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6)
- 2023(16683)
- 2022(14014)
- 2021(13033)
- 2020(10993)
- 2019(24835)
- 2018(24979)
- 2017(47647)
- 2016(25875)
- 2015(29269)
- 2014(29403)
- 2013(29076)
- 2012(26629)
- 2011(23784)
- 2010(23867)
- 2009(22242)
- 2008(21934)
- 2007(19857)
- 2006(17694)
- 2005(15667)
- 学科
- 济(105815)
- 经济(105676)
- 业(101506)
- 管理(85459)
- 企(83317)
- 企业(83317)
- 农(48613)
- 方法(45378)
- 数学(35764)
- 数学方法(35408)
- 业经(34012)
- 农业(32416)
- 财(31418)
- 中国(28126)
- 技术(23308)
- 制(22534)
- 务(21708)
- 财务(21623)
- 财务管理(21598)
- 地方(21085)
- 学(20808)
- 企业财务(20433)
- 理论(20283)
- 和(19285)
- 贸(18068)
- 贸易(18059)
- 体(17822)
- 策(17724)
- 易(17549)
- 划(17333)
- 机构
- 学院(373040)
- 大学(367427)
- 管理(151729)
- 济(148353)
- 经济(145121)
- 理学(130402)
- 理学院(129075)
- 管理学(127140)
- 管理学院(126460)
- 研究(121195)
- 中国(92924)
- 京(78734)
- 科学(75137)
- 农(74677)
- 财(67122)
- 所(60902)
- 业大(60662)
- 江(57752)
- 农业(57510)
- 中心(56085)
- 研究所(55106)
- 财经(53031)
- 北京(49107)
- 经(48165)
- 范(47310)
- 师范(46845)
- 州(46012)
- 院(43712)
- 经济学(42382)
- 技术(41220)
- 基金
- 项目(251092)
- 科学(197521)
- 研究(187644)
- 基金(180328)
- 家(156366)
- 国家(154890)
- 科学基金(133757)
- 社会(117300)
- 社会科(110730)
- 社会科学(110699)
- 省(100858)
- 基金项目(96261)
- 自然(86122)
- 教育(84975)
- 自然科(84102)
- 自然科学(84081)
- 自然科学基金(82604)
- 划(82541)
- 编号(78748)
- 资助(72559)
- 成果(62988)
- 重点(55378)
- 部(54911)
- 发(54291)
- 创(54289)
- 课题(53363)
- 创新(50080)
- 业(48384)
- 国家社会(47503)
- 科研(47256)
- 期刊
- 济(173634)
- 经济(173634)
- 研究(107335)
- 中国(77106)
- 农(74008)
- 学报(58714)
- 管理(57631)
- 科学(54664)
- 财(53022)
- 农业(50220)
- 大学(45085)
- 教育(43008)
- 学学(42518)
- 技术(36682)
- 业经(34225)
- 融(32542)
- 金融(32542)
- 业(25857)
- 财经(25590)
- 经济研究(24794)
- 问题(22928)
- 经(21930)
- 技术经济(20731)
- 图书(19458)
- 科技(19348)
- 版(18922)
- 现代(17973)
- 理论(17084)
- 商业(16786)
- 世界(16560)
共检索到558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各地在实践中对农业技术转移的模式和组织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表现出突出的区域性特征。在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中应大力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并通过加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民无偿提供公益性的适用技术的能力和采取市场机制向农村输送新技术和高技术两个方面,来改善农业技术转移体系的状况。
关键词:
农业技术转移体系 问题 新模式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姚园媛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科技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而现行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新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尚未形成,亟需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本文在探讨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创新 思路 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为京 李维生
构建我国新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重新整合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永忠 杨改河 毛玉如 任广鑫
能源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针对能源农业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的优势,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了能源农业的概念及特征,系统构建了能源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能源作物种植业、能源林业、能源畜牧业和以沼气工程、酒精发酵工程、秸秆汽化技术及能源转换装置为主的能源农业加工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树忠
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于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战略,促进区域农业和农村工作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技术创新等基础理论,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政府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地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区域 地市级 农业 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云 陈兴才 周世强 王璟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辛宝英
文章在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内涵梳理的基础之上,运用AHP方法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测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变量进行了权重赋值。文章科学评估了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总体市民化程度,考察了不同教育结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分析了不同结构的教育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为46.98%,市民化程度还很低。教育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程度越高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也越高,而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促进最有效率的教育类型则为职业教育。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明达 朱敏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如何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及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这是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在系统查阅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代表性文献的基础上,从定义、功能、问题、公益性、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等方面对国内有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结果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各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仍大量存在职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关注市场不够、运行机制不畅、激励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鉴于此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业推广 农业科技 资源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巨涛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成功实施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一环。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推广和扩散体系。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要点。
关键词:
农业 技术推广 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维生
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重新整合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要坚持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元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三元主体 多方参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令杰
关于重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的设想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博士生孟令杰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构想为更好地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特征,我们构架新体系的总原则是:以技术为主线,以经济效果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为最终目标。按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文利用全国统计数据和个案实地调查的资料,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经费来源、职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人员数量多,专业素质较差;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非政府部门的推广机构参与度提高,但有局限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革和加强我国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投入 农村事业单位改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君泽
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农经系姚君泽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对象未定,研究内容繁多,体系不顺。有必要进行明确、界定,使学科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一、关于研究对象农业技术经济学所研究的特殊矛盾是社会主义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汪发元
中国农业经营已进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并存的时期,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表现出立法可操作性差、经费来源随意性大、机构和人员职责不明确、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应从加强法治化管理、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责任使命、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社会组织等方面健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