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2)
- 2023(18557)
- 2022(15084)
- 2021(13979)
- 2020(11831)
- 2019(26920)
- 2018(26703)
- 2017(51225)
- 2016(27775)
- 2015(31054)
- 2014(30958)
- 2013(30723)
- 2012(27843)
- 2011(24881)
- 2010(24916)
- 2009(23420)
- 2008(23447)
- 2007(21303)
- 2006(18803)
- 2005(16761)
- 学科
- 济(119839)
- 经济(119700)
- 业(103338)
- 管理(88784)
- 企(84722)
- 企业(84722)
- 方法(53057)
- 农(49988)
- 数学(43523)
- 数学方法(42974)
- 业经(35948)
- 财(34529)
- 农业(33184)
- 中国(31393)
- 务(24129)
- 财务(24040)
- 财务管理(23998)
- 地方(23904)
- 制(23788)
- 企业财务(22757)
- 技术(20823)
- 贸(20821)
- 贸易(20811)
- 和(20628)
- 学(20464)
- 易(20145)
- 理论(20124)
- 策(18562)
- 划(17972)
- 体(17483)
- 机构
- 学院(399587)
- 大学(392148)
- 济(165188)
- 经济(161770)
- 管理(159551)
- 理学(137316)
- 理学院(135987)
- 管理学(133669)
- 管理学院(132936)
- 研究(126806)
- 中国(100190)
- 京(81674)
- 科学(77888)
- 农(76720)
- 财(75465)
- 所(63683)
- 江(62502)
- 业大(61667)
- 中心(61326)
- 财经(60020)
- 农业(59021)
- 研究所(57465)
- 经(54404)
- 北京(50431)
- 范(49697)
- 经济学(49447)
- 师范(49223)
- 州(49156)
- 院(45237)
- 经济学院(44859)
- 基金
- 项目(265700)
- 科学(210176)
- 研究(195860)
- 基金(192489)
- 家(166567)
- 国家(165054)
- 科学基金(143346)
- 社会(125385)
- 社会科(118615)
- 社会科学(118578)
- 省(107353)
- 基金项目(102076)
- 自然(91972)
- 自然科(89808)
- 自然科学(89782)
- 教育(89203)
- 自然科学基金(88170)
- 划(87478)
- 编号(81387)
- 资助(77655)
- 成果(64313)
- 重点(59135)
- 发(58374)
- 部(58261)
- 创(57003)
- 课题(54444)
- 创新(52751)
- 国家社会(51773)
- 科研(50893)
- 业(50259)
- 期刊
- 济(188876)
- 经济(188876)
- 研究(109270)
- 中国(77481)
- 农(75185)
- 财(61156)
- 管理(59753)
- 学报(59687)
- 科学(56328)
- 农业(50818)
- 大学(46007)
- 学学(43495)
- 技术(37891)
- 融(37148)
- 金融(37148)
- 业经(36791)
- 教育(36645)
- 财经(29164)
- 经济研究(27780)
- 业(27426)
- 问题(25711)
- 经(25117)
- 技术经济(21826)
- 版(20139)
- 统计(19647)
- 资源(19205)
- 图书(19014)
- 商业(18630)
- 现代(18561)
- 世界(18483)
共检索到59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咏梅 王鹏程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以此探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构。评价结果显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生态效益优劣排序为: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肥料化>材料化;经济效益的优劣排序为: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饲料化>材料化;社会效益的优劣顺序为:基质化>材料化>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综合效益优劣顺序为:基质化>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据此,提出了优化湖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构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智远 石东伟 王恩学 张正
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原本为燃料和肥料的农业废弃物的利用越来越少,农业废弃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样。大量农业废弃物累积,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污染并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将其加工转化对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成为了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综合多样新型利用农业废弃物的应用进展情况,对其资源化利用进行总结分为5个方向:即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及工业原料化,并进行分析究竟采用何种利用方式,应根据具体条件因地适宜的综合选择,使技术上向机械化、无害化、资源化、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黎霞 杨樱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模式实现这些废弃物的资源化,不仅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农村资源和能源紧张问题,达到多赢的效果。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可 张俊飚
本文以"保护者得到补偿"原则为基础,从增强农业正外部性行为、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79.9%的农户愿意接受一定金额的补偿作为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激励,农户愿意接受的补偿金额期望值为281.59~352.44元/(年·户),;性别、耕地面积、人均年收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前景预期、信息获取容易程度、农村环境满意程度是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如何制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补偿标准以及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等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军 程敏 曾卓
自国家再次鼓励运用PPP模式促进产业发展以来,相较于市政、交通、环保等行业的喧嚣,农业领域的PPP推广应用显得相对的寂寞,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农业PPP项目占入库项目的比重不足千分之三。尽管面临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的质疑,但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考虑,加快农业领域PPP的推广应用对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直面当前农业领域PPP模式推广应用的困境,通过对潜江市运用PPP模式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实践的梳理,总结分析潜江市活学活用PPP模式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做法,从资金筹措、项目收益、风险防控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农业PPP推广应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 PPP模式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标 扶桑
促进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安徽省1227个农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政策认知、政策监管和政策激励视角分析农业政策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政策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政策认知、政策监管和政策激励都正向影响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农业政策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的影响存在年龄异质性;政策认知在政策监管和政策激励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文中提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政策监管长效机制、实行精准化政策激励措施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红梅 陈桐璐 谢艳华
【目的】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促进绿色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可针对性提升农户进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积极性,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其行为响应影响的理论模型,采用500份农户资源化利用行为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户资源化利用认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其行为响应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同时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会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对行为响应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农户资源化利用认知三个维度对其行为响应的综合影响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知觉行为控制(0.378)、主观规范(0.238)和行为态度(0.182);不同规模、不同地形区域农户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行为响应的作用具有异质性,即规模与地形区在其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为实现进一步的资源化利用应推进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与指导常态化,强化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行为控制能力,同时加强山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信息传播,创新媒体手段,推进数字化管理,推进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政策全覆盖,并对小规模农户实施重点帮扶与支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群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市场化、商品化和规模化发展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在可持续性。政策支持与市场化、产业化相结合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应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扶持力度;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强化规范、高效农业废弃物收储运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倩 串丽敏 王爱玲 赵静娟 李凌云
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于农业绿色转型、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厘清中国与国际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特点与差异,为该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基于专利数据,从申请趋势、技术来源、技术分布、专利质量等维度对比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态势。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数量优势明显,已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研发国,技术研发活跃度远超国外。但是技术质量偏低,在全球化布局和技术输出上与美国、德国、日本有较大差距,专利质量不及美国。中国技术热点与国外不同,中国技术研发集中在秸秆,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等农用技术为主;国外集中在畜禽粪污,注重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均衡发展,秸秆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等高值化利用技术是其研发重点。本文进一步从国内外现实需求、重要创新主体及技术创新水平等角度探析了国内外技术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建议应发展种养结合保障农用和回归农业生产体系,加强产业链前端技术研发和高值化利用技术布局;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优化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原始创新,注重培育高价值专利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琳莉 张俊飚 何可 田云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为主要受到农业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以及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务农年限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因此,增加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以及提升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都将引导农户选择科学环保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陶思源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关系到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安全。要遵循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流动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快相关技术、设备的突破与升级,将清洁生产与废物利用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整体效益,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现凯 刘宇
文章将电子废弃物(E-waste)作为一种资源来研究,并提出了由E-waste生产者、回收者、分解者、吸收者组成的E-waste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简单资源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重点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的生成机理,主要包括成本推动机理、效益拉动机理、环境取向机理和协同作用机理。使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中的相关企业能够进一步认识共生网络中各种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系统,保障共生网络的稳定健康发展,最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资源化 共生网络 机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敏 王海星
通过对农业废弃物现状及其造成危害的综合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总量不清、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落后,利用率低、农民素质不高,科学技术难见成效、缺乏与农业废弃物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总结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几个发展方向,即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复合材料加工化及其他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农村垃圾 农业废弃物 综合利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可 张俊飚
本文以CVM为基础,从"谁受益、谁补偿"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农民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所带来的生态福利增进的支付意愿、意愿支付水平及其代际差异。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后发现,农民的支付意愿和意愿支付水平不仅受限于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家庭或个人禀赋,而且受到环保知识、环保态度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参数估计法,得出湖北省新生代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平均意愿支付水平的期望值为254.64元/年·户,上一代农民为194.88元/年·户,湖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价值的年现值总额约为22.10亿元。最后,本文借助Oaxaca-Blinder反事实分解法分析两代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童朝 颜廷武 张俊飚
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特殊性和相关市场不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乡村环境治理表现出市场配置失灵、政府干预嵌入不畅的两重特征,村干部和村基层组织内嵌乡村社会网络的特殊地位,使得干群关系在村域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得到极大凸显。在村干部与村民联系日渐疏远的后税费时代,干群关系增益能否对动员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有所裨益?基于社会资本视角,本文在理论层面梳理了农村干群关系差异化特征产生的前置原因及其对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后置影响路径,并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冀鲁皖鄂1372份农户调查数据,借助Binary Probit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结果发现:①现阶段干群关系整体紧密度不高,村干部队伍结构有待优化;②在控制了个体人际交往特质差异后,干群关系增益仍被证明有助于推动农民的废弃物资源化行动,且对相关政策实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③紧密型干群关系通过带动示范、政策宣传和规则认同三种途径促进农民参与废弃物循环利用。鉴于此,应通过吸引人才和强化培训等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同时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和立信于民三个方面着手,塑造紧密型干群关系,以激发环境治理中农民集体行动的内生力量,推进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通农村环境治理德政实现善治的"最后一公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