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6)
2023(14964)
2022(12835)
2021(11942)
2020(10101)
2019(22900)
2018(22895)
2017(44243)
2016(24028)
2015(27032)
2014(26811)
2013(26807)
2012(24587)
2011(21837)
2010(21781)
2009(20350)
2008(19990)
2007(17694)
2006(15676)
2005(13677)
作者
(69735)
(58261)
(57791)
(54795)
(37113)
(28122)
(26139)
(22918)
(22142)
(20833)
(19895)
(19627)
(18467)
(18443)
(17773)
(17512)
(17405)
(17142)
(16760)
(16618)
(14567)
(14215)
(14209)
(13478)
(13107)
(13096)
(13006)
(12856)
(11723)
(11656)
学科
(99146)
经济(99026)
(97780)
(79665)
企业(79665)
管理(77917)
(48413)
方法(43556)
数学(34403)
数学方法(34065)
业经(32686)
农业(32311)
(28878)
中国(23531)
(21155)
财务(21095)
财务管理(21074)
企业财务(19912)
地方(19704)
技术(19703)
(19484)
(18549)
(18002)
理论(17710)
(17003)
贸易(16995)
(16678)
(16490)
(16357)
(14995)
机构
学院(345261)
大学(339172)
管理(142262)
(137154)
经济(134309)
理学(123324)
理学院(122027)
管理学(120208)
管理学院(119585)
研究(111128)
中国(85355)
(72462)
(71931)
科学(70276)
(60627)
业大(57826)
(56130)
农业(55657)
(52038)
中心(51491)
研究所(51130)
财经(48796)
北京(44710)
(44371)
(43315)
师范(42978)
(41689)
(39727)
经济管理(38912)
经济学(38821)
基金
项目(236807)
科学(186772)
研究(174352)
基金(171785)
(149240)
国家(147858)
科学基金(128034)
社会(109395)
社会科(103230)
社会科学(103200)
(94605)
基金项目(92875)
自然(84065)
自然科(82094)
自然科学(82077)
自然科学基金(80639)
(77738)
教育(77399)
编号(73146)
资助(68610)
成果(56971)
重点(52271)
(51482)
(51449)
(51159)
课题(48113)
创新(47134)
(46595)
科研(44899)
国家社会(44163)
期刊
(158716)
经济(158716)
研究(96553)
(72335)
中国(63253)
学报(54446)
管理(51957)
科学(51602)
农业(49653)
(47428)
大学(41475)
学学(39468)
业经(32600)
教育(32082)
技术(30243)
(29521)
金融(29521)
(25655)
财经(22909)
经济研究(22095)
问题(21542)
(19537)
技术经济(18451)
(17720)
现代(17247)
科技(17142)
资源(17073)
图书(16192)
理论(16019)
商业(15649)
共检索到501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张俊飚  童庆蒙  
以水稻作物为特定对象,围绕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梳理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产业影响的研究动态,以及基于"减排"和基于"适应"的水稻生产分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学术观点。分析发现: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中,包括水稻作物在内的关于中国农作物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着标准模糊和范围偏窄的问题,关于"减排"与"适应"协同的响应策略的研究较为缺乏。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农业或作物与气候变化双向互动机制的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文娇  陶福禄  
非洲是全世界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而非洲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非洲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本文综述了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作物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经济模型目前研究这一问题的三大主要方法,系统阐述了非洲农业对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及适应措施。未来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可能影响,不同的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随着气候情景、研究方法和作物种类的不同,影响程度的结论差异性较大:作物机理模型方法显示的影响范围是-84%...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洁红  唐利群  李凯  
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转型的内涵、路径和农业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参与农业生产转型行为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科隔阂较为明显,导致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存在偏差;未区分不同主体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差异,缺少微观与宏观数据的有效对接;定性研究农户应对气候变化行为的文献居多,量化分析及其方法研究不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少农业生产转型视角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做出了展望:第一,探索更全面的分析路径,优化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永伟  杜聪慧  侯麟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何制定本国的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分析各国现状和农业适应行为进展的基础上,梳理了农业适应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总结了目前对中国农业适应行为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中国的农业适应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社会认知因素对农户是否会采取行动至关重要,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3大粮食作物总体上是负面影响,中国应该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展地区性适应项目的研究,促进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建新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生产系统。研究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治理问题,解析农业脆弱性的生成机制、探索降低脆弱性的制度化途径、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是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的系统。对农业气候脆弱性治理的研究经过了从单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直观评价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融合互补研究的过程。农业脆弱性的治理除了政府实施直接激励政策或约束机制外,转变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调动农村微观主体和社区组织资源的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阳洁  仇焕广  陈晓红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正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前沿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其他部门影响的经济学探索是过去十多年新兴的一项研究,因而无论在理论方法、模型设计、数据使用还是在研究结果上均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旨在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基本经济学理论框架和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计量经济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通过拓展基本模型和假设,探讨了不同模型方法的差异和特点,分析了导致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本文发现,是否考虑农民的适应行为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结果争议的焦点。最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梅  尚洁澄  
有机农业有多种客观事实,如避免对环境的伤害、促进生物多样性、维护迷人的风景、以尊重其自然福利的方式养殖畜禽,以及生产出良好的食物。它同样提供了一条线索来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有机农业是一种节俭地运用资源的不同途径,是气候友好的,并提供出了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有重大意义的知识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全忠  周宏  陈欢  朱晓莉  
使用1980—2011年江苏省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逐月资料以及2012年稻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有效性,并使用排序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准确感知气候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年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均存在区域差异;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平均有效性为78.22%,其中对温度上升趋势的感知准确度最高;感知有效性得分为1.42,说明农民基本上能够准确认知1~2个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但准确感知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排序Probit模型的回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海英  赵建萍  索安宁  杨兴国  黄斌  葛剑平  
通过对多年来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主要果树苹果、梨发育物候和气候变化的同步观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发育物候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分析发现,董志塬近35年来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以冬季和春季增温为主(冬小麦越冬期增温线性趋势达0.0672℃a/),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增温线性趋势达0.0507℃a/,远高于全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均增温幅度,也高于陇东黄土高原近35年平均增温幅度(0.0348℃a/),是陇东黄土高原增温中心地带。气候变暖对董志塬冬小麦和果树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春季发育期普遍提前,冬小麦越冬期显著缩短(缩短的线性趋势达0.674d a/),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文献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评估研究更为重要。本文基于李嘉图模型的分析视角,系统回顾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评论,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光华  陆盈盈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除了受到制度和投资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气候变化的作用。本文以冬小麦为例,在运用指数方法测度1986年~2016年中国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究了冬小麦生长期气候因素变化对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986年~2016年,中国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呈明显的波动性增长趋势,其中技术进步不断增长,技术效率波动较大;分别采用生长期积温和温度的天数分布两种气温衡量指标回归结果指出气温与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高温会显著降低冬小麦全要素生产率;高温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本文提出健全气象预报预警体系、调整品种布局、加强耐高温品种研发、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效率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莉  John Merson  
气候变化给中国的农业生产,尤其是雨养农业生产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负面影响。实地研究发现,过去的40年,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包括年平均气温上升、年平均降雨量减少与季节性降雨不规律以及日益严重的气候干旱等。这些显著的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干旱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并大大增强了当地雨养农业与个体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华池县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其对当地干旱农业带来的主要影响,以及现阶段个体农户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提出进一步增强当地雨养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李谷成  尹朝静  
为考察湖北极端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采用1980—2014年逐日气候数据,并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极端气候对水稻气候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湖北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事件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2)极端高温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天数和强度增加。鄂北、鄂西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3)极端气候类因素对水稻气候产量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最低气温的极小值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的气候产量降低0.197%。白天极端高温天数对水稻气候产量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气候产量降低0.046%。因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明  刘可群  毛飞  
【目的】研究气候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方法】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整合、统计相应的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与以前的分析结论比较,经过延长10a的资料分析,温度变化结论有所改变。【结论】气温变化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呈增多趋势,日照变化呈减少趋势。26种农业气象灾害中,有17种呈减少趋势,有9种呈增加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利。所得结论增强了气象部门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也为政府和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东平  王鑫  
基于广西各地级市2006—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DEA方法测度广西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了其收敛情况,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广西全区及5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区年际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0.9%,但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收敛的趋势;总体上看,近年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