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8)
- 2023(16363)
- 2022(13392)
- 2021(12515)
- 2020(10600)
- 2019(24018)
- 2018(23582)
- 2017(45278)
- 2016(23860)
- 2015(26443)
- 2014(25824)
- 2013(25673)
- 2012(23306)
- 2011(20763)
- 2010(20524)
- 2009(19068)
- 2008(18653)
- 2007(16561)
- 2006(14376)
- 2005(12823)
- 学科
- 济(109937)
- 经济(109824)
- 业(98101)
- 企(79892)
- 企业(79892)
- 管理(78542)
- 方法(51017)
- 农(47831)
- 数学(42521)
- 数学方法(42111)
- 业经(33120)
- 农业(31691)
- 财(31538)
- 中国(29176)
- 技术(22177)
- 务(21595)
- 财务(21556)
- 财务管理(21525)
- 贸(21016)
- 贸易(21003)
- 制(20871)
- 易(20583)
- 企业财务(20409)
- 策(17968)
- 地方(17245)
- 和(16903)
- 划(16709)
- 体(16206)
- 理论(15782)
- 银(15021)
- 机构
- 学院(340328)
- 大学(333933)
- 济(156323)
- 经济(153912)
- 管理(141481)
- 理学(122798)
- 理学院(121749)
- 管理学(120081)
- 管理学院(119435)
- 研究(108600)
- 中国(88264)
- 财(68492)
- 京(68320)
- 农(62449)
- 科学(61494)
- 财经(55400)
- 所(51985)
- 中心(51917)
- 经(50786)
- 业大(50262)
- 江(49400)
- 经济学(48595)
- 农业(47655)
- 研究所(46990)
- 经济学院(44183)
- 北京(42271)
- 财经大学(40929)
- 经济管理(40147)
- 商学(38715)
- 院(38456)
- 基金
- 项目(230513)
- 科学(185800)
- 基金(173056)
- 研究(171051)
- 家(149343)
- 国家(148018)
- 科学基金(130230)
- 社会(115393)
- 社会科(109570)
- 社会科学(109545)
- 基金项目(91208)
- 省(88180)
- 自然(81588)
- 自然科(79883)
- 自然科学(79866)
- 自然科学基金(78531)
- 教育(76209)
- 划(72594)
- 资助(69848)
- 编号(67840)
- 部(52671)
- 成果(52154)
- 创(50746)
- 重点(50614)
- 发(49883)
- 国家社会(49873)
- 创新(46865)
- 教育部(45969)
- 业(45614)
- 人文(45494)
- 期刊
- 济(170661)
- 经济(170661)
- 研究(96484)
- 农(62968)
- 中国(62410)
- 财(54340)
- 管理(54226)
- 科学(47166)
- 学报(45628)
- 农业(43107)
- 大学(37083)
- 学学(35361)
- 技术(33089)
- 业经(32899)
- 融(32394)
- 金融(32394)
- 财经(27444)
- 经济研究(27216)
- 教育(24085)
- 经(23799)
- 业(23104)
- 问题(23017)
- 技术经济(20568)
- 世界(19101)
- 贸(18100)
- 统计(18007)
- 策(16809)
- 现代(15836)
- 商业(15674)
- 科技(15626)
共检索到500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运用动态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进行再检验,结果发现,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对农民纯收入影响显著为正,对农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效应逐渐体现出来且影响力呈递增趋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省份,农业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越明显;当农民工资性收入严重低于经营性收入时,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剩余并不能转化为供给剩余,此时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民增收,随着这一比重逐渐变大,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效应由负转正且影响力也随之增强;城乡市场一体化程度越高,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增收 收入结构 异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钧
基于1997~2009年27个省级地区的数据,通过估算研究期内各省农业碳排放水平,并以DEA-Malmqusit指数测得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征农业技术水平,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显著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但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降低;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降低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增强。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 省级数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目的]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2007-2018年期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方法]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并设置邻接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进步分解为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结果]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农业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缩小本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本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邻近省份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农业技术效率则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农业技术进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效率,同时加强省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区域间农业技术的创新、转化与扩散。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鞠传宝
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解,将农业产出增长归结为技术进步效应和投入增加效应,前者又表示为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扩大等技术进步动力的作用结果,以此探讨中国农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发现劳均农机动力提升具有变弹性的作用,劳均固定资本投资和其他动力因素对产出的影响都为固定弹性的作用;虽然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最高,但各农业主产区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紧缺的现象;农业经营规模具有系统性的技术促进作用,尤其对资本深化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具有地域特征,不仅资本深化的路径各有特点,且经营规模扩张的系统性作用也不尽相同。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
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 规模经营 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琳子 肖卫
在考察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劳动力有效流动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二元经济均衡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模型,研究发现二元经济中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流向现代产业部门的前提条件,并构成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动力。基于1992-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和现代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作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劳动力有效流动、投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前期的研发投入是决定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兰婷 韩立民 杨义武
渔业技术进步对渔民持续增收有何影响尚存争议。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面板模型分别对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展开检验。结果显示:①沿海地区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均对渔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内陆地区仅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显著,捕捞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②当地方人均GDP低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渔民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地方人均GDP高于18792元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对渔民增收的积极效应开始显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大。③当城乡市场分割较为严重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当城乡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现。④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增收效应的发挥以一定的城镇化率为门槛,当城镇化率高于0.460时,捕捞和养殖技术进步的增收效应显著。本文为如何贯彻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更好地促进渔民增收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张莉琴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支撑。本文运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动态广义矩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渠道,并检验了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前者的边际效应大于后者。临近省份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本省粮食生产溢出效应不明显,而临近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对本省粮食生产表现为空间挤出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张莉琴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支撑。本文运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动态广义矩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渠道,并检验了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粮食增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前者的边际效应大于后者。临近省份农业前沿技术进步对本省粮食生产溢出效应不明显,而临近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对本省粮食生产表现为空间挤出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宇 姜金涵 宋兰旗
低碳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信贷能够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和激励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分析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进一步分析上述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省际合作等方面给出提高绿色信贷促进低碳技术进步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本文遵循"农业部门输出劳动力→产生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现代产业部门供给技术→两部门要素均衡配置"的思路,论证了二元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均农业资本增加、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产量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劳动力流向现代产业部门对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优化二元经济中城乡要素配置,在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有序流动的同时,应加强现代产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加大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地区发展的投入,以此来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农业技术进步 粮食 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佰钰 田红英
探讨农业科研投入增收作用机制与约束条件,对农业科研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门限面板模型,就农业科研投入对农民收入及其构成的影响以及增收效应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市场化水平对农业科研和农民增收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农业科研对农民的纯收入影响显著为正,特别是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高市场化水平省份农业科研投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低于中等市场化水平省份,因此,政府根据不同市场化水平采取差异化政策,以更好发挥农业科研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科研 农民增收 门限变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师文明 王毓槐
根据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重新划分了中国的省级区域,通过检验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门槛效应。也就是说,金融发展在早期的低水平阶段不利于技术进步,但是越过某个门槛值以后,在高水平阶段金融发展就会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线性的。考虑到地区差距与技术进步差异有关,所以,解决金融发展地区间的非均衡问题就成为改善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门槛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源远 刘凤朝
反弹效应是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消费反弹效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新古典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内,采用中国1985年~2005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非平稳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和协整关系,运用索洛余数方法计算了考察期间中国不同地区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依据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估计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消费减量、增量和反弹效应。结果表明:①中国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存在下降趋势,说明提升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已成为能源有效利用和节约的重要手段;②1986年~2005年中国总体的平均反弹效应为53.68%,说明不能仅将技术进步作为提高能源效率的唯一手段来解决能源约束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会奇 王克稳 李辉
中国农业增长除受资本、劳动力和土地面积等投入要素的影响之外,技术进步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扩展的CD函数,采用全国29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广义技术进步中分解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农业结构效应和农业总投资的外部性影响,进而更为精确地测算了1995-2008年的狭义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总投资的外部性明显,农业的狭义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动呈现分阶段的特征,而且近年间降为负值。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索罗残值法 技术进步分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郝二虎 胡凯 陈小萍
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基础设施存量,农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且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农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民收入在一定条件下(依赖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正向作用,且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农村教育业基础设施存量,农村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关系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上述结论表明,要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增收效应,除了选择性地增加其存量之外,还应该注重地区...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村基础设施存量 经济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工业的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偏向是否互为关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全球价值链嵌入能提升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吗?——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贸易开放的规模、技术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经济增长水平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中国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效应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