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9)
2023(7744)
2022(6157)
2021(5580)
2020(4729)
2019(10346)
2018(10198)
2017(20120)
2016(10678)
2015(11721)
2014(11572)
2013(11881)
2012(10629)
2011(9439)
2010(9825)
2009(9523)
2008(9772)
2007(9110)
2006(8212)
2005(7456)
作者
(29750)
(25529)
(25311)
(23524)
(15935)
(12152)
(11219)
(9880)
(9452)
(9033)
(8594)
(8371)
(8174)
(7846)
(7740)
(7415)
(7352)
(7309)
(7232)
(7221)
(6426)
(6171)
(6108)
(5975)
(5907)
(5697)
(5608)
(5548)
(5068)
(5040)
学科
(77074)
(61160)
企业(61160)
(52278)
经济(52208)
管理(45906)
(43730)
农业(29149)
业经(26128)
方法(20264)
(19077)
(15495)
财务(15492)
财务管理(15485)
企业财务(14629)
技术(14327)
(13223)
数学(13199)
数学方法(13162)
(12642)
中国(11183)
(11173)
(10898)
企业经济(10357)
(10208)
经营(9813)
农业经济(9731)
技术管理(9532)
理论(9291)
(8933)
机构
学院(165214)
大学(153952)
(76288)
经济(75133)
管理(72776)
理学(62971)
理学院(62534)
管理学(61992)
管理学院(61712)
研究(46684)
(42907)
中国(40615)
(33375)
农业(32233)
(30216)
业大(28185)
(26645)
财经(26482)
科学(25368)
(23925)
经济管理(23192)
中心(22869)
(22677)
经济学(21497)
商学(20378)
(20279)
商学院(20221)
研究所(19997)
经济学院(19591)
农业大学(19502)
基金
项目(104361)
科学(85027)
研究(81179)
基金(77474)
(64960)
国家(64148)
科学基金(57905)
社会(55682)
社会科(52433)
社会科学(52420)
(43528)
基金项目(41875)
自然(35045)
自然科(34261)
自然科学(34255)
教育(34227)
编号(33976)
自然科学基金(33719)
(32885)
(30968)
资助(29258)
(26268)
(25501)
成果(25174)
(24046)
(23556)
(23386)
国家社会(22962)
创新(22772)
重点(21964)
期刊
(96918)
经济(96918)
(48845)
研究(44120)
农业(32845)
中国(31319)
管理(28337)
(28177)
业经(24650)
科学(21801)
学报(19352)
(17464)
金融(17464)
(16613)
大学(16606)
学学(16399)
技术(15387)
农村(13364)
(13364)
农业经济(13352)
问题(13246)
财经(13133)
经济研究(12402)
技术经济(11429)
(11391)
世界(10926)
经济问题(9776)
商业(9432)
现代(9360)
(9164)
共检索到247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君   樊志民  
农业的出现使人和其他动物产生了彻底的分离。从自然意识到农业意识,人成为“自为存在”的人,开启了文明的加速度发展。原始时期农业意识的萌生,“促成”了文明的起源,维持了原生文明的可持续性。农业意识在传统社会中的发展,“养成”了传统文明,形成了传统文明中基因性和血脉性的因素。现代社会中农业意识的淡化,可能使现代文明朝向单一“造成”性文明发展。处理好与农业意识的关系,既保留着“养成”的传统文明,又与“造成”的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或能保障文明的多样性发展。现代文明的发展,应当继承传统文明中基因性和血脉性的因素,探索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文明发展的民族之路、国家之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彩虹  
中国国有企业的资本形成主要是依赖外部的投入而不是企业内部的积累。国有企业超高比例的资产负债情况蕴含着巨大风险,要解决国有企业超高资产负债率,唯有从企业内部建立超自我积累与自我资本形成方式,将外部的资金供应改造为内部的资本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应当是自我积累(即国有企业为国家积累)下的完全自主经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振  叶英华  张智慧  
本文从资源配置竞争性和竞争主体完备性两个层面入手,剖析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三种工程价格形成方式:概预算加签证、预算包干、定额控制招投标竞争存在的弊端,在借鉴发达国家工程价格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定量控制和市场调控招投标竞争形成价格两种新的形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宗文哲  
文章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原因是 :分工与协作利益、规模经济、集群效应。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方式有 :由大企业改造 ,分折而形成 ;中介服务机构为组织主体而构建 ;以大的制造企业为核心 ,通过分级下包制度而形成 ;等等。并由此得出对实践的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贾佑龙  
浅述日本独立系企业集团产权的形成方式及其启示贾佑龙1995年4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试点企业集团工作会议,其中第二条部署就是:“要将维系企业集团的‘六统一”关系,发展到母公司的产权联结的纽带上来”。这无疑为我国组建全国性企业集团指明了方向。二战以后,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晨  张素各  刘贯春  
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系统考察家族企业形成方式如何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发现,创业家族企业与改制家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更倾向于在东道国以新设实体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且投资规模更大。特别地,当家族所有权较高、家族化年限较短以及董事不存在海外背景时,家族企业形成方式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更强。进一步地,机制检验表明改制家族企业具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投资决策更加审慎、稳健。相较而言,创业家族企业具有更强的创业导向和风险偏好,承担风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更强。在克服模型内生性、排除竞争性解释和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验证了家族企业形成方式的组织印记效应,有助于理解家族企业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从自给自足型服务组织,到单纯市场交易型服务组织,再到服务供应链型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的形成路径。以服务为纽带,构建"整合集成、协同响应、价值共创、共生共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生态系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的基本逻辑,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应链取向的演进机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从自给自足型服务组织,到单纯市场交易型服务组织,再到服务供应链型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构建的形成路径。以服务为纽带,构建"整合集成、协同响应、价值共创、共生共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生态系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的基本逻辑,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应链取向的演进机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二玲  崔之珍  李亚婷  
找出推动文明演进的内在核心要素是大力推进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视角构建了一个"技术—组织—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农业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是农业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它包括以人为主体的农业通用技术的革命,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以及农业地理环境的变迁;②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演进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木石锄耕农业文明、青铜时代金属器锄耕农业文明、铁器时代精耕细作农业文明、机器时代工业化农业文明和计算机时代信息生态农业文明五个阶段;③农业文明的演进呈螺旋式上升,其形态的演变是农业技术经济范式三组分及其带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协同创新和协同演化的结果;④促进技术经济范式的绿色化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内核。建设以绿色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信息生态农业文明将是未来农业文明的发展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光伟  
供需网环境下的企业,凭借其完全开放性理念,以合作共赢为最终目标,各节点企业的边界相互交叉,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拓展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为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资源集成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为企业信息管理和资源调用的重要手段。从当前我国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现状来看,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两种:基于供需网理论和基于统一检索模式。前者适用于大型企业,例如旗下有诸多的子公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光伟  
供需网环境下的企业,凭借其完全开放性理念,以合作共赢为最终目标,各节点企业的边界相互交叉,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拓展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为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资源集成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为企业信息管理和资源调用的重要手段。从当前我国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现状来看,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两种:基于供需网理论和基于统一检索模式。前者适用于大型企业,例如旗下有诸多的子公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春江  Surendra P.Singh  Sammy L.Comer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文章以农业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农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主要表现在农业设施与生态文明、农业环境与生态文明、农业产业与生态文明、农业科技与生态文明、农村文化与生态文明、农业政策与生态文明等方面。在科学发展指导下,只有做好农业设施投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农村文化建设、农业政策制度建设等工作,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拓农业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越云  樊志民  
对中国农业发生、发展和中华早期文明演进的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一致性与相似性,为系统探索农业与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新石器时代农业发生以来,古代中国南北方各自形成了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两种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业类型,在两种农业类型之间产生的"稻旱关系"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进程。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和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呈现出相互交流迹象,并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秦岭-淮河一线形成了一片稻旱混作农业区为标志而达到高峰;然而,史前洪水事件与先民平治水土的活动使彼此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