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2)
- 2023(13895)
- 2022(11583)
- 2021(10689)
- 2020(8755)
- 2019(19626)
- 2018(19465)
- 2017(36860)
- 2016(20273)
- 2015(23023)
- 2014(23351)
- 2013(23110)
- 2012(21844)
- 2011(19693)
- 2010(20613)
- 2009(19399)
- 2008(19731)
- 2007(18533)
- 2006(17057)
- 2005(15881)
- 学科
- 济(92004)
- 经济(91871)
- 业(90265)
- 企(71929)
- 企业(71929)
- 管理(69347)
- 农(47561)
- 业经(32141)
- 农业(31921)
- 方法(30486)
- 财(27578)
- 中国(27549)
- 地方(22830)
- 数学(21605)
- 制(21451)
- 数学方法(21267)
- 务(19320)
- 财务(19277)
- 技术(19247)
- 财务管理(19232)
- 企业财务(18131)
- 理论(17211)
- 策(16910)
- 贸(16400)
- 和(16393)
- 贸易(16383)
- 易(15857)
- 体(15551)
- 银(15481)
- 银行(15461)
- 机构
- 学院(303396)
- 大学(292809)
- 济(125300)
- 经济(122490)
- 管理(115964)
- 研究(101807)
- 理学(96995)
- 理学院(95962)
- 管理学(94470)
- 管理学院(93912)
- 中国(84006)
- 京(63902)
- 农(63202)
- 科学(60431)
- 财(60119)
- 所(52944)
- 江(51993)
- 农业(48031)
- 中心(47983)
- 研究所(46579)
- 业大(46259)
- 财经(45443)
- 州(41455)
- 北京(40882)
- 经(40689)
- 范(39958)
- 师范(39605)
- 省(36601)
- 院(35768)
- 经济学(35666)
- 基金
- 项目(181642)
- 科学(142984)
- 研究(139791)
- 基金(127853)
- 家(109284)
- 国家(108047)
- 科学基金(93274)
- 社会(88372)
- 社会科(83172)
- 社会科学(83146)
- 省(75265)
- 基金项目(67165)
- 教育(62891)
- 划(60121)
- 编号(60087)
- 自然(57377)
- 自然科(56019)
- 自然科学(56008)
- 自然科学基金(55010)
- 资助(51469)
- 成果(48803)
- 发(44756)
- 课题(41570)
- 重点(40221)
- 创(40118)
- 业(39694)
- 部(39397)
- 发展(36786)
- 创新(36650)
- 性(36450)
- 期刊
- 济(164469)
- 经济(164469)
- 研究(93855)
- 中国(73659)
- 农(65434)
- 财(50055)
- 管理(47504)
- 农业(43909)
- 学报(42668)
- 科学(42020)
- 教育(37610)
- 融(34600)
- 金融(34600)
- 大学(33533)
- 业经(32958)
- 学学(31419)
- 技术(30160)
- 业(23086)
- 财经(22721)
- 经济研究(22558)
- 问题(21610)
- 经(19758)
- 技术经济(17506)
- 世界(16338)
- 农村(15789)
- 村(15789)
- 版(15667)
- 贸(15657)
- 现代(15244)
- 农业经济(15156)
共检索到496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胡恒觉
发展集约持续农业是北方旱农地区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40余年旱农开发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所证实的现实选择.该区发展持续农业应该注意其生产力波动性、高强度投资效益迟缓性、结构调整时滞性及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差等特点,正确处理旱地潜力与适度开发、高产与高效之间的关系.树立发展商品型高效旱地农业新观念,增加投入,提高旱农集约度;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加快产业高级化,在区域开发上,应实行梯度递进带动模式,正确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旱农综合开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泽平
农业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二者有机地统一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之中。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节约使用农业自然资源,重视农业增长质量,反对农业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持农业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努力控制农业人口的增长,注重提高农民的素质
关键词:
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再生产,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水英
本文概述了浙江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具备的基础、难点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走安全、集约、高效、协调发展的道路和相应实施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巽浩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议程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可持续性的内涵,发展与环境、现代农业与持续农业、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集约与持续、发展与萎缩等的关系。文章强调,21世纪中国要通过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生产、经济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结合,为了持续发展,中国在农业上要狠下真功夫,从根本上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否则持续发展将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现代农业,集约,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冬生
本文回顾了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发现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存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贫困、农业生产波动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并探究得出其形成恶性循环的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优势条件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指出地区农业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农业之路,通过农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联合开发与整体布局、农村制度创新及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态势 对策 东北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红菱
社会保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保险问题,把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社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海平 张明鑫 王欢 纪秀美
对宁南山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区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在详细分析该区人口现状、各年份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开发宁南山区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抓好生态移民工作、开发人力资本、加快地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及转变和提高人们思想观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顺 褚保金
重点阐述了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目标;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是当务之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刻不容缓;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运用法制、经济和市场机制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冰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王冰可持续发展是既强调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强调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是要节约和保护资源,使各种资源能满足世世代代人的需要。就土地资源而言,最突出的矛盾是其稀缺性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对于中国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晨 熊元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旅游业界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从基础生态和旅游业生态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从制度性根源对旅游业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作出阐述,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制度的安排对策。
关键词: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亚荣
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而如何实施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学科多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有许多种方法。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 ,在可持续发展中能发挥其工程性的作用。本文就这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地理学 可持续发展 工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管琳 翟光红
安徽北部地区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粮棉产区,目前不但工业和城镇化水平大大落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农业发展同样落后全省平均水平。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农业科技应用落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等是制约皖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加强土壤治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及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才能推动皖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安徽北部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