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2)
2023(14575)
2022(11781)
2021(10803)
2020(8930)
2019(20062)
2018(20085)
2017(38621)
2016(20640)
2015(23374)
2014(23364)
2013(23152)
2012(21330)
2011(19372)
2010(20073)
2009(18839)
2008(18742)
2007(17298)
2006(15649)
2005(14395)
作者
(60929)
(51107)
(50762)
(47876)
(32469)
(24458)
(22892)
(19940)
(19291)
(18415)
(17437)
(17143)
(16551)
(16395)
(15731)
(15392)
(15126)
(14935)
(14774)
(14634)
(12863)
(12780)
(12560)
(11917)
(11538)
(11405)
(11402)
(11326)
(10459)
(10107)
学科
(99905)
经济(99797)
(93154)
(74924)
企业(74924)
管理(71304)
(47407)
方法(39396)
业经(32629)
农业(31910)
数学(31008)
数学方法(30472)
中国(27524)
(25350)
地方(22850)
技术(22770)
(19216)
(18287)
财务(18230)
财务管理(18208)
(17429)
理论(17213)
企业财务(17203)
(16939)
(16524)
贸易(16507)
(16025)
(15686)
(15204)
环境(14449)
机构
学院(309063)
大学(298267)
(132244)
经济(129667)
管理(125078)
理学(106810)
理学院(105809)
管理学(104059)
管理学院(103505)
研究(101124)
中国(80843)
(63728)
(62797)
科学(60287)
(57951)
(51203)
(49722)
业大(48131)
农业(47694)
中心(47587)
研究所(45855)
财经(45339)
(40960)
北京(40200)
(39466)
经济学(38291)
(38227)
师范(37885)
经济管理(35736)
(35531)
基金
项目(198470)
科学(157914)
研究(148951)
基金(142657)
(122745)
国家(121538)
科学基金(106278)
社会(96196)
社会科(91071)
社会科学(91046)
(81704)
基金项目(74911)
教育(66961)
自然(66925)
(65354)
自然科(65334)
自然科学(65320)
自然科学基金(64164)
编号(62224)
资助(58069)
成果(48348)
(48169)
(44436)
重点(43890)
(43312)
课题(42158)
(42043)
创新(40781)
国家社会(39445)
发展(39144)
期刊
(160404)
经济(160404)
研究(88015)
中国(68641)
(64688)
管理(50332)
(45722)
农业(43866)
科学(43420)
学报(42647)
大学(33617)
技术(33327)
业经(33100)
教育(32353)
学学(31935)
(31192)
金融(31192)
(23386)
经济研究(23120)
财经(22210)
问题(21032)
技术经济(19705)
(19233)
世界(15978)
科技(15521)
统计(15402)
商业(15320)
农村(15174)
(15174)
资源(15093)
共检索到479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曾金  
农业技术进步受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约束,并受农业制度的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诱导发展模式:首先农业技术进步向自然、社会资源充裕的方向突破;其次向可改变资源约束方向变革;最后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家智  蒲林昌  
农业风险的高度相关性、农业保险信息的非对称性和农业保险保险需求的特殊性 ,使市场化农业保险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又容易陷入难以自拔的陷阱 ,如 :政府陷入沉重的财政负担、扭曲农业保险的功能、对私人保险的“挤出效应”、降低社会资金的效应。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和我国的国情 ,我国应该推进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具体措施是 :拓展农业保险经营范围 ;创新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技术 ;建立农业巨灾损失基金 ;农业再保险的有效供给 ;开放农业保险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宪生  张景顺  
农业诱导发展模式读《农业发展:国际前景》潘宪生张景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农业发展:国际前景》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早见雄次郎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弗农.拉担在各自多年深入研究亚洲乡村发展和技术变革问题的基础上,合作探讨农业发展问题的学术专著。本书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邵彦敏  
不同国家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尽相同 ,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美日两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依据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 ,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 ,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借鉴。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其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决定了我国应选择以生物技术为主 ,机械技术为辅 ,劳动、技术、资金密切相结合的农户需求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敬学  
大量的历史归纳和理论演绎都充分证明,建立在以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农业发展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为各种农业资源的潜力释放创造了无穷的机会,换言之,农业的进步增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据美国学者分析,美国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尤石和  
论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效应尤石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且还给整个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技术进步的发展效应。(一)加速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加速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若峰  
45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按照就业消长特点,大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发展应当采行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路线,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亦应采行劳动——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巍  张晓莉  李万明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技术进步。本文通过对新疆绿洲农业要素禀赋的分析,提出新疆绿洲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为"以节水技术为核心、以机械化技术为主导、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辅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文昌  梁剑峰  赵保红  
目前国外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有美国的“机械型”模式和日本的“生物型”模式。但我国的西部地区并不能简单照搬这种单轨的“机械型”或“生物型”模式 ,而必须创建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新模式—“主辅型双轨制”农业技术进步模式。这种包含着综合与创新内容的新模式在技术结构、发展进程、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这种独具个性的选择和创新的客观依据是制约和支配西部地区的五大因素 :资源、资本、科技、生态、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晓玲  文刚  
纵观世界各国 ,农业技术进步有着不同的路线模式和发展趋势。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其必须根据自身的区情特点 ,创建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新模式——“主辅双轨制”农业技术进步路线模式 ,这是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国先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林国先农业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内核是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市场取向的农业制度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业制度现代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鉴此,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制度定义为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瑞法  
农业技术诱导理论及其应用浙江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胡瑞法一、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农业科学技术的产生与扩散受农村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是促进农业技术产生与扩散的主要原因。研究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阳  高斌  
东北三省对中国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投资规模对中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东北三省的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投资的冲击对农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驱动效应。因此,东北三省应把农业技术提高和加大农业投资作为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强化农业创新科技队伍,并在未来探索东北三省在“飞地经济”中如何注入新动能,打造邻省之间农业农村协同发展新格局,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实现东北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泽方  
农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实现农业技术进步又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技术上的成就不仅为中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也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提供了一个成功模式。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政府供给主导特征 ,在方向上而不是过程上可以用连—拉模式进行解释。通过对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进步的分析可以发现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仅要按技术类型选择 ,还要按技术进步的过程选择。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可以分为两种 :机械技术进步以农户需求主导型为主 ,生化技术进步则应以政府供给主导为主和为先 ,技术成功后以农户需求主导进行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