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1)
- 2023(10201)
- 2022(8171)
- 2021(7469)
- 2020(6284)
- 2019(13682)
- 2018(13737)
- 2017(25891)
- 2016(14020)
- 2015(15691)
- 2014(15907)
- 2013(15696)
- 2012(14232)
- 2011(12593)
- 2010(13065)
- 2009(12287)
- 2008(12543)
- 2007(11966)
- 2006(10710)
- 2005(9767)
- 学科
- 业(84497)
- 企(68019)
- 企业(68019)
- 济(61547)
- 经济(61461)
- 管理(56528)
- 农(44702)
- 农业(29903)
- 业经(28071)
- 方法(23943)
- 财(21593)
- 技术(20195)
- 务(17059)
- 财务(17040)
- 财务管理(17013)
- 数学(16156)
- 企业财务(16066)
- 数学方法(16052)
- 中国(15074)
- 制(14821)
- 策(14104)
- 理论(13023)
- 划(12152)
- 体(12092)
- 技术管理(12057)
- 和(11683)
- 贸(11139)
- 贸易(11130)
- 易(10864)
- 企业经济(10683)
- 机构
- 学院(212112)
- 大学(199224)
- 济(90088)
- 经济(88348)
- 管理(87825)
- 理学(75115)
- 理学院(74480)
- 管理学(73571)
- 管理学院(73190)
- 研究(61475)
- 中国(51936)
- 农(48866)
- 京(41103)
- 财(40525)
- 农业(36853)
- 江(35761)
- 科学(35509)
- 业大(34621)
- 财经(31624)
- 所(30671)
- 中心(30167)
- 经(28454)
- 州(27717)
- 研究所(26944)
- 经济管理(26523)
- 经济学(25272)
- 北京(25146)
- 商学(24235)
- 商学院(24049)
- 范(23856)
- 基金
- 项目(131393)
- 科学(105001)
- 研究(102998)
- 基金(94150)
- 家(79439)
- 国家(78456)
- 科学基金(69640)
- 社会(66710)
- 社会科(62765)
- 社会科学(62748)
- 省(55624)
- 基金项目(50469)
- 教育(45903)
- 编号(44540)
- 划(42670)
- 自然(42651)
- 自然科(41702)
- 自然科学(41695)
- 自然科学基金(41020)
- 资助(36172)
- 业(34448)
- 成果(33839)
- 创(31614)
- 发(29942)
- 课题(29144)
- 部(28945)
- 创新(28571)
- 重点(28429)
- 农(28287)
- 制(28189)
- 期刊
- 济(115075)
- 经济(115075)
- 研究(59108)
- 农(53521)
- 中国(46613)
- 农业(36037)
- 管理(35161)
- 财(35091)
- 科学(28181)
- 业经(27228)
- 学报(26726)
- 技术(24181)
- 大学(22095)
- 教育(21403)
- 学学(21230)
- 融(21063)
- 金融(21063)
- 业(18541)
- 财经(15531)
- 问题(15183)
- 经济研究(15085)
- 技术经济(14791)
- 农村(13975)
- 村(13975)
- 农业经济(13670)
- 经(13495)
- 世界(12057)
- 财会(11551)
- 现代(11446)
- 商业(11391)
共检索到326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海英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作用探讨上海农学院顾海英现代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与投入要素追加二重因素的函数。其中,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的因素,并且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将会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自然资源全面紧张和分布不均衡的背景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松林
本文揭示了农业技术进步方式的内涵,探讨了农业进步方式所含盖的诸如技术与技术、技术与自然资源、技术与就业、技术与市场经济、技术与生产规模、技术与政府干预、技术与技术发展传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同时,还讨论了国际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云峰 李桂丽 张聪
农业技术进步存在着内在的动力机制 ,但农业技术自身的特点和农业技术的应用者——农民知识技能落后、经济贫穷 ,又对其自主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产生制约。政府和社会只有为农业技术发明和应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关键词:
农业 技术进步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红玲,胡中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池堂 熊志强 张建丰
为反映自然规律的影响,C-D生产函数用于测算农业技术进步时与测算工业技术进步不同,不仅要引入土地投入量,而且要引入自然能量投入。自然能量的度量方法是亩产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靳贞来
本文通过对CD生产函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基本模型及生产函数的假设与应用条件的阐述,提出了使用CD函数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改进技术进步测定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CD生产函数 农业技术进步 贡献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俊 贾世民 王金霞 李振藩 朱宗元 刘琦圣
作者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测定了农业科技进步对乌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0-1992年为18.6%,而1987-1992年进展较大为21.51%;在科技进步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化肥,良种占47.6%;对200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预测期望值为36%-4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郑少锋 王博文 李桦
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率和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实证测算,并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分析了二者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间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影响系数为0.597,最后提出大力发展农业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邵彦敏
不同国家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尽相同 ,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美日两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依据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 ,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 ,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借鉴。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其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决定了我国应选择以生物技术为主 ,机械技术为辅 ,劳动、技术、资金密切相结合的农户需求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
关键词:
农业 技术进步 模式 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彩华 周艳波 扈立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减少0.611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优化、品种多样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584%、0.2724%和0.475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29...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永祥
我国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农产品价格太低,主张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另有人则认为是农业技术水平太低,主张重视和加强农业技术进步。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却都存在着片面化和绝对化的思想倾向,实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径天 温思美 陈倩儿
基于1990~2011年中国农业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测度评价了农业产出增长型和成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并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两种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研究表明:(1)长期来看,农业成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或将超过产出增长型技术进步;(2)农业技术进步增长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成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地区差异和技术效率地区差异;(3)农村金融主要通过规模扩张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增长,而提高农村合作性金融的风险抵御能力,减少农村金融发展的外生性有利于农村金融整体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相适应。
关键词:
金融规模 技术进步 成本节约 产出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帅 尉京红 李迁
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是指农业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农业技术为载体,由直接载体(农业专利、农业专有技术)和间接载体(与农业技术相关的产品和商品)构成,受到法律或契约保护和确认,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且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实体性经济资源。一、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特征(一)地域性影响显著由于农业生产受到气候、降雨量、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制约,具有地域性的特点,相应的农业专利和专有技术,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只能在局部范围内推广,如:新疆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