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4)
2023(10411)
2022(8092)
2021(7258)
2020(6194)
2019(13411)
2018(13555)
2017(26291)
2016(14332)
2015(15949)
2014(16096)
2013(15876)
2012(14174)
2011(12466)
2010(12951)
2009(12589)
2008(12841)
2007(12031)
2006(11069)
2005(10389)
作者
(39977)
(33644)
(33467)
(31488)
(21295)
(15979)
(15121)
(13014)
(12727)
(12089)
(11433)
(11159)
(10923)
(10638)
(10288)
(10149)
(9812)
(9811)
(9783)
(9685)
(8498)
(8432)
(8210)
(7965)
(7831)
(7575)
(7530)
(7495)
(6760)
(6719)
学科
(81266)
(65020)
经济(64918)
(64769)
企业(64769)
管理(54415)
(44884)
农业(29873)
业经(28812)
方法(23576)
(21909)
中国(18149)
(16500)
财务(16479)
财务管理(16463)
(16246)
数学(16106)
数学方法(15996)
技术(15545)
企业财务(15532)
(14631)
(13191)
(12498)
地方(11869)
(11774)
理论(11730)
(11231)
(10787)
贸易(10778)
企业经济(10634)
机构
学院(211222)
大学(201651)
(94156)
经济(92475)
管理(87596)
理学(74587)
理学院(74021)
管理学(73178)
管理学院(72805)
研究(64689)
中国(55223)
(48308)
(43204)
(41477)
农业(36328)
(36027)
科学(35770)
业大(33571)
财经(33474)
(31740)
中心(31671)
(30206)
研究所(27953)
(27718)
经济学(27146)
经济管理(26481)
北京(25377)
经济学院(24592)
(24101)
商学(24041)
基金
项目(131063)
科学(105807)
研究(101896)
基金(95942)
(80751)
国家(79791)
科学基金(71141)
社会(68455)
社会科(64543)
社会科学(64529)
(53977)
基金项目(51018)
教育(44402)
编号(43022)
自然(42834)
自然科(41909)
自然科学(41901)
(41815)
自然科学基金(41214)
资助(36938)
(33678)
成果(33516)
(30309)
(30073)
(29201)
(28332)
国家社会(28225)
重点(28191)
课题(27955)
(27857)
期刊
(119781)
经济(119781)
研究(62341)
(53235)
中国(45508)
(36111)
农业(35505)
管理(35346)
科学(27900)
业经(27561)
学报(26305)
(24563)
金融(24563)
大学(22014)
学学(20967)
技术(20369)
(18393)
教育(18013)
财经(16721)
问题(16479)
经济研究(16340)
(14528)
农村(14421)
(14421)
农业经济(13957)
技术经济(13439)
世界(12901)
经济问题(11502)
现代(11373)
(11263)
共检索到33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端成  凡兰兴  
在分析农业小部门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小部门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小部门化既使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又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提出了既要从技术层面、更要从制度层面加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秋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凡兰兴  
民生为本,就业先行。世界各国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应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卫国  
一、工业反哺农业条件成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非常重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加 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积极推进改 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 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 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工业反哺农业并不必然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中期就开始调整工农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依据修正后的霍利斯·钱纳里模型来判断,我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中期,目前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时期;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是政府对农业"予大于取"的界定以及"取""予"的强制性,对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财政农业支出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工业反哺农业起始于工业化中期的21世纪初,最晚不过2004年。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是在城市化率接近或超过50%、农业就业比重下降到45%以下时实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端成  
目前我国农民就业领域广阔,不仅可以在家耕田种地,也可以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就业多元化,一方面,部分农民离开农业,有利于减少农民数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较高素质的农民离开农业,又造成农业弱势发展。为促进农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应大力以资本反哺农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秋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尽管各国因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它们无不高度重视工业对农业的制度反哺——这是可供我们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在于实行制度反哺,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只有在农业哺育出非农产业后,才会提出反哺农业问题。哺育和反哺的不对称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内容主要涉及反哺收入和反哺要素两个方面。反哺农业和农村的初期阶段是工业起主导作用,进入全面反哺农业和农村阶段则需要城市起主导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和农村会突破乡镇范围,实施的中心需要转到县级政府。政府实施反哺的主要途径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群  
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寻求社会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城乡经济的交流和渗透是双向的,弱化城市与农村中的任何一方面不仅不能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财政转移支付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通道,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财政投入、外资投入、民资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新时期乡镇企业反哺农业赋予新内涵,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劳动力转移促农,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经营促农,建农补农实现反哺促农,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以城带乡促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宁  
本文在充分探讨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理论以及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类型。结合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指出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入点是培育农民农外就业的竞争力,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农外收入增长的速率。同时,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进而达到农内增收的目的。并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应以间接反哺为主、直接反哺为辅。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四海  熊本国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工业反哺农业主要通过技术传递和价格传递实现。本文从农业经营函数入手,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模型,指出反哺应首先促进传递效应剩余的翻转,也就是由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化;实现效应净剩余是反哺农业的核心,但在农业技术进步非恶化的条件下,效应净剩余将导致农产品超量供给,由此形成了工业对农业的逆向反哺。文章最后针对政府的反哺行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琼  吴群  
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质就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文章通过对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沿海地区四省的补农扶持政策、财政支农和乡镇工业补农等反哺行为的比较研究,为政府的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