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1)
- 2023(18332)
- 2022(15365)
- 2021(14033)
- 2020(12067)
- 2019(27208)
- 2018(27279)
- 2017(52223)
- 2016(28569)
- 2015(31962)
- 2014(31793)
- 2013(31451)
- 2012(28748)
- 2011(25742)
- 2010(25979)
- 2009(24099)
- 2008(23864)
- 2007(21739)
- 2006(18855)
- 2005(16474)
- 学科
- 济(120840)
- 经济(120703)
- 业(107191)
- 管理(92968)
- 企(88693)
- 企业(88693)
- 方法(58095)
- 农(48935)
- 数学(48810)
- 数学方法(48086)
- 业经(34778)
- 财(34436)
- 农业(32324)
- 中国(28252)
- 务(24434)
- 财务(24367)
- 财务管理(24324)
- 技术(23736)
- 企业财务(23047)
- 学(22763)
- 制(22706)
- 贸(22660)
- 贸易(22650)
- 易(22084)
- 理论(20426)
- 地方(20357)
- 和(20111)
- 环境(19765)
- 划(19107)
- 策(18542)
- 机构
- 学院(416633)
- 大学(408020)
- 济(169662)
- 经济(166361)
- 管理(165659)
- 理学(143841)
- 理学院(142396)
- 管理学(139718)
- 管理学院(138985)
- 研究(131775)
- 中国(101583)
- 农(87198)
- 科学(84530)
- 京(84446)
- 财(74949)
- 业大(70103)
- 农业(68213)
- 所(67614)
- 江(63025)
- 中心(62992)
- 研究所(61648)
- 财经(60641)
- 经(55113)
- 北京(51794)
- 经济学(50758)
- 州(49494)
- 范(49012)
- 师范(48343)
- 院(46878)
- 经济学院(46236)
- 基金
- 项目(283653)
- 科学(223088)
- 基金(206469)
- 研究(200332)
- 家(182205)
- 国家(180623)
- 科学基金(155413)
- 社会(127442)
- 社会科(120734)
- 社会科学(120694)
- 省(114127)
- 基金项目(109691)
- 自然(103843)
- 自然科(101546)
- 自然科学(101516)
- 自然科学基金(99718)
- 划(94751)
- 教育(91912)
- 资助(84559)
- 编号(80407)
- 重点(63884)
- 成果(61857)
- 部(61735)
- 创(61360)
- 发(61156)
- 创新(56921)
- 科研(55351)
- 业(55223)
- 课题(54570)
- 计划(53791)
- 期刊
- 济(185668)
- 经济(185668)
- 研究(107475)
- 农(84303)
- 中国(75928)
- 学报(69512)
- 科学(63867)
- 管理(61840)
- 财(60469)
- 农业(56911)
- 大学(52420)
- 学学(50489)
- 技术(40165)
- 业经(36411)
- 融(35649)
- 金融(35649)
- 教育(35159)
- 业(30888)
- 财经(29443)
- 经济研究(28032)
- 经(25308)
- 问题(25124)
- 技术经济(23655)
- 版(22068)
- 统计(21407)
- 科技(20711)
- 策(20296)
- 商业(19609)
- 业大(18658)
- 现代(18645)
共检索到596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玮 文长存 崔琦 解伟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水土资源制约,未来农业生产增长将依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由此将带来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减少农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能源-经济CGE模型(GTAP-E模型),构建2012—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情景方案,模拟未来农业生产增长趋势,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2012—2030年农业部门对能源产品消耗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产出增长率,同期农业碳排放增长超过120%。尽管影响机理存在差异,农业全要素
关键词:
农业生产预测 技术进步 能源使用 碳排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钧
基于1997~2009年27个省级地区的数据,通过估算研究期内各省农业碳排放水平,并以DEA-Malmqusit指数测得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征农业技术水平,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显著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但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降低;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降低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增强。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 省级数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强 田媛 王珧 王荣 彭有幸
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农业技术进步估计值,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农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具有强路径依赖性和滞后性,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从地域层面,东部技术进步值最低,中部农业碳排放总量最高,西部技术进步值最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最低。东部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振丹 陈子真 李万明
文章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师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以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变化呈"正U型"。通过偏效应的计算得到,人力资本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兵团农业碳排放效率分别会提高11.75%和9.22%。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效率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益松
技术进步通常会促使农业生产者增加要素投入,提高产品产量。随着新技术的加速推广和应用,要素和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必将发生重大变化。除少数技术领先者外,农业生产者面临着来自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双重压力,一般难以在技术进步中实现增加收入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伟 王瑞梅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减排 技术进步 经营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红玲,胡中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思锐
农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由多阶段构成、多层次发展、多门类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有众多相对独立且功能各异的主体参与。在众多的参与主体中,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和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农业生产者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而由农业技术自身特点和我国国情所决定,政府又在其中充当管理决策者和资金、物资主要提供者的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和关键因素。各参与主体在行为动机、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一方面为多途径、多方式调动其参与农业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又带来将各主体和主体集团分散的抉择行为引导到协同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在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阮文彪
农业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农徽农业大学农经系阮文彪(一)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明显低落,技术投入相对普遍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成果推广率也只有60%左右,平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勇斌 刘汉成 凌远云
按照湖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将其划分为较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块经济区域 ;采用 CD生产函数模型 ,结合湖北省 1995— 1999年的农业统计数据 ,测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发挥作用的因素表现为 ,农用物质投入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劳动力投入作用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耕地面积投入起的作用不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发展区域 ,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湖北省 农业技术进步 地区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江 朱玉春
在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增长速度方程对陕西省1984-2002年农业(狭义,主要指种植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发现该省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农业的发展对资金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芝俊 张社梅
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本研究从分析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入手,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各种类型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小进行了具体计算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源泉 定量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中才
本文以两部门经济结构框架和Solow-Swan模型的稳定均衡条件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趋势。从中得出了一些从宏观经济角度上认识农业技术进步趋势的结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