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5)
- 2023(10534)
- 2022(8680)
- 2021(7543)
- 2020(6412)
- 2019(14028)
- 2018(14038)
- 2017(28027)
- 2016(14795)
- 2015(16458)
- 2014(16249)
- 2013(16706)
- 2012(15427)
- 2011(13739)
- 2010(13919)
- 2009(12879)
- 2008(12984)
- 2007(11954)
- 2006(10682)
- 2005(9517)
- 学科
- 业(87173)
- 济(78610)
- 经济(78525)
- 企(70466)
- 企业(70466)
- 管理(61383)
- 农(44724)
- 方法(38229)
- 数学(30764)
- 数学方法(30643)
- 农业(29823)
- 业经(28268)
- 财(24600)
- 技术(19922)
- 务(18831)
- 财务(18821)
- 财务管理(18803)
- 企业财务(17897)
- 中国(16222)
- 制(15052)
- 划(14876)
- 环境(14572)
- 策(14285)
- 贸(13206)
- 贸易(13201)
- 和(12910)
- 易(12869)
- 体(12305)
- 技术管理(12226)
- 地方(11535)
- 机构
- 学院(228719)
- 大学(218616)
- 济(107887)
- 经济(106333)
- 管理(99986)
- 理学(87068)
- 理学院(86474)
- 管理学(85637)
- 管理学院(85235)
- 研究(65084)
- 中国(54376)
- 农(49350)
- 财(46939)
- 京(42842)
- 财经(38160)
- 农业(37329)
- 业大(36243)
- 科学(35416)
- 江(34968)
- 经(34741)
- 经济学(32830)
- 中心(31977)
- 所(30968)
- 经济管理(30580)
- 经济学院(30126)
- 商学(28220)
- 商学院(28009)
- 财经大学(27720)
- 研究所(27532)
- 州(26922)
- 基金
- 项目(149755)
- 科学(121926)
- 研究(113306)
- 基金(112793)
- 家(95250)
- 国家(94301)
- 科学基金(84649)
- 社会(77947)
- 社会科(73990)
- 社会科学(73972)
- 省(60541)
- 基金项目(60488)
- 自然(52232)
- 自然科(51122)
- 自然科学(51115)
- 自然科学基金(50303)
- 教育(49691)
- 划(47436)
- 编号(44986)
- 资助(44673)
- 业(36549)
- 创(35212)
- 部(34781)
- 发(33413)
- 成果(32887)
- 国家社会(32882)
- 重点(32252)
- 创新(32125)
- 制(31669)
- 人文(31171)
- 期刊
- 济(123018)
- 经济(123018)
- 研究(61414)
- 农(52730)
- 中国(39956)
- 财(38169)
- 管理(37876)
- 农业(35653)
- 科学(30169)
- 学报(27626)
- 业经(27576)
- 融(23871)
- 金融(23871)
- 技术(23323)
- 大学(23251)
- 学学(22842)
- 财经(19589)
- 业(18426)
- 经济研究(17503)
- 问题(16951)
- 经(16832)
- 技术经济(16421)
- 农村(13761)
- 村(13761)
- 农业经济(13510)
- 世界(13058)
- 商业(12305)
- 教育(11988)
- 经济问题(11854)
- 现代(11409)
共检索到331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振丹 陈子真 李万明
文章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师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以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变化呈"正U型"。通过偏效应的计算得到,人力资本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兵团农业碳排放效率分别会提高11.75%和9.22%。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效率 门槛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强 田媛 王珧 王荣 彭有幸
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农业技术进步估计值,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农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具有强路径依赖性和滞后性,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从地域层面,东部技术进步值最低,中部农业碳排放总量最高,西部技术进步值最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最低。东部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钧
基于1997~2009年27个省级地区的数据,通过估算研究期内各省农业碳排放水平,并以DEA-Malmqusit指数测得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征农业技术水平,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显著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但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降低;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降低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增强。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 省级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中应
文章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结合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等因素,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实证研究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效率主要通过规模效率起到减排作用;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上期碳排放显著正向影响本期碳排放强度;农业产业集聚有利于碳排放强度降低;种植业比重增加会导致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因此,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提高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方面促进农业减排。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碳排放 广义矩估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玮 文长存 崔琦 解伟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水土资源制约,未来农业生产增长将依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由此将带来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减少农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能源-经济CGE模型(GTAP-E模型),构建2012—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情景方案,模拟未来农业生产增长趋势,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2012—2030年农业部门对能源产品消耗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产出增长率,同期农业碳排放增长超过120%。尽管影响机理存在差异,农业全要素
关键词:
农业生产预测 技术进步 能源使用 碳排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大胜 李琴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1985—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率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但经历了阶段性的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晨 顾晓君 高健 俞美莲
分析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情况总结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用机械装备经历了3个阶段的转变,机械技术的进步使农机设备呈现大型化、综合化、配套化的趋势,以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农业生化技术的进步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改变了种植业的生产结构。通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路径的刻画发现,上海农业呈现"S型"的增长路径,农业技术进步因循了"劳动节约型—停滞—土地节约型(主)+劳动节约型(辅)"的演进路径。进而构建双对数形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0—1999年、2001—2014年上海郊区县的面板数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伟 王瑞梅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减排 技术进步 经营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邵彦敏
不同国家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尽相同 ,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美日两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依据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 ,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 ,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借鉴。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其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决定了我国应选择以生物技术为主 ,机械技术为辅 ,劳动、技术、资金密切相结合的农户需求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
关键词:
农业 技术进步 模式 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冰莉 张红岩
应用非参数的DEA方法,对中国中部六省1990~2008年间的农业生产效率,包括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农业的综合效率发展主要与技术效率的提高有关,而与规模效率关系不大。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且存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缺失并存的现象。中部地区今后的农业生产应该以提高规模经营和加大科技投入为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彩华 周艳波 扈立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永祥
我国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农产品价格太低,主张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价格;另有人则认为是农业技术水平太低,主张重视和加强农业技术进步。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却都存在着片面化和绝对化的思想倾向,实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减少0.611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优化、品种多样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584%、0.2724%和0.475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29...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