业(30670)
业经(28790)
数学(27462)
数学方法(27355)
(25096)
中国(23147)
(17558)
(17489)
财务(17481)
财务管理(17462)
技术(16610)
(16516)
贸易(16505)
企业财务(16493)
(16196)
(16049)
(14034)
(13898)
(13190)
地方(12871)
(11642)
理论(11508)
机构
学院(254499)
大学(246913)
(122895)
经济(121095)
管理(104590)
理学(89651)
理学院(88883)
管理学(88025)
管理学院(87573)
研究(85282)
中国(71767)
(56992)
(53609)
(51221)
科学(46795)
农业(43579)
(42456)
财经(42374)
业大(39964)
中心(39137)
(38768)
(38438)
研究所(38014)
经济学(37557)
经济学院(34000)
北京(32081)
经济管理(31783)
财经大学(30836)
(29546)
(29256)
基金
项目(163305)
科学(131486)
研究(122707)
基金(122612)
(105868)
国家(104838)
科学基金(91288)
社会(83961)
社会科(79418)
社会科学(79399)
基金项目(64776)
(62558)
自然(55854)
自然科(54643)
自然科学(54625)
自然科学基金(53757)
教育(53014)
(50856)
资助(48929)
编号(48359)
(38678)
(38264)
成果(37237)
(36727)
(36696)
国家社会(36132)
重点(35821)
创新(33568)
(33531)
教育部(32847)
期刊
(146434)
经济(146434)
研究(76206)
(60336)
中国(51529)
(43195)
农业(41293)
管理(40608)
科学(36243)
学报(34215)
业经(29070)
大学(27750)
学学(26852)
(26719)
金融(26719)
技术(22913)
经济研究(22089)
(21971)
财经(21675)
问题(19714)
(18880)
世界(17349)
技术经济(16627)
教育(15904)
(15313)
农村(14585)
(14585)
农业经济(14386)
国际(13454)
经济问题(13447)
共检索到391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孟晨  
通过对粮食总产量增产因素的分析,指出近40 年主要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得中国粮食总产量连上台阶。对粮食生产中各种物质投入贡献率进行了排序,其中化肥位居第一。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小麦主产区11 个省市121 个变量对小麦总产、单产与农业推广项目经费、良种覆盖率、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纯氮量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推广经费、良种、化肥均与单产密切相关。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文中还提出加大投入、依法推广的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卓乐  
农业基础设施促进粮食增产可通过扩大播种面积和提升单产水平两条路径实现,不同类型的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影响机理各有不同。利用我国2000—2018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在实证检验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粮食增产效应后发现: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能促进播种面积增加,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防范自然风险;不同类型的农业基础设施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功能和程度上存在差异。全国层面的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能显著促进粮食增产,但农业电力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却并不显著;中部地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东、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东、中部地区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赵鸣骥  卢贵敏  张立君  吕书奇  丁丽丽  李超  
旱作农业是在旱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在降水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天然降水而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或耐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耕作技术等。发展旱作农业是充分利用我国旱区农业耕地资源、发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农产品供求关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鹏  
一、中国粮食增产的历史分析 (一)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 如果按照粮食总产每增加1000亿公斤为一个增产台阶推算,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共上了3个台阶。1949~1958年上第一个台阶,粮食总产由1132亿公斤上升到2000亿公斤;1959~1978年上第二个台阶,粮食总产由2000亿公斤上升到3047亿公斤;1979~1984年上第三个台阶,粮食总产由3047亿公斤上升到4073亿公斤;1985年以后正在攀登第四个台阶,到1994年粮食总产达到4450.1亿公斤,距台阶产量尚有近500亿公斤的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保忠  曾福生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先行资本",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系统评估了2000—2013年中国28个省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粮食增产效应,分别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和"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PSVAR)方法进行了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并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以及粮食主销区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而言,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有效促进了我国粮食增产;分区域而言,农业基础设施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了不同的粮食增产效应,表现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此外,农业基础设施使用寿命短,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增产效应在第3年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保忠  曾福生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先行资本",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系统评估了2000—2013年中国28个省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粮食增产效应,分别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和"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PSVAR)方法进行了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并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以及粮食主销区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而言,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有效促进了我国粮食增产;分区域而言,农业基础设施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了不同的粮食增产效应,表现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此外,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保忠  曾福生  
粮食安全保障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撑。为分析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文基于省级农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依然是保障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而农村交通设施对粮食增产的效应最小且不稳健,农业电力基础设施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显著增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忠信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好形势,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组织实施基本农田保护、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和配套服务保障等三大体系建设,促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植宝  张圣旺  王义贵  周鑫  
本文通过姜堰市建国47年来历史资料的分析,阐述了科技推广在粮食增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了科技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现状和潜力,提出了县级以下依靠科技推广增粮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满德  张琪  程国强  
基于内生性视角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全球116个粮食生产国2001—2017年数据,分别从整体和分组两个维度检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球粮食生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有效促进全球粮食增产,其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增产效应要优于中等收入国家。同时粮食产量提高在不同国家组均表现为促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此外,粮食价格提高和土地、肥料、农药等投入增加可有效促进粮食增产,而劳动投入增加则反向影响粮食产量。因此,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促进全球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但因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等差异,仍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满德  张琪  程国强  
基于内生性视角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全球116个粮食生产国2001—2017年数据,分别从整体和分组两个维度检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球粮食生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有效促进全球粮食增产,其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增产效应要优于中等收入国家。同时粮食产量提高在不同国家组均表现为促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此外,粮食价格提高和土地、肥料、农药等投入增加可有效促进粮食增产,而劳动投入增加则反向影响粮食产量。因此,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促进全球粮食增产的关键因素,但因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等差异,仍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普亮  
基于1996年~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促进了粮食增产,但这种促进效应总体上比较微弱,而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同时,不同类型的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尽一致,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成为推动粮食增产的积极因素,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提升财政农业资金使用效率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内在要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党夏宁  
我国耕地数量和质量持续下降,过度依赖化肥提高粮食单产的耕作方式已经使得粮食边际产出率呈下降趋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是实现粮食增产的现实选择。本文论证了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促进机理,选用1991-2008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和测算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维宸  
根据农业部调查及主要产粮大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1万亿斤,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已成定局,单产和总产都将再创历史新高。喜讯令人倍感耕地保护责任之重,同时也印证了土地整治之功。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和确保粮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海芸  於海滨  
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产。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跨过恢复性增长期,进入稳定期,其意义深远。成就来之不易,且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功不可没。粮食增产耕地保护功不可没八年来,国家为了加强耕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