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6)
- 2023(14171)
- 2022(11866)
- 2021(10855)
- 2020(9487)
- 2019(21361)
- 2018(21411)
- 2017(40878)
- 2016(22445)
- 2015(25548)
- 2014(25952)
- 2013(25531)
- 2012(24040)
- 2011(21493)
- 2010(22115)
- 2009(21089)
- 2008(21478)
- 2007(20116)
- 2006(17787)
- 2005(16106)
- 学科
- 济(97470)
- 经济(97333)
- 业(96363)
- 企(78650)
- 企业(78650)
- 管理(77410)
- 农(47469)
- 方法(43045)
- 数学(33854)
- 数学方法(33502)
- 业经(31663)
- 农业(31285)
- 财(30093)
- 中国(24035)
- 制(22337)
- 技术(22056)
- 务(21166)
- 财务(21121)
- 财务管理(21081)
- 企业财务(19915)
- 学(18320)
- 理论(18163)
- 贸(17994)
- 贸易(17986)
- 易(17475)
- 体(17414)
- 策(17182)
- 和(17098)
- 地方(16839)
- 划(15714)
- 机构
- 学院(339072)
- 大学(332170)
- 济(139352)
- 经济(136365)
- 管理(133058)
- 理学(113775)
- 理学院(112647)
- 管理学(110799)
- 管理学院(110193)
- 研究(110006)
- 中国(87168)
- 农(73512)
- 京(70474)
- 科学(68155)
- 财(64219)
- 所(57411)
- 农业(57009)
- 业大(55388)
- 江(54933)
- 中心(52263)
- 研究所(51640)
- 财经(50448)
- 经(45500)
- 北京(43822)
- 州(42761)
- 范(41671)
- 师范(41193)
- 经济学(40925)
- 院(38358)
- 经济管理(37337)
- 基金
- 项目(216537)
- 科学(170141)
- 研究(159228)
- 基金(155765)
- 家(135322)
- 国家(133987)
- 科学基金(115060)
- 社会(100785)
- 社会科(95010)
- 社会科学(94981)
- 省(87526)
- 基金项目(82757)
- 自然(73893)
- 教育(72559)
- 自然科(72235)
- 自然科学(72214)
- 划(71439)
- 自然科学基金(70983)
- 编号(66445)
- 资助(62908)
- 成果(53194)
- 重点(48054)
- 部(47959)
- 创(47439)
- 发(47011)
- 业(45761)
- 课题(44716)
- 创新(43677)
- 科研(41065)
- 国家社会(40910)
- 期刊
- 济(166027)
- 经济(166027)
- 研究(95016)
- 农(73516)
- 中国(70525)
- 学报(54487)
- 财(53629)
- 管理(50663)
- 科学(50588)
- 农业(49403)
- 大学(41557)
- 学学(39637)
- 教育(34137)
- 技术(33265)
- 业经(33017)
- 融(32487)
- 金融(32487)
- 业(26327)
- 财经(25601)
- 经济研究(24009)
- 问题(22175)
- 经(22122)
- 技术经济(20245)
- 版(18619)
- 世界(17137)
- 科技(16513)
- 商业(16304)
- 贸(16042)
- 现代(15798)
- 统计(15643)
共检索到51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思锐
农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由多阶段构成、多层次发展、多门类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有众多相对独立且功能各异的主体参与。在众多的参与主体中,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和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农业生产者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而由农业技术自身特点和我国国情所决定,政府又在其中充当管理决策者和资金、物资主要提供者的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和关键因素。各参与主体在行为动机、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一方面为多途径、多方式调动其参与农业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又带来将各主体和主体集团分散的抉择行为引导到协同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在市场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广其
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应符合商品经济原则,能正确选择适合本国资源特点的技术进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是农户在利益支配下能动的技术选择和政府对技术选择实现的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土地产权关系的明晰、农村要素市场的完善、正确的农业技术进步战略是农业技术进步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进步,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阮文彪
农业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农徽农业大学农经系阮文彪(一)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明显低落,技术投入相对普遍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成果推广率也只有60%左右,平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勇斌 刘汉成 凌远云
按照湖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将其划分为较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块经济区域 ;采用 CD生产函数模型 ,结合湖北省 1995— 1999年的农业统计数据 ,测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发挥作用的因素表现为 ,农用物质投入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劳动力投入作用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耕地面积投入起的作用不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发展区域 ,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湖北省 农业技术进步 地区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江 朱玉春
在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增长速度方程对陕西省1984-2002年农业(狭义,主要指种植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发现该省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农业的发展对资金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益松
技术进步通常会促使农业生产者增加要素投入,提高产品产量。随着新技术的加速推广和应用,要素和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必将发生重大变化。除少数技术领先者外,农业生产者面临着来自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双重压力,一般难以在技术进步中实现增加收入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芝俊 张社梅
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本研究从分析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入手,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各种类型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小进行了具体计算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源泉 定量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中才
本文以两部门经济结构框架和Solow-Swan模型的稳定均衡条件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趋势。从中得出了一些从宏观经济角度上认识农业技术进步趋势的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强 朱玉春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扩散源、被扩散技术、扩散技术采用者、技术扩散路径中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障碍因素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对策,期望对农村地区农业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扩散 障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彩华 周艳波 扈立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郑少锋 王博文 李桦
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率和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实证测算,并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分析了二者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间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影响系数为0.597,最后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少兵 王雅鹏
本文论述技术进步在农业中的一般作用,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以及技术进步缓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制度创新,加快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农业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冰莉 张红岩
应用非参数的DEA方法,对中国中部六省1990~2008年间的农业生产效率,包括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农业的综合效率发展主要与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关,而与规模效率关系不大。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且存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缺失并存的现象。中部地区今后的农业生产应该以提高规模经营和加大科技投入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