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2)
2023(13772)
2022(11548)
2021(10581)
2020(8831)
2019(19569)
2018(19220)
2017(37790)
2016(20006)
2015(21955)
2014(21336)
2013(21379)
2012(19701)
2011(17376)
2010(17947)
2009(16984)
2008(16963)
2007(15821)
2006(14367)
2005(13008)
作者
(54040)
(45804)
(45397)
(42796)
(29011)
(21700)
(20316)
(17543)
(17173)
(16507)
(15526)
(15067)
(14797)
(14533)
(14168)
(13872)
(13343)
(13109)
(13104)
(13094)
(11278)
(11234)
(10970)
(10601)
(10406)
(10213)
(10174)
(10044)
(9188)
(9124)
学科
(95031)
(88245)
经济(88140)
(76640)
企业(76640)
管理(71170)
(47528)
方法(34790)
农业(31761)
业经(31312)
(30887)
数学(26665)
数学方法(26422)
中国(24142)
技术(23191)
(19747)
(19385)
(19177)
财务(19156)
财务管理(19136)
企业财务(18086)
地方(17132)
(17045)
贸易(17032)
(16656)
理论(15180)
(14711)
(14622)
技术管理(14447)
(14147)
机构
学院(285559)
大学(274577)
(131203)
经济(128843)
管理(118535)
理学(101296)
理学院(100463)
管理学(99316)
管理学院(98778)
研究(91218)
中国(75258)
(60570)
(55846)
(55372)
科学(49515)
财经(46407)
(46229)
(44366)
中心(43398)
(42115)
农业(41691)
业大(41317)
研究所(39238)
经济学(38990)
(35672)
经济学院(35323)
北京(34723)
经济管理(34194)
财经大学(33493)
(32790)
基金
项目(181019)
科学(146041)
研究(141002)
基金(132558)
(112359)
国家(111158)
科学基金(98240)
社会(93947)
社会科(88959)
社会科学(88941)
(73095)
基金项目(69433)
教育(62586)
自然(59118)
(58014)
自然科(57856)
自然科学(57842)
编号(57659)
自然科学基金(56923)
资助(52459)
成果(45696)
(43938)
(41214)
(40899)
(40339)
创新(40117)
重点(39662)
国家社会(39163)
课题(38907)
(38171)
期刊
(157279)
经济(157279)
研究(87370)
中国(62265)
(58368)
管理(49028)
(48965)
农业(39193)
科学(36820)
学报(33811)
(33347)
金融(33347)
业经(31543)
技术(29198)
大学(28362)
教育(27794)
学学(27166)
经济研究(24032)
财经(23303)
(20950)
问题(20452)
(20282)
技术经济(18764)
世界(16144)
(15335)
农村(15266)
(15266)
科技(15023)
现代(14671)
农业经济(14639)
共检索到448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邬德林  刘凤朝  
农业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及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环节面临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农业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不畅、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不足等困境,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应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率和培育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内在需求等路径走出困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邬德林  刘凤朝  
农业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及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环节面临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农业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不畅、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不足等困境,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应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率和培育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内在需求等路径走出困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雁凌  陈朗如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凤桂  
近年来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下降 ,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超越了经济范畴 ,成为广为人们关注的政治社会问题。造成农民收入增长迟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它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该说 ,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而农业产业化则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兰  唐超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河南省3863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ERM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合PSM方法,规避模型内生性问题,验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增收效应机制。研究得出,施肥服务存在收入门槛,其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凸显;相比高收入农户可自购农机,整地和收割服务对低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显著,且对其工资性收入增长效应也被证实。农民增收应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发展问题,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又要培育劳动密集型服务,这样才能助力农民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青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趋势、格局与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变化 ,区域间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揭示了农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矛盾和问题 ,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经营方式、资源、市场、科技以及城市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细芳  
本文选取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从新的视角理性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湖北省农民纯收入结构及来源贡献率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农民和社会团体应如何在这股“种粮热”的浪潮中保持冷静,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巧妙地回避重走“增产不增收”的老路,实现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双重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敏芳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是主体,工资性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比重偏低,收入不稳定。只有拓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特别是通过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实  
<正>根据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在未来和2024年要进一步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要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②。要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①。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贵英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从扩大有利因素和抑制不利因素的视角出发,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概括起来为“四增”:(一)农业收入要稳增。就总体而言,农业收入在收入中占居主体地位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从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看,这种格局也不会发生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温俊彬  黄世贤  周玫  
农民收入单一性、农业经营分散性和经济结构滞后性是导致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它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及实现农村工业化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保华  
近两年来,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两方面都对促进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较为脆弱,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消除,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不懈地积极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坚持不懈地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雪文  
我国加入WTO以后 ,产险市场将形成中资、外资同场竞技的态势。中资产险公司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必须彻底摒弃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发展速度、忽视业务质量和经营效益等粗放型经营方式 ,牢固树立以效益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下决心解决结构性矛盾 ,促进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中资产险公司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 :险种结构、时间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产险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调整险种结构 ,实现结构优化和险种升级 ;二是调整时间结构 ,实现业务匀速发展 ;三是调整区域结构 ,实现城乡业务平衡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伟  钊阳  
"稳外资"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我国引资环境日益严峻、外资结构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应对标国际高水平规则、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强化利用开放平台、培育引资新动力,加强统筹、合理调整引资用资结构,扩大服务业对放开放、加大优质外资吸引力度,加快进行双多边谈判、拓宽外资来源渠道,构建适应国际投资规则、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引资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