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6)
- 2023(18729)
- 2022(15671)
- 2021(14379)
- 2020(12178)
- 2019(27692)
- 2018(27402)
- 2017(52353)
- 2016(27994)
- 2015(31520)
- 2014(31657)
- 2013(31264)
- 2012(28901)
- 2011(26078)
- 2010(26370)
- 2009(24843)
- 2008(24522)
- 2007(22450)
- 2006(19889)
- 2005(17872)
- 学科
- 济(136702)
- 经济(136550)
- 业(102710)
- 管理(91032)
- 企(84058)
- 企业(84058)
- 方法(54457)
- 农(51722)
- 数学(44977)
- 数学方法(44505)
- 业经(37409)
- 财(35300)
- 农业(34294)
- 中国(32171)
- 地方(28762)
- 制(25732)
- 务(23665)
- 财务(23599)
- 财务管理(23556)
- 学(23381)
- 企业财务(22293)
- 贸(20879)
- 贸易(20867)
- 和(20832)
- 技术(20760)
- 理论(20683)
- 易(20220)
- 体(19909)
- 策(19640)
- 划(18521)
- 机构
- 学院(411692)
- 大学(404197)
- 济(178098)
- 经济(174555)
- 管理(162883)
- 理学(139567)
- 理学院(138204)
- 管理学(135983)
- 管理学院(135246)
- 研究(133826)
- 中国(105287)
- 京(83857)
- 财(80489)
- 科学(79480)
- 农(77327)
- 所(66878)
- 江(64476)
- 中心(63749)
- 财经(63583)
- 业大(61863)
- 研究所(60117)
- 农业(59572)
- 经(57507)
- 经济学(53919)
- 北京(51967)
- 州(50398)
- 范(50397)
- 师范(49875)
- 经济学院(48356)
- 院(47462)
- 基金
- 项目(267866)
- 科学(212367)
- 研究(198211)
- 基金(194844)
- 家(168132)
- 国家(166582)
- 科学基金(144894)
- 社会(128207)
- 社会科(121141)
- 社会科学(121110)
- 省(106927)
- 基金项目(103174)
- 自然(92137)
- 教育(90371)
- 自然科(90064)
- 自然科学(90040)
- 自然科学基金(88485)
- 划(87348)
- 编号(81194)
- 资助(78648)
- 成果(64845)
- 重点(59536)
- 部(59238)
- 发(58741)
- 创(57180)
- 课题(55238)
- 国家社会(52911)
- 创新(52906)
- 教育部(51029)
- 科研(50836)
- 期刊
- 济(210099)
- 经济(210099)
- 研究(118056)
- 中国(81877)
- 农(76439)
- 财(65707)
- 管理(62783)
- 学报(60144)
- 科学(57339)
- 农业(51403)
- 大学(47070)
- 学学(44811)
- 技术(39595)
- 融(39451)
- 金融(39451)
- 业经(38175)
- 教育(38098)
- 财经(32368)
- 经济研究(32024)
- 经(27960)
- 问题(27421)
- 业(26918)
- 技术经济(23431)
- 统计(20820)
- 世界(20784)
- 版(20567)
- 商业(19490)
- 策(19202)
- 现代(19157)
- 贸(19113)
共检索到622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延安 杨锦秀
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但近年来,四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相当比例的农户尚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户未参与的原因及其需求,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新农村建设 农户个体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晶 曲福田 吴郁玲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充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循环农业体系,是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循环农业 农业生态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锦秀 王延安 庄天慧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和谐的农业发展形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四川这个农业大省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目前四川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状况,深入分析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效果与农户满意度及其内在需求,据此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查与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劬 刘峥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农业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再生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农户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基本行为主体,在产业链中基于自身利益进行是否参与循环生产决策,其生产决策派生出对金融的需求。通过调研影响农户参与循环生产活动决策的因素,分析农户在循环农业生产产业链中的参与意愿,可以理解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需求,从而为构建适应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金融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循环经济 产业链 金融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劬 刘峥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农业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再生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农户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基本行为主体,在产业链中基于自身利益进行是否参与循环生产决策,其生产决策派生出对金融的需求。通过调研影响农户参与循环生产活动决策的因素,分析农户在循环农业生产产业链中的参与意愿,可以理解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需求,从而为构建适应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金融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循环经济 产业链 金融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杰 曹邦英 卿锦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农业资源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尤为重要。文章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角度,重点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邢美华 张俊飚 黄光体
农户环保认知是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未参与循环农业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环保认知,并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就影响其环保认知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未参与循环农业农户的环保认知还比较弱。其中多数农户会将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仅有的环保行为也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研究还表明,信息获取渠道是否畅通、户主性别是影响农户环保认知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否有非农收入、地理区位、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户主年龄等因素也对农户环保认知有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海峰 李沛沛
循环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本文从循环农业的概念、特点出发,分析循环农业在新农村经济中的发展模式,针对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和农产品交易效率提升机制以及相应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迁移和就业方面的歧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一定会随之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从另一面表明,在二元结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下,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间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也难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各种制度和障碍确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平 曾永明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型经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看似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在对两者进行内涵、目标、内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节减集约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保护,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因此,文章提出"新农村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新模式,该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发展可持续、农村旧貌换新颜、较好地解决"三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杰
四川是一个地处中国西南内陆、长江上游的农业大省,如何促进四川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生态四川"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本文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永华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循环农业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为题,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了青岛市目前存在的四种主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青岛市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新农村 循环农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目前,循环农业工程正在我国很多省份试点并逐步推开,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循环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农民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农户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以山东、山西、湖北三省循环农业试点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行为,并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试点区大部分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农民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动力不足;此外,户主年龄,户主是否兼业,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当地交通条件的满意程度,家庭生活废水数量,家庭农作物秸秆数量是影响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重要因素。所以,为提高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程度,提出了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良强 郑雨苹
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并以单项农产品生产层次的循环、农业生产部门内部层次的循环、农业生产部门间层次的循环、人与自然结合层次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等方式加以利用。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基本原则 循环层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静 陈诗波 毕于运 唐华俊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湖北省6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地区为研究范围,通过受访农户对当前循环农业生产影响因素、设施条件状况、信息传播渠道等的感知和评价,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当前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落后,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循环农业产品价格偏低、种养技术欠缺、市场信息闭塞、乡村基础设施落后、金融信贷支持不足,以及循环农业技术、品种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市场化效益缺乏等几个方面。对此,该文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大力培养创新农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政府引导等几个方面去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湖北省 循环农业 农户评价 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