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4)
- 2023(10986)
- 2022(8794)
- 2021(8108)
- 2020(6843)
- 2019(15222)
- 2018(15006)
- 2017(28753)
- 2016(15155)
- 2015(16950)
- 2014(16450)
- 2013(16835)
- 2012(15481)
- 2011(14004)
- 2010(14162)
- 2009(13620)
- 2008(13714)
- 2007(12318)
- 2006(11007)
- 2005(10122)
- 学科
- 业(81056)
- 济(74804)
- 经济(74714)
- 企(64007)
- 企业(64007)
- 管理(53393)
- 农(45231)
- 方法(30292)
- 农业(29953)
- 业经(28045)
- 数学(23018)
- 数学方法(22939)
- 财(22879)
- 中国(20802)
- 务(16695)
- 财务(16692)
- 财务管理(16682)
- 制(16412)
- 企业财务(15770)
- 贸(15626)
- 贸易(15617)
- 技术(15611)
- 易(15327)
- 策(15110)
- 体(13714)
- 划(13046)
- 和(12706)
- 发(10955)
- 银(10522)
- 银行(10517)
- 机构
- 学院(228129)
- 大学(220857)
- 济(110900)
- 经济(109394)
- 管理(93343)
- 理学(80344)
- 理学院(79647)
- 管理学(78923)
- 管理学院(78503)
- 研究(77886)
- 中国(65770)
- 农(50509)
- 财(47828)
- 京(45681)
- 科学(42701)
- 所(38555)
- 农业(38279)
- 财经(38212)
- 中心(35560)
- 经(34952)
- 业大(34857)
- 研究所(34751)
- 江(34195)
- 经济学(33987)
- 经济学院(30825)
- 北京(28679)
- 经济管理(28669)
- 财经大学(27747)
- 院(27090)
- 商学(26370)
- 基金
- 项目(147230)
- 科学(119631)
- 基金(111795)
- 研究(111270)
- 家(96372)
- 国家(95420)
- 科学基金(83458)
- 社会(76611)
- 社会科(72447)
- 社会科学(72430)
- 基金项目(59086)
- 省(55794)
- 自然(51017)
- 自然科(49912)
- 自然科学(49902)
- 自然科学基金(49115)
- 教育(47456)
- 划(45554)
- 资助(44015)
- 编号(43918)
- 业(35998)
- 部(34665)
- 成果(33723)
- 创(33597)
- 发(33453)
- 国家社会(33138)
- 重点(32641)
- 创新(30634)
- 制(30484)
- 中国(30016)
- 期刊
- 济(130839)
- 经济(130839)
- 研究(68926)
- 农(54117)
- 中国(44041)
- 财(37719)
- 农业(36708)
- 管理(35701)
- 科学(32731)
- 学报(29501)
- 业经(27151)
- 融(24764)
- 金融(24764)
- 大学(24238)
- 学学(23502)
- 经济研究(20071)
- 业(19565)
- 财经(19354)
- 技术(19217)
- 问题(17818)
- 经(16847)
- 世界(16371)
- 技术经济(14298)
- 贸(14152)
- 农村(13946)
- 村(13946)
- 农业经济(13699)
- 教育(13047)
- 国际(12756)
- 经济问题(12219)
共检索到347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本文揭示了全球农业强国的农业表现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最大程度提供满足国民对基本农产品所需的农业产出能力,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相互协调,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全球农业竞争中有充分话语权的共同特征。并认真剖折了中国建设农业强国面临农业资源禀赋多元、大国小农背景深刻、农业与非农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以及在全球农业竞争中缺失相应地位等特点和挑战。本文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需要在努力确保国民基本农产品所需、提升农业从业者收入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提升中国农业在全球农业竞争中的话语权等方面有所作为,并在思想认识、基本原则、行为举措及创造典型等方面提出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思路与做法。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全球特征 中国国情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旺盛 孙其信 陈源泉 王小龙
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研究其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本研究基于对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世界农业强国的类型与共性特征分析,总结了世界农业强国的3大类型和6大共性特征,提出了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的5大独特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是资源不足型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及主要农产品自主可控是核心要求,家庭小农户经营主体是农业经营基本特征,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以及区域农业多样性和差异性是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系统规划部署建设中国农业强国的“四梁八柱”战略路径建议,以期为制定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探究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提出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从内涵特征看,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聚焦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重点任务,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后凯 崔凯
农业强国以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为特征,表明特定时期一国农业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国围绕粮食安全、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营服务、生态保护、试点改革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增长动力、产业带动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具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突破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约束,补齐农业强国建设短板,应推进四大体系建设,包括确保稳产优供基础的能力体系建设、彰显农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建设、基于双轮驱动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的政策体系建设,确保到21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如期建成。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农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顾海兵
一、中国农业的地位 中国农业的地位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中国农业的特殊地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世界人口中,中国人口占20%以上,有近12亿人。过多的中国人口与过低的经济实力,决定中国的经济只能走自力更生为主的道路。特别是农业,我国谷物产量、肉类产量、棉花产量等必须保住世界第一的位次。否则,一旦农业出了问题,天下必定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畅倩
立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重新审视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农业强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双向赋能”的紧密联系,阐释农业强国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特征,解析农业强国视域下中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多层次、强协调、有侧重的丰富内涵,涵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农耕文明传承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与延伸、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等多维特征。与此同时,农业强国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顺畅、县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充足、产业协同发展与链条延伸不充分、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机制不健全等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应以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为基础、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动能、以县域富民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低碳转型为趋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强国 双向赋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成升魁 王旭海
关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农业考古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动态保护思路。文章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提出旅游开发是对其进行动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聚落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价值,初步设计了三种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的全方位规划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传明 宁安宁 贾蓓蓓 张丁一
文章采用熵权法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分解,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揭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总体差异呈现逐年缩小趋势,这说明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空间协调性在逐渐加强。从区域内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较大;从区域差异的贡献率来看,区域间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三个维度的核密度曲线存在中心右移、主峰高度上升、从双峰向单峰过渡等现象,表明两极化逐步缓解、差距逐渐缩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江
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供给 ,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农村的金融需求 ,其核心是农户的融资偏好。本文认为要建立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 ,首先应充分认识、理解直接反映农户偏好的融资次序。融资次序是由其背后独特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农业文化所决定。理顺这一逻辑便构成本文的核心命题 ,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符合农户需要的金融服务模式。
关键词:
农业文化 农户融资次序 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在具体应用上,人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韩国:颁发绿色身份证韩国农林部于2003年12月27日,在韩国各大主要媒体发布了绿色革命性的改革方案,即从2004年1月1日起,韩国境内生产的部分农产品将拥有自己的"绿色身份证"——"农产品生产简历身份证"。从3月份开始正式全面启动无公害农产品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品种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李海鹏
农业生产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业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态势,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增速反弹回升期、增速明显放缓期等四个变化阶段。其中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08%、2.38%。农业碳排放总量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部农业大省。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变形对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劳动力规模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宝义
本文综合利用1993—2013年样本数据,在农业碳排放测算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时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农业化学制品尤其是化肥占据了排放量的重要份额;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经济指标和物理指标存在较大差别,在衡量农业发展问题上要综合衡量经济和生态效益指标。中国农业减排责任重大,不同地区必须结合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综合平衡农业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结构特征 时空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岚 高薇 栾胜基
国内外现有的农业转型理论及研究多是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很少会涉及资源环境,而农业转型发展与资源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农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特征对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和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在1952~1958年间开始进入农业转型期。然后将我国农业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各农业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特征。
关键词:
农业转型 资源 环境 阶段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本文从农业经济、农产品生产、畜产品生产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格局的特征,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由以往的"急进式"转变为"温和式",2020年前后中国农业在产值上将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以牧为主"的生产格局将最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中间地带"出现;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东北地区作为"国之粮仓"的地位将日渐巩固,黄淮海地区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目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不足需";畜产品总体呈现北强南弱态势,肉类、禽蛋生产将进一步向黄淮海、东北地区集中,西南地...
关键词:
农业发展格局 演变特征 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艳秋 戴小文
低碳农业不仅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过程,研究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制定农业减排措施具有一定意义。而已有研究更注重农业碳排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未从影响因素本身出发考虑其在影响农业碳排时的时间差异和区域差异。本文将对应分析和面板模型结合,一方面从时间纬度分析了全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从空间纬度探讨了地区农业碳排主导因素的区域差异。得到了两方面结论:一是中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在时间纬度上有两个发展阶段,先由农业经济结构主导向农业机械化主导转变,再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主导转变;二是中国农业碳排主导因素在空间纬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经济发...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特征 对应分析 面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