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2)
- 2023(14410)
- 2022(11870)
- 2021(10994)
- 2020(9151)
- 2019(20755)
- 2018(20449)
- 2017(39371)
- 2016(20873)
- 2015(23645)
- 2014(23315)
- 2013(23661)
- 2012(22444)
- 2011(20565)
- 2010(21114)
- 2009(20083)
- 2008(19850)
- 2007(17977)
- 2006(16350)
- 2005(15146)
- 学科
- 济(118230)
- 经济(118094)
- 业(88370)
- 企(70352)
- 企业(70352)
- 管理(67853)
- 农(46949)
- 方法(42887)
- 数学(34130)
- 数学方法(33937)
- 业经(32577)
- 农业(31154)
- 财(29618)
- 中国(29244)
- 贸(24141)
- 贸易(24128)
- 地方(23568)
- 易(23552)
- 制(21487)
- 务(18741)
- 财务(18730)
- 财务管理(18705)
- 技术(18323)
- 策(17751)
- 企业财务(17645)
- 体(17247)
- 和(17222)
- 融(17157)
- 金融(17156)
- 学(16995)
- 机构
- 学院(319415)
- 大学(315356)
- 济(158420)
- 经济(156051)
- 管理(124386)
- 研究(113356)
- 理学(106119)
- 理学院(105057)
- 管理学(103960)
- 管理学院(103356)
- 中国(91815)
- 财(69803)
- 京(65401)
- 科学(60986)
- 农(59931)
- 所(56745)
- 财经(55094)
- 研究所(50783)
- 经济学(50359)
- 经(50131)
- 中心(50090)
- 江(48762)
- 农业(45559)
- 经济学院(45396)
- 业大(44012)
- 北京(41568)
- 财经大学(40292)
- 院(39300)
- 范(38272)
- 师范(38035)
- 基金
- 项目(198917)
- 科学(159968)
- 研究(150981)
- 基金(149060)
- 家(127569)
- 国家(126385)
- 科学基金(109508)
- 社会(103461)
- 社会科(98048)
- 社会科学(98022)
- 基金项目(77940)
- 省(75038)
- 教育(66355)
- 自然(65312)
- 自然科(63862)
- 自然科学(63844)
- 自然科学基金(62813)
- 划(61807)
- 资助(60304)
- 编号(59089)
- 成果(48089)
- 部(46877)
- 发(45382)
- 国家社会(44608)
- 重点(44272)
- 创(43538)
- 业(41478)
- 教育部(40964)
- 人文(40187)
- 创新(40134)
- 期刊
- 济(189723)
- 经济(189723)
- 研究(102645)
- 中国(62981)
- 农(61471)
- 财(54243)
- 管理(48862)
- 科学(43533)
- 学报(41463)
- 农业(41425)
- 融(36484)
- 金融(36484)
- 大学(33658)
- 业经(32442)
- 学学(32110)
- 经济研究(30076)
- 财经(28909)
- 技术(27561)
- 问题(25704)
- 经(25172)
- 教育(24019)
- 贸(23881)
- 国际(22905)
- 世界(22319)
- 业(22060)
- 技术经济(19955)
- 经济问题(16370)
- 现代(15613)
- 农村(15379)
- 村(15379)
共检索到50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蔡亚庆 陈瑞剑 仇焕广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也由改革初期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阶段。建立在以"引进来"为主要目标的原有农业对外经济合作机制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日本以及法国等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对外农业经济合作方面的机制建设和做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建立中国新型农业对外经济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合作 农业走出去 国际经验 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志颐 李志鹏
中国与日本、韩国同为亚洲国家,农业资源短缺,农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饮食文化特征相似,深入探究日韩两国农业海外投资与合作的模式和政策,能够为新时期推动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立足日韩两国农业"走出去"的现状和特征,对其支持海外农业投资的法律制度、政策工具、公共服务等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深入分析与归纳总结,以期对推动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启示。
关键词:
农业走出去 国际经验 日本 韩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玉敏 唐静
由于盛产石油,沙特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沙特又是一个极度缺乏农业资源的国家,尽管如此,通过高额的补贴和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沙特一度实现了粮食自给,并成为世界第六大小麦出口国。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食物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受到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严重制约,沙特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赖粮食进口。这使沙特粮食安全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政伟 王锐 党立斌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部分企业在对外农业投资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万宝粮油有限公司莫桑比克项目因机制灵活、注重共赢、见效迅速而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并建议政府积极采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综合政策工具,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
农业企业 “走出去” 案例 政府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向东 张晓颖 徐锐钊 韩一军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本文通过对ABCD 4大粮商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分析,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跨国粮商 产业链 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远铜
随着农业短缺经济的结束和中国加入WTO,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农业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贸易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从宏观政策的贸易促进和企业自身的相关管理着手,加强中国农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帮助农业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农业产业格局的变化、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农业企业管理的现状,通过总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姝彤 周海川
中国农业"走出去"给东道国和中国带来双赢的同时也面临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总体规划缺乏,"走出去"主体融资困难、层次较低、经验缺乏、竞争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针对当前农业"走出去"的困难,本文首次提炼出农业"走出去"的"八大功能"和"十六大核心要素",以期明确农业"走出去"的具体方向和着眼点,达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有的放矢,最终促进农业"走出去"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走出去” 功能 核心要素 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伟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国农业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农业必须积极大胆地"走出去"。但与"引进来"相比,目前中国农业"走出去"明显滞后。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现状、特征和主要制约因素。认为国外投资环境多变、农业企业规模小、融资难、缺乏跨国经营人才和海外经营经验不足是当前制约农业"走出去"的主要因素。本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翟雪玲 张雯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业"走出去"获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思路,即有效保障国内部分农产品需求、培育大型跨国涉农企业以及提升对外投资层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走出去” 发展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芳 王静 赵文
中国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际大合作和国家粮食安全,也是国际社会颇为关注的一个敏感领域。本文结合最新国内外相关动态,尤其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外交表述为基础,以全新的角度和视野提出了有关中国农业"走出去"、走得好的新理念、新策略和新思路,即做好做大国际粮食安全的大蛋糕,在帮助全面提升全球粮食安全的状况下,从外围缓解不断增长的国内粮食安全压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伟
目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国农业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农业就必须积极大胆地"走出去"。农业"走出去"行业选择是农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分析了中国农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国内背景,并认为大豆、棕榈油、食糖、木薯、天然橡胶、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应该是当前中国农业优先"走出去"的行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捷 姜小鱼 陈秧分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背景下,系统评估沿线国家农业投资风险,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又好又稳地“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风险管理理论,从政治、经济与市场、社会、行业四个方面构建了对外农业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比较分析沿线国家农业投资风险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进而得出对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启示。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农业投资风险水平总体呈现减小趋势;投资风险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东南亚和沿线发达经济体的投资风险较低,中东欧和中亚次之,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高;经济与市场维度、行业维度的风险水平波动减小,政治和社会维度无明显变化规律。结合当前我国对外农业投资特征与国际经贸形势,立足沿线农业投资风险特征,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开拓潜在投资市场、重视防控文化差异风险、制定对外农业投资风险联合应对机制,以有效化解对外农业投资风险,稳步推动我国农业“走出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君 冯勇 张玲玲 尹燕飞
以淡马锡公司为代表的新加坡企业和泰国正大集团在吉林省进行农业投资为例,海外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注重构建海外投资合作平台、注重多元主体参与、注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注重全产业链开发和软实力输出等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为吉林省构建"开放型农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创新中国农业投资开发模式提供了路径参考,更也为中国农业"走出去"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企业投资 农业 走出去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易 李嘉莉 刘志颐
在新形势下大力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农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对中部地区安徽省农业"走出去"相关情况的实地调研,归纳提炼了中部地区农业"走出去"的特点,以及境外资源开发类、农产品出口类、过剩产能转移类等不同类型企业"走出去"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推动基于区域差异特征的国家农业一盘棋"走出去"提供启示和政策建议,对于拓展中国农业发展空间,营造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芳 王静 刘雁南 赵文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主要实质和内涵,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已经实施了将近20年,而中国加入WTO从一个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也已近15年,在相似的时间段中,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量和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一直双双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外农业直接投资与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关系,深入探讨农业"走出去"的作用和意义,或以"走出去"的视角和视野看待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持续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