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7)
2023(12857)
2022(10400)
2021(9484)
2020(8151)
2019(17970)
2018(17695)
2017(34212)
2016(18248)
2015(20261)
2014(19962)
2013(19718)
2012(17963)
2011(16061)
2010(16727)
2009(16645)
2008(15993)
2007(14839)
2006(13410)
2005(12451)
作者
(50892)
(42862)
(42482)
(40215)
(27014)
(20335)
(19225)
(16439)
(16290)
(15191)
(14732)
(14330)
(13840)
(13563)
(13424)
(12993)
(12417)
(12379)
(12357)
(12224)
(10638)
(10595)
(10368)
(9867)
(9601)
(9601)
(9544)
(9516)
(8587)
(8417)
学科
(91232)
(77792)
经济(77658)
(74161)
企业(74161)
管理(69034)
(46201)
农业(30947)
业经(30878)
(29349)
方法(29317)
(27094)
金融(27092)
(25150)
银行(25137)
中国(25007)
(24928)
(24384)
数学(21544)
数学方法(21382)
(21259)
财务(21230)
财务管理(21203)
企业财务(20141)
(18229)
技术(16783)
(16243)
体制(14953)
理论(14578)
(14541)
机构
学院(264956)
大学(256082)
(116524)
经济(114314)
管理(106400)
理学(90728)
理学院(89938)
管理学(88865)
管理学院(88397)
研究(83064)
中国(74396)
(58253)
(55913)
(52252)
科学(46080)
财经(44929)
农业(42448)
(42445)
中心(41162)
(40791)
业大(40683)
(40625)
研究所(36018)
经济学(35090)
(33142)
财经大学(32726)
北京(32110)
经济学院(31681)
经济管理(30841)
商学(29872)
基金
项目(167236)
科学(134166)
研究(127001)
基金(123440)
(105182)
国家(104085)
科学基金(91667)
社会(84532)
社会科(79862)
社会科学(79843)
(67198)
基金项目(65511)
自然(56740)
教育(55947)
自然科(55439)
自然科学(55424)
自然科学基金(54508)
(53594)
编号(51954)
资助(48806)
成果(41297)
(38505)
(38449)
(38176)
(37573)
重点(36935)
(36767)
国家社会(35154)
创新(34885)
课题(34798)
期刊
(141455)
经济(141455)
研究(78962)
(59159)
中国(56215)
(48935)
管理(42546)
(42411)
金融(42411)
农业(39111)
科学(36006)
学报(35552)
大学(29339)
业经(29041)
学学(28508)
财经(23213)
技术(23009)
经济研究(20286)
(20044)
(19910)
教育(19894)
问题(18651)
农村(15413)
(15413)
技术经济(14785)
世界(14565)
农业经济(14122)
(13696)
财会(13688)
现代(13561)
共检索到414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芬华  
从微观功能来讲,中国农业已经开始从传统的生存农业向追逐利润的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的自足特征决定了与其相匹配的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必然是政策性农贷;而现代农业的兴起,为商业金融制度嵌入农业经济部门准备了物质条件。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现行的政策性农贷制度应加速完成其市场化蝉变过程。农业产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即将嵌入农业经济部门的商业金融制度的特殊存在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民  汪明  
中国农业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利润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特点决定了传统政策农贷制度品质,而现代农业的利润最大化需求则规定了适合于其金融需求的金融制度安排有别于传统的政策农贷。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农业资金需求特点,归纳出适合于现代利润农业的金融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坎昆会议集团对抗的实质在于农业贸易的利益争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快慢,直接影响到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影响到中国农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发挥和比较利益的获得。克服坎昆会议发达国家的优厚补贴挑战,中国农业的应对条件应立足于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基础上辅以良好的农业金融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龙耀  王梦珺  刘俊杰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政策包括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以及赋予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本文构建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非试最地区707户样本农户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抵押的信贷供给效应初步显现,并且,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具有规模偏好特征。农地确权和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名义信贷需求,但由于受到现阶段农地抵押法律的限制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43.24%具有名义信贷需求的农户依然无法有效表达其信贷需求,仅能将名义信贷需求转化为潜在信贷需求。修订限制农地抵押权的法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小方  
在资本、技术、生产规模以及外部市场等为外生给定时,职工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对经济活动的组织,而如何组织经济活动则取决于企业在其内部所采取的微观制度安排。职工积极性供求均衡模型表明,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是企业在其内部对"劳资"双方的产权地位、获取职工积极性的方式和职工报酬构成三个方面采取不当安排的产物。因此,为了在改革进程中同时调动职工积极性,国有企业应该在其内部对这三个方面采取新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修华  周再清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一直都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走的是典型的"机构式"路径,并且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功能不健全,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缓慢。文章基于"功能观"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提出了要给予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以合法地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芸芸  刘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各国农业金融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模式特点,分析他国农业金融制度之利弊,扬弃我国农业金融制度之劣短,目的是为我国正进行着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以重建中国农业金融制度,促进新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本文遵循这一精神,将着重介绍一些国家的农业金融制度产生与发展情况,以及值得我们引为借鉴的经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芸芸  刘敏  
印度农业金融制度一、印度农业金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印度是世界国土面积居第7位的国家,耕地较多,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农业遭到严重摧残。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方针,并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但成效甚微,农民并未成为土地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梅瑞江  
社会养老金制度设立方式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和发展。从社会养老金制度的产生和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国家大体上都是采用的随收随支的制度。这种制度一般只从政治、社会的安定等原因而设立的,没有考虑社会养老金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社会养老金制度只有社会保障功能。社会养老金制度合理安排金融功能,能够使社会养老金积累规模巨大的长期储蓄资金,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保障功能也得到加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辉  张晓明  
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低效在于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经济行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在各种外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理性,传统金融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满足这种复杂的微观金融需求,而开发性金融才是适应中国农村微观基础的并能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一种可持续金融支持的有效形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银行业务创新”课题组  
本文以广东省银行业产品创新为个案 ,研究中国加入WTO背景下我国金融发达地区产品创新的现状 ,对货币和金融安全的影响 ,以及所面临的体制性约束 ;并在商业银行、同业公会和监管当局三个层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梅光明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额信贷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已历时多年,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自2000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推行联保贷款和小额信贷以来,因信用社自身、农户、不可控因素及小额信贷先天性缺陷,风险积聚明显,亟须进行贷款对象、定价、金额、期限、支付频率、抵押担保、机构运营效率等微观设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殷本杰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相当严重,已经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本文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认为金融约束可以有效地修正金融抑制的许多缺陷,从而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农功能,并对金融约束的利率政策安排做了具体的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