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4)
- 2023(13957)
- 2022(11465)
- 2021(10388)
- 2020(8654)
- 2019(18795)
- 2018(18413)
- 2017(35377)
- 2016(19241)
- 2015(20541)
- 2014(20096)
- 2013(20048)
- 2012(18434)
- 2011(16402)
- 2010(16537)
- 2009(15657)
- 2008(15655)
- 2007(14193)
- 2006(12722)
- 2005(11356)
- 学科
- 济(89248)
- 经济(89151)
- 业(87838)
- 企(70611)
- 企业(70611)
- 管理(64912)
- 农(46539)
- 方法(34793)
- 农业(31023)
- 业经(30696)
- 数学(26930)
- 数学方法(26774)
- 财(26093)
- 中国(20512)
- 地方(19374)
- 务(18935)
- 财务(18932)
- 财务管理(18915)
- 企业财务(17969)
- 制(17967)
- 技术(17068)
- 贸(15770)
- 贸易(15765)
- 策(15445)
- 易(15354)
- 划(14855)
- 学(14727)
- 体(14495)
- 和(14060)
- 环境(12761)
- 机构
- 学院(282614)
- 大学(271819)
- 济(121473)
- 经济(119432)
- 管理(112176)
- 理学(97439)
- 理学院(96415)
- 管理学(95118)
- 管理学院(94612)
- 研究(92647)
- 中国(73236)
- 农(67276)
- 科学(58433)
- 京(55657)
- 财(52339)
- 农业(51992)
- 业大(49596)
- 所(47500)
- 研究所(43368)
- 江(43181)
- 中心(42695)
- 财经(42029)
- 经(38219)
- 经济学(36209)
- 州(33804)
- 北京(33780)
- 范(33253)
- 经济管理(33194)
- 经济学院(33022)
- 院(32905)
- 基金
- 项目(192987)
- 科学(153760)
- 基金(141941)
- 研究(137704)
- 家(125437)
- 国家(124200)
- 科学基金(107224)
- 社会(91767)
- 社会科(86768)
- 社会科学(86744)
- 省(78331)
- 基金项目(76776)
- 自然(69685)
- 自然科(68087)
- 自然科学(68068)
- 自然科学基金(66920)
- 划(63690)
- 教育(59714)
- 资助(55193)
- 编号(54309)
- 发(43944)
- 重点(43399)
- 业(43378)
- 创(42952)
- 部(41874)
- 成果(40224)
- 创新(39455)
- 国家社会(38332)
- 农(36712)
- 科研(36702)
- 期刊
- 济(142249)
- 经济(142249)
- 研究(75053)
- 农(68376)
- 中国(51000)
- 学报(46755)
- 农业(45894)
- 科学(44839)
- 管理(41588)
- 财(41057)
- 大学(35520)
- 学学(34805)
- 业经(30957)
- 融(26885)
- 金融(26885)
- 业(23971)
- 技术(22715)
- 经济研究(21234)
- 财经(20652)
- 问题(19551)
- 经(17871)
- 教育(17295)
- 技术经济(15915)
- 版(15531)
- 世界(14885)
- 资源(14795)
- 商业(14739)
- 农村(14438)
- 村(14438)
- 农业经济(14187)
共检索到410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玉凤 刘红玉 王翠晓
从流域尺度,利用G 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1967—2005年3个时段农业排水渠和湿地景观结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定量讨论了排水渠系对湿地景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①1967年后农业排水渠的修建改变了流域水文格局,使完整流域分化为特征明显的3个亚区;②在过去的30多年中,流域内排水渠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加,结构复杂化,尤其在1983年后增加趋势尤为明显;排水渠密度在空间上发生明显分异,上游>中游>下游;③流域湿地的景观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湿地面积减少、景观多样性降低、结构严重破碎化趋势;④农业排水渠的建设是导致流域湿地景观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翠晓 刘红玉
论文利用小三江平原区域的土地利用-湿地景观数据库,提取别拉洪河流域地形、土地利用和排水工程等数据,进行流域景观制图,包括3个时期,1967、1983和2005年,并将该流域划分上、中、下游3个分区。在此基础上利用Arcview3.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辅助FRAG-STATS生态学软件对湿地景观图计算和分析6个景观格局指标。结果表明:排水工程之前,各分区自然湿地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且呈大块连续状分布,自然状态保存完好;排水渠大量修建之后,由于水文条件的改变,导致湿地类型的演替和湿地格局的变化。沼泽地因排水基本消失,草甸及其他沼泽类型也大片被排干,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旱地等非湿地景观,湿地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国坤 邓伟 吕宪国 宋开山 李恒达 张洪岩
论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手段,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模型,对新开河流域湿地近33年(1969—2001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活动的加强和水文条件的变化,新开河流域湿地不同程度地转化为草地、耕地、沙地和盐碱地,植物群落发生逆向演变。期间湿地总面积经历了大幅度减少到显著增加的落起过程;②新开河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严重,2001年沼泽地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斑块周长较1969年分别减少了71.02%、71.08%、64.76%,景观破碎化指数由0.78上升到0.93。有关研究成果可为该流域湿地保护及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春连 张镱锂 王兆锋 摆万奇
以2006年中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拉萨河流域湿地类型矢量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在ArcGIS支持下,基于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貌区3个不同尺度开展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湿地景观格局特征不同,高寒草甸湿地景观是流域湿地基质景观,占湿地总面积的77.74%。藏北嵩草沼泽草甸是高原湿地的核心生态系统类型(占65.45%),其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的聚散程度等景观指数都具有极大值。河源区湿地类型简单,仅5种,斑块破碎度较高。河谷区湿地景观类型丰富(13种),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1.841),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当雄盆地区优势度指数最大(1...
关键词:
拉萨河流域 高寒湿地 景观特征 地貌分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张世奎 吕宪国
挠力河流域面积为241.67×104hm2。其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流域具有极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从1980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流域湿地景观和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然湿地资源从1982年的53.32×104hm2变成2000年的17.17×104hm2,减少了67.8%;而水田面积却增加了38.5倍,同时,旱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该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近20年来该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进行时空定量分析;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动态变化,探讨流域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土地利用与湿地之间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湿地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湿地 景观变化 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晓娟 范文义 蔡体久
以增加流域内水源涵养能力这一生态功能为核心,借助于GIS平台对公别拉河流域现有植被类型的地理空间分布、林种和树种组成、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建立了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定量评价的直观影像数据库,确定了流域内适宜的覆盖率,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区域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GIS 水源涵养林 景观格局 功能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丽丽 万云 盛晟 温腾 徐驰 安树青
利用Landsat遥感数据定量研究了淮河流域1995—2007年间各湿地类型的规模变化,分析了其变化特征,辨识了湿地消长的热点区域,并研究湿地变化热点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流域内水田、库塘等人工湿地大幅增加(净增量分别占1995年湿地总面积的16.81%、4.57%);湖泊、沼泽等自然湿地则明显减少(净减少量分别占1995年湿地总面积的1.06%、2.79%),且多转为人工湿地。湿地变化热点多分布于流域东部及南部;人工湿地变化热点分布连续而集中,自然湿地变化热点则稀少而分散。高程和气温对人工湿地增长热点及自然湿地减少热点的发生影响强度相对较高;社会经济与可达性因素对热点的发生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来斌 白军红 严登华 肖蓉 黄辰
应用ArcGIS软件,对雅砻江流域湿地1986和2000年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矢量化处理,用Apack软件进行湿地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研究了近15a雅砻江流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近15a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面积减少,减少量为494.04hm2,占2000年湿地总面积的0.506%;(2)两个时期内湿地斑块密度保持不变,湿地景观的聚集度都很高,均在0.99以上,湿地景观集中分布,破碎化水平低;(3)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水平和均匀度水平较低,而且两指数在两个个时期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且各类湿地景观比例差异相对较大,沼泽湿地景观控制的程度较高;(4)雅砻江流域的5类湿地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玉凤 刘红玉 张华兵 孙一鸣 李玉玲
景观健康是近年来随着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景观生态学概念,旨在探讨景观尺度下生态健康的问题。论文针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特征,构建能够反映其特征的景观功能分类体系,建立景观结构健康和水环境健康的评价模型,并在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景观健康进行综合评价,探讨西溪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公园景观总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景观健康程度由公园内部向周边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湿地公园作为"湿岛",受到周边环境的强烈影响。其中,景观疾病的区域占公园总面积的20.42%;景观不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20.97%;景观亚健康的区域占整个公园的34.98%;景观健康和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摆万奇 尚二萍 张镱锂
引入生物完整性理论,在敏感性指标和人为干扰脆弱性指标基础上,增加了16个反映湿地植被、鸟类和鱼类状况的生物完整性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脆弱度,对拉萨河流域主要湿地的脆弱性进行多尺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村级、乡镇级和县级3个尺度上,拉鲁湿地、甲玛湿地、塘嘎郭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的脆弱度(R)分别为(3.6767,3.7337,1.9138,2.1757)、(2.7058,3.5844,2.8329,2.8461)和(3.5962、3.5923、2.9239、2.9371)。村级和县级尺度结果相近,与乡镇级尺度相差较大;②拉鲁湿地和甲玛湿地的脆弱性来源主要是放牧活动和气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麦荣军 谢波 杨艳玲 闫向玲 孙飞云
对人工湿地在丁山河流域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基于可行性研究,根据处理水质、水量等要求,进行湿地床结构和布水系统设计;依据耐污性、景观性等原则进行湿地植物的选择,同时强调管理维护对人工湿地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作用。最后对人工湿地的低碳效应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低碳治理 植物选择 低碳效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颖 王琦 王艳 杨明 李慧 栾天新
为了解凌河流域人工湿地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探讨湿地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凌河流域共6个人工湿地,于汛前(5月)、汛中(6月)和汛后(10月)对湿地布点采样,监测了湿地进出水前后水体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总悬浮固体(TSS)等指标变化,分析了各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大部分湿地对水体COD、NH3-N、TP和TSS等污染物具有较好地去除效果,部分指标去除率达90%以上。不同时期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其中5月去除COD的有效点位最多,6月去除TP的点位最多,10月去除COD和TSS的点位最多。不同类型的湿地对污染物...
关键词:
凌河流域 水体 污染 人工湿地 去除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作轮 赵锐锋 张丽华 祝稳 李洁 梁丹
尺度的选择一直是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以黑河中游湿地为例,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和空间形态学准则构建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利用面积频率统计法、卡方分布归一化尺度方差、分维数距平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干旱内陆河流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和最佳窗口尺度。结果表明:1)类型变化追踪模型能实现基于像元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弥补传统湿地景观破碎化研究主要基于景观和斑块类型水平尺度,难以深入解析湿地空间演变过程的不足;2)黑河中游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窗口尺度为150 m×150 m~450 m×450 m,最佳窗口尺度为250 m×250 m。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黑河中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德民 宫辉力 胡金明 赵魁义
对我国所剩为数不多的淡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原生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对于湿地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多年期遥感影像提取洪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分类信息,在GIS支持下,进行了群落、植被型和景观带3个尺度的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草甸灌丛景观是研究区的基质性景观,草甸和沼泽湿地共同占据了研究区植被型的核心地位,小叶章-苔草群落则是植物优势群落。植物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特征表现为:草甸灌丛分布在广阔的河间干湿交替地带,沼泽湿地主要成条带延伸于河道与洼地带,岛状林则出现在地势较高的岗地段,呈断块分布。研究区典型沼泽湿地面积7年间缩小约10%,周边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缺失是退化主要驱动因素,应尽早...
关键词:
湿地 景观 格局 水文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