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1)
- 2023(8708)
- 2022(7204)
- 2021(6670)
- 2020(5741)
- 2019(12627)
- 2018(12633)
- 2017(25103)
- 2016(13372)
- 2015(14852)
- 2014(14706)
- 2013(14915)
- 2012(13574)
- 2011(12026)
- 2010(12524)
- 2009(12148)
- 2008(12597)
- 2007(11844)
- 2006(10874)
- 2005(9986)
- 学科
- 业(80990)
- 企(64542)
- 企业(64542)
- 济(61832)
- 经济(61639)
- 管理(52926)
- 农(44887)
- 农业(29870)
- 业经(27613)
- 方法(23291)
- 财(22646)
- 务(16897)
- 财务(16879)
- 财务管理(16862)
- 制(16026)
- 中国(15966)
- 企业财务(15907)
- 数学(15475)
- 数学方法(15308)
- 技术(15183)
- 策(14402)
- 体(12554)
- 和(12121)
- 划(12023)
- 理论(11735)
- 企业经济(10947)
- 贸(10704)
- 贸易(10697)
- 易(10306)
- 经营(10266)
- 机构
- 学院(201093)
- 大学(192079)
- 济(90504)
- 经济(88917)
- 管理(85331)
- 理学(72732)
- 理学院(72148)
- 管理学(71351)
- 管理学院(70978)
- 研究(61144)
- 中国(52524)
- 农(46794)
- 财(42587)
- 京(39266)
- 农业(35043)
- 江(33530)
- 科学(33349)
- 财经(32906)
- 业大(31754)
- 所(30564)
- 中心(29698)
- 经(29523)
- 研究所(26615)
- 州(25811)
- 经济学(25786)
- 经济管理(25786)
- 北京(24284)
- 财经大学(23325)
- 经济学院(23239)
- 商学(23181)
- 基金
- 项目(122396)
- 科学(98875)
- 研究(95948)
- 基金(90061)
- 家(75503)
- 国家(74561)
- 科学基金(66372)
- 社会(65550)
- 社会科(60828)
- 社会科学(60805)
- 省(50125)
- 基金项目(47926)
- 教育(41366)
- 编号(40498)
- 自然(39894)
- 自然科(39026)
- 自然科学(39019)
- 划(38736)
- 自然科学基金(38391)
- 资助(35133)
- 业(32677)
- 成果(31991)
- 创(28606)
- 部(27796)
- 农(27743)
- 发(27484)
- 制(26867)
- 国家社会(26345)
- 重点(26005)
- 课题(25852)
- 期刊
- 济(116974)
- 经济(116974)
- 研究(60034)
- 农(51849)
- 中国(41908)
- 财(36227)
- 农业(34608)
- 管理(33845)
- 科学(26560)
- 业经(26420)
- 学报(24382)
- 融(22734)
- 金融(22734)
- 大学(20558)
- 学学(19692)
- 技术(18299)
- 业(17592)
- 财经(16903)
- 问题(15978)
- 教育(15736)
- 经济研究(15431)
- 经(14651)
- 农村(14231)
- 村(14231)
- 农业经济(13883)
- 技术经济(12944)
- 世界(12701)
- 经济问题(11176)
- 现代(10689)
- 版(10613)
共检索到31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士辉
农业推广工作是农业科研与应用的桥梁,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业推广工作日益得到加强,目前已拥有34万农业科技推广大军,然而并没有因此而取得理想的推广结果,大批农业科研成果仍深锁在城市的经院里,只有占总数30%左右的农业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以市场机制和农业的政治力量作为农业推广资源的慢速度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柳中权
(一)城乡混合型社区的发展与城市化城乡混合型社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及由此引起城乡关系的变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也是8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热点之一。关于城乡综合型社区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概念的选择,由于社会学工作者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尽相同,尚无一致意见。有的学者把它界定为“中介社区”,有的则称为“城乡边缘社区”是指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同时兼有两者的一些要素的社区、主要指小城镇,即县镇、其它建制镇和乡镇。也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强
一、外向型农业的理论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国际间的互相交换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互相流动、互通有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外向型农业的建立和发展正是经济越来越国际化的必然产物。其理论依据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农业产中服务业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发展农业产中服务业要高度重视农机服务业的重要节点作用,正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对我国发展农业产中服务业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并采取相应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景江
高效农业即高效率农业,其价值判断准则有四条:A.农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B.作物和畜禽单产高水平;C.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D.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高效率。从我国农业的资源条件和现实状况出发,我国发展高效农业应选择劳动技术密集型目标模式和相关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袁永新
关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袁永新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牛若峰
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牛若峰邓小平同志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他曾三次讲到农业的“两个飞跃”,而且讲得很明确:“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适度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姜长云
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资源比较优势战略 ,根据增强竞争优势的要求 , 进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定位。要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 ,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为此 ,要 高度重视农业企业家的成长 ;把加强农业产前、特别是产后开发 ,作为我国农业增强竞争 优势的重点 ;加大农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力度。要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 ,加强农业污染的 治理。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 ,优化农民的融资环境。为此 ,要加快改革 农村信用社 ;谨慎积极地发展民间金融 ;探索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 ;加快信用担保 机制的建设 ,加大农村金融政策的调整力度。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竞争优势 金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嵩龄
感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关注,仅在1996年上半年已发表了两篇有份量的环境经济学论文:“城市规模与城市污染——数量模型的分析”(孔爱国、郭秋杰,1996年第2期,第53-58页)以下简称“孔、郭”论文;和“90年代初我国生态破坏诱发的水旱灾害的损失计量”(张晓,1996年第5期,第56-64页),以下简称“张”文。文章力图对各自所论问题给予较为严谨而规范的数学处理,这在我国的这些领域中尚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承泓
跟着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建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农村生产力,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转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顺应历史,实现这一转变?笔者认为,亟待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尽快培育士地、劳务、金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所谓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各种经济活动通过市场进行,以求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因而,首先必须让各种农业生产要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希仁
农户行为与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张希仁农户是农业文明浪潮的象征与产物,是我国二千多年延续下来的一个社会细胞和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建国初期,由于土地改革焕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激发了我国农户经济的空前发展。50年代后期,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农户经济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荣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占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农行恢复以来,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及时发放贷款,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展望未来,农业信贷将发生哪些变化,应采取哪些信贷对策?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今后围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改革和加强农贷管理,努力实现以下两个转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毛志强
新疆农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多次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按照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的构想,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业发展路径。农业第一个飞跃孕育、蓄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农业第一个飞跃为第二个飞跃提供了新的起点。新疆农业现代化正处于第二个飞跃的新阶段,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跃升。
关键词:
新疆 农业现代化 飞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