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2)
2023(12018)
2022(9873)
2021(8956)
2020(7816)
2019(16983)
2018(17113)
2017(33114)
2016(17762)
2015(19822)
2014(19962)
2013(19789)
2012(17992)
2011(16120)
2010(16714)
2009(16271)
2008(16529)
2007(15617)
2006(14123)
2005(13169)
作者
(50670)
(42632)
(42594)
(40216)
(27221)
(20399)
(19177)
(16459)
(16248)
(15405)
(14665)
(14313)
(13778)
(13759)
(13400)
(12926)
(12507)
(12423)
(12338)
(12270)
(10705)
(10495)
(10396)
(10031)
(9650)
(9624)
(9575)
(9514)
(8511)
(8468)
学科
(95287)
(77421)
经济(77284)
(76663)
企业(76663)
管理(70656)
(45860)
方法(30991)
农业(30515)
业经(30401)
(29115)
(23744)
数学(22636)
数学方法(22488)
技术(20881)
中国(20683)
(20663)
财务(20634)
财务管理(20602)
企业财务(19530)
(17206)
(16331)
(15247)
银行(15227)
理论(14938)
(14529)
(14522)
体制(13909)
(13844)
贸易(13836)
机构
学院(269773)
大学(262655)
(117896)
经济(115666)
管理(110398)
理学(93519)
理学院(92748)
管理学(91740)
管理学院(91229)
研究(81917)
中国(70497)
(59705)
(53955)
(53785)
财经(45966)
科学(45019)
(43937)
(41461)
农业(40725)
(40558)
业大(39705)
中心(39331)
研究所(35574)
经济学(35182)
(34132)
北京(33388)
财经大学(33346)
经济学院(31733)
经济管理(31523)
商学(30510)
基金
项目(166113)
科学(133338)
研究(128073)
基金(122489)
(103394)
国家(102285)
科学基金(90472)
社会(85207)
社会科(80491)
社会科学(80471)
(66318)
基金项目(64755)
教育(57000)
自然(55294)
自然科(54052)
自然科学(54042)
自然科学基金(53158)
(52814)
编号(52701)
资助(48665)
成果(42247)
(39003)
(38192)
(38097)
(38007)
重点(36060)
(35560)
国家社会(35392)
课题(34897)
创新(34760)
期刊
(144895)
经济(144895)
研究(83338)
(57653)
中国(57070)
(50426)
管理(43945)
农业(38391)
科学(35892)
学报(35153)
(33717)
金融(33717)
业经(29170)
大学(29122)
学学(27970)
技术(26374)
财经(24322)
教育(22929)
(20824)
经济研究(19966)
(19690)
问题(19158)
技术经济(16938)
农村(15156)
(15156)
世界(14841)
农业经济(14065)
(13943)
财会(13899)
现代(13840)
共检索到421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邱树广  
本文认为有6个因素产生农业技术风险,并提出了技术风险转移3种方式和转移度合理界定公式,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邱树广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风险的存在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质量风险等,则制约着技术进步的进程,因此必须对技术风险进行适度转移。而要适度转移技术风险,必须选择恰当的风险转移方式和合理界定技术风险的转移度,並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有助于风险转移的保障性措施。本文围绕着上述一系列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朝全  郑建华  
农业技术推广不力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切实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诱导创新模型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建立新机制的现实约束,提出了这种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各地在实践中对农业技术转移的模式和组织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表现出突出的区域性特征。在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中应大力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并通过加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民无偿提供公益性的适用技术的能力和采取市场机制向农村输送新技术和高技术两个方面,来改善农业技术转移体系的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立才  庄丽娟  黄祖辉  
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取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本国的农业生产率,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业技术差距。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层面,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业技术国际转移的作用机制、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超  
民国时期苏联农业技术通过官方聘请苏联专家、派遣留学生、进出口贸易,以及两国侨民移居、兴办企业、边民往来等途经向中国转移,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经验和农业机械、良种等的技术要素。这些技术比较适合中国农业自然条件和生产需要,应用推广改造传统农业增产增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消费结构改善,促进机械化、集约化、商品化进而推进了区域农业近代化。同时,在一些方面为新中国初期引进与推广应用苏联农业技术奠定了初步基础,引进农牧品种改良地方品种,形成杂种群在新中国先后育成一批新品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轶群  孔婷婷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来源。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我国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除非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能以更快速度增长,否则短期内很难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二是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对农民增收有直接作用,还会通过劳动力转移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人力资本、农业财政投入及市场化对农民增收均有显著贡献,自然灾害对农民增收影响为负。人力资本和市场化更有利于东部地区农民增收。自然灾害减少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对东、西部地区影响不大。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三大区域较为一致。三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直接作用拉大了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尽管经由劳动力转移的间接作用缩小了该差距,但不足以改变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卢华  胡浩  傅顺  
利用江苏省苏州、淮安、扬州和徐州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一步法实证检验农地产权、非农就业风险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权清晰能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流转地较承包地和自留地的农业技术效率更高;非农就业风险分散了农户对农业照料的时间和精力,风险越大,农业技术效率越低。为此,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移,加大非农就业培训,重视劳动者权益保障,有利于提升农业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素英  张俊飚  
在分析我国与农业科技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要素禀赋之间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业技术转移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技术转移所存在的潜在优势与劣势。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旨在推动我国农业技术对外转移的竞争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素英  张俊飚  
农业技术国际转移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球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更有效配置。作者在分析我国农业水土资源要素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业技术国际转移过程中资源要素流动的分析,着重从虚拟水、农产品净贸易实际耕地占用量、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利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农业技术对外转移竞争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浪  
跨区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已初显成效,但由于受物质、权利、人力、社会等资本困境的影响,其市民化仍存在城市融入、社会剥夺、政治边缘化、社会冲突等方面的风险。本文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解构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的基本结构,并构建一套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以此识别其市民化社会风险的类型、等级、发生概率、危害大小等内容。同时,运用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和方式,探索出多元主体治理、系统治理、同步治理三种治理模式,从而提升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治理的实效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浪  
跨区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已初显成效,但由于受物质、权利、人力、社会等资本困境的影响,其市民化仍存在城市融入、社会剥夺、政治边缘化、社会冲突等方面的风险。本文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解构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的基本结构,并构建一套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以此识别其市民化社会风险的类型、等级、发生概率、危害大小等内容。同时,运用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和方式,探索出多元主体治理、系统治理、同步治理三种治理模式,从而提升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治理的实效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减少0.611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优化、品种多样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584%、0.2724%和0.475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29...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贤华  何陆金  金洪  
文章将农业技术的固定成本、买入价格与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及潜在的投资不可逆性纳入农业技术的不确定性理论当中。随后,对农业发展与资本、劳动以及技术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与资本要素相比,劳动投入仍是影响安徽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农业技术风险和农业产值之间呈正向关系,这其实是由于农业技术风险与农业技术多样化的同源所致。根据上述研究,对安徽省农业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宇薇  汪红梅  
基于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农业发展质量,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探讨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将逐渐产生不利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也呈下降趋势;农业技术进步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而劳动力转移并未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质量作用中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